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765篇
  免费   11631篇
  国内免费   7705篇
耳鼻咽喉   1126篇
儿科学   2168篇
妇产科学   2032篇
基础医学   9046篇
口腔科学   1673篇
临床医学   38235篇
内科学   18227篇
皮肤病学   912篇
神经病学   4008篇
特种医学   104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9篇
外科学   39393篇
综合类   82537篇
预防医学   17070篇
眼科学   2093篇
药学   32510篇
  557篇
中国医学   27897篇
肿瘤学   4961篇
  2024年   2366篇
  2023年   8267篇
  2022年   6615篇
  2021年   8283篇
  2020年   7618篇
  2019年   7893篇
  2018年   3581篇
  2017年   6446篇
  2016年   6780篇
  2015年   7615篇
  2014年   13084篇
  2013年   13195篇
  2012年   16634篇
  2011年   17833篇
  2010年   16656篇
  2009年   16196篇
  2008年   18307篇
  2007年   16561篇
  2006年   14815篇
  2005年   15330篇
  2004年   12475篇
  2003年   11027篇
  2002年   8808篇
  2001年   7765篇
  2000年   5881篇
  1999年   4638篇
  1998年   3915篇
  1997年   3488篇
  1996年   3146篇
  1995年   2521篇
  1994年   1883篇
  1993年   1297篇
  1992年   923篇
  1991年   897篇
  1990年   714篇
  1989年   778篇
  1988年   272篇
  1987年   200篇
  1986年   150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目的分析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4例接受小切口联合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对患者进行后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合手术配合,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2.
王盾  龙申 《癌症进展》2021,19(7):718-72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肾母细胞瘤患儿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14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儿术后舒芬太尼镇痛剂量分别为1.0、2.5、4.0μg/kg。术后6、24、48 h,采用中文版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估三组患儿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前和术后1、24、72 h,检测三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术后6、24、48 h,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儿FLACC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72 h,低剂量组患儿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本组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 h,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本组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2 h,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IgG、IgA、IgM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儿未发生不良反应,中剂量组患儿发生恶心1例,高剂量组患儿发生恶心5例、呕吐3例。结论2.5μg/kg的舒芬太尼在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镇痛中效果明显,且对患儿的免疫系统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患儿术后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以基因表达数据集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BCAN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Oncomine数据库中挖掘BCAN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ccRCC患者临床资料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GEO数据库中GSE73731数据集的ccRCC样本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BCAN相关的蛋白。结果BCAN低表达组的ccRCC患者在病理分期及T分期方面低于高表达组(P<0.001;P=0.001);N分期及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N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优于高表达组(P=0.033)。BCAN基因高表达组的样本主要富集在KRAS信号通路。结论BCAN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望成为ccRCC不良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和分析相关炎症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HB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患者行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纤维化组(18例)、轻中度纤维化组(32例)、重度纤维化组(20例)和肝硬化组(32例),对其系统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SII水平高于轻中度纤维化组、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无纤维化组患者SII水平高于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SII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相关炎症指标缺乏相关性。SII在预测肝纤维化和预测重度肝纤维化、肝硬化中的AUC具有统计学意义(AUC=0.675、0.643,P<0.05)。结论相对于NLR、PLR、MLR等常规相关炎症指标,SII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且诊断价值不高,临床上须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应用全麻与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某院收治的68例行PCNL术患者,按术中麻醉方法不同分对照组(34例,全麻),观察组(34例,腰硬联合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阻滞用于PCNL术中的麻醉效果更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肱骨近端骨折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当骨折移位明显或骨折不稳定时常需手术方法治疗。骨近端骨折大多无明显移位,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段;对于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经皮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髓内针、肩关节置换等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合的骨折类型和术后并发症,需要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