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33篇
内科学   39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074篇
预防医学   20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5篇
  11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血清CK-MB、Mb、cTnⅠ检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方法:用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器.由BACKMAN公司提供的配套试荆,以检测血清CK-MB,Mb、cTnⅠ的浓度。结果:AMI患者血清CK-MB、Mb、cTnⅠ均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敏感性CK-MB32.8%、Mb41.8%、cTnⅠ 100%。结论:血清CK-MB、Mb、cTnⅠ的连续检测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治疗和愈后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4.
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与心肌炎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动力学法,检测68例病毒性心肌炎和27例上感患儿的血清CK-MB,并对患儿进行门诊随访。结果 上感组异常5例(18.5%),其中1例持续异常确诊为心肌炎。心肌炎A组(〉16U/L)临床、X线、超声及心功能改变均重于B组(≤16U/L)(P〈0.01),总病程及心电图和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18.6d和21.4d  相似文献   
35.
越野训练致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救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越野训练致劳累性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有效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收集5例越野训练致热射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表现、病程中实验室监测指标变化与临床干预治疗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例病人由于入院较晚,发生严重的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4例病人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多在住院4~5天后逐渐下降,住院15~60天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结论 治疗该病要做到五早:早降温、早扩容、早抗凝、早血液净化、早镇静.  相似文献   
36.
淫DEAE-sephadexA-50微型柱层析结合分光光度法测51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和20例正常人血清和脑脊液(CSF)肌酶激酶(CK)脑袋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统称CK活性)。结果发现:中风组CK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脑出血CK活性有高于脑梗塞的趋势。除血清中CK活性外,病程≤3d组CK活性高于〉3d组(P〈0.01)。病情重、病灶大者,CK活性较高。中风急性期,尤  相似文献   
37.
轻型脑损伤脑脊液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脑电图的对照研究(摘要)师蔚,刘守勋,陈泽寰,戈治理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SF-CK-BB)和脑电图(EEG)检查作了对照研究,探讨脑震荡患者的CSF-CK-BB活性升高可否作为轻微脑挫伤的...  相似文献   
38.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 (AOPP)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和心电图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 1例AOPP患者 (中毒组 )在中毒后第 1~ 10天分别检测血清心肌酶和心电图 ,同时选择 41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中毒组的CK、CK -MB、LDH水平在第 1~ 10天均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 ,在第 2~ 4天有较高的峰值平台 ;(2 )轻、中、重度中毒组和对照组间血清中CK、CK -MB、LDH水平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3)心电图异常改变构成比随中毒程度加重而增大 ,重度中毒组心电图异常改变占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比例。结论 在中毒的第 2~ 4天组织损害越严重 ,血清中各酶水平增加越明显 ,则组织损害更加严重 ;中毒程度越深 ,心电图异常改变越多 ,严重的心律失常也更多 ,对重度中毒患者应进行心电监护 ,以避免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39.
①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是否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的一个早期指标.②方法测定4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前后血清肌红蛋白和CK-MB水平.采用双抗体法检测血清肌红蛋白,酶联耦合法检测血清CK-MB.③结果再灌注组肌红蛋白上升速度快,酶峰出现在发病后(5.53士1.19)h,而未灌注组肌红蛋白上升速度缓慢,酶峰出现在发病后(10.00±1.59)h.两组肌红蛋白酶峰出现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t=9.37,P<0.001).再灌注组CK-MB活性峰值出现在发病后(13.00±1.36)h,未灌注组CK-MB活性峰值出现在发病后(22.86±1.87)h,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17.67,P<0.001).再灌注组肌红蛋白酶峰前移的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84.6%.再灌注组CK-MB活性峰值前移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80.2%.再灌注组肌红蛋白酶峰与CK-MB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t=22.67,P<0.001),但二者酶峰前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x2=0.002,0.157,P>0.05).④结论血清肌红蛋白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冠脉再通的一个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高峰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的关系。方法:对34例AMI患采用免疫抑制法制定系列血清CK-MB,并观察其并发心衰的情况。结果:AMI并发心衰患9例(心衰组,其中约40%在24h后并发心衰),AMI无心衰患25例(无心衰组)两组血清CK-MB高峰时间均在24h内,但心衰组血清CK-MB峰值比无心衰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测定血清CK-MB峰值有助于预测AMI并发心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