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8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2篇
临床医学   499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科学   954篇
综合类   842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2篇
  7篇
中国医学   52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由于肘关节的解剖特点,肘关节内的骨折很容易造成关节的僵直,恢复过程漫长,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为了预防骨折后并发的功能障碍,我院康复科采取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分叉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经验。方法:采用顺行和逆行分叉肱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25例。结果:随访平均26个月,优16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2%。除肩关节活动受限2例外,其余均完全恢复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结论:分叉带锁髓内钉适应于肱骨骨折,其坚强-动态固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方法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3.
1996年6月至2006年8月,作者对氟中毒肘关节病伴尺神经损伤患者35例(40肘)进行了手术松解、关节清理联合尺神经探查和松解前移术,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为42.8岁。所有患者均生活在高水氟地区,饮高氟水时间平均23年,血、尿含氟  相似文献   
44.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类风湿关节炎(RA)患病率为、0.32%~0.38%。本病的致残率很高,最终会导致患者的关节僵直、畸形。由于RA的确切病因迄今未明,因此从病因角度进行一级预防相当困难,目前预防的重点仍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尽可能防止发生残疾。  相似文献   
45.
人工肘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骨毁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嫩阁 《护理学杂志》2007,22(10):14-16
总结24例人工肘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骨毁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提出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做好功能锻炼指导,是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6.
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及分析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2001年3月~2006年3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5~64岁,平均35.3岁。左侧9例,右侧12例。按照AO/ASIF分类:C1型6例,C2型10例,C3型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尺神经损伤1例。所有病例行后路经尺骨鹰嘴截骨或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使用AO双钢板内固定。术后尽早行肘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21例随访8~38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伤口感染1例,经伤口换药3周而愈;桡神经牵拉损伤1例,经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恢复。根据Cassebaum法评分,优7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0.9%。[结论]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骨折粉碎程度及软组织损伤的严重度、有效复位及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等是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笔者自2005年起应用舒筋红花酊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外伤性肘关节僵硬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笔者将临床肘关节外伤后经外固定或经手术内固定,1个月后去除外固定,测量肘关节活动范围,低于日常活动弧度(30°~130°)功能活动范围的64例病例作为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0~65岁;肘关节功能障碍分级:轻度4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对照组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8~66岁;肘关节功能障碍分级:轻度3例、中度16例,重度13例.2组在年龄、性别及肘关节功能障碍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临床病例排除以下情况:X线示骨折固定不稳;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骨病、骨肿瘤及关节感染;伴有神经损伤的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48.
网球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运动项目命名该运动引起的疾病唯有网球肘,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其正确的医学名为前臂仲肌损伤。为普及与提高网球运动水平,本文拟从解剖、生理学、力学和技术动作角度,分析研究网球肘的病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肘外侧小切口结合外侧克氏针与闭合复位结合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骨折折患儿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肘外侧小切口结合外侧克氏针为切开组(40例),闭合复位结合克氏针记为闭合组(34例);获取两组患儿术后7周临床疗效,收集两组患儿术前、术后3周、术后5周、术后7周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分),并统计两组患儿术前、术后7周的肘关节旋前、旋后及屈伸活动范围。结果:闭合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切开组(P<0.05),闭合组临床优良率为97.06%,显著高于切开组的80%(P<0.05)。两组患儿术后7周内MEPS评分均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闭合组上升趋势更强。两组患儿术后7周肘关节旋前度、旋后度及屈伸度均显著升高(P<0.05);闭合组患儿术后7周及各角度差值均显著高于切开组患儿(P<0.05)。结论:肘外侧小切口结合外侧克氏针与闭合复位结合克氏针均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结合克氏针可提高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改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0.
肱骨远端的解剖观测与肱骨假体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为临床肱骨远端假体的设计与安放提供相关数据。方法:测量120块(男35对、女25对)成人干燥肱骨远端相关结构,对所测得结果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1)肱骨远端前倾角和肱骨滑车外旋角,男女分别为(35.78±5.12)°、(36.33±5.06)°和(5.35±1.13)°、(5.55±1.22)°。(2)内上髁至外上髁最大宽度、滑车最内侧缘至小头最外侧缘宽度、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宽度男女分别为(58.92±4.03)、(55.75±3.85);(45.34±3.15)、(42.18±3.01);(24.82±1.74)、(21.78±1.51)和(17.69±1.23)、(16.39±1.21)mm。(3)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最大矢径男女分别为(23.35±2.06)、(23.13±2.15)和(19.47±1.38)、(19.13±2.19)mm。男女之间和左右之间各测量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个体间有较大差异。结论:肱骨远端各项目的测量值,可供设计与安放肱骨假体提供解剖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