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57篇
  免费   972篇
  国内免费   316篇
耳鼻咽喉   106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151篇
基础医学   604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9093篇
内科学   2005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676篇
特种医学   17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862篇
综合类   13201篇
预防医学   2150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5131篇
  76篇
中国医学   1434篇
肿瘤学   632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586篇
  2022年   508篇
  2021年   711篇
  2020年   763篇
  2019年   776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676篇
  2016年   726篇
  2015年   936篇
  2014年   1672篇
  2013年   1800篇
  2012年   2402篇
  2011年   2712篇
  2010年   2436篇
  2009年   2467篇
  2008年   2735篇
  2007年   2623篇
  2006年   2275篇
  2005年   2590篇
  2004年   2114篇
  2003年   1921篇
  2002年   1366篇
  2001年   1091篇
  2000年   741篇
  1999年   549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426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结核病感染率显著增加。本研究分析2013-2016年大连市青少年结核病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3-01-01-2016-12-31大连市结核病医院30 757名青少年体检资料,用结核菌素(tuberculin pure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胸部X线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结核病切片检查筛查结核病患者。结果共确诊结核病患者364例,检出率为1.18%,其中男178例,检出率为0.95%,女186例,检出率为1.55%,χ~2=22.476,P0.001。其中肺外结核142例(40.20%),肺结核179例(50.50%),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33例(9.30%);179例肺结核患者中96例(53.5%)患者存在渗透物和固相物质的症状,83例(46.5%)存在胸腔积液;142例肺外结核患者细针穿刺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结核病切片结果阳性45例(31.6%),结核病或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TB)阳性34例(23.9%),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水平升高33例(23.2%),腹部超声异常29例(20.4%)。所有肺外结核患者中,胸膜积液、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TB、浸染TB、腹部TB、淋巴腺炎TB、心包TB和骨骼TB病例数分别为39例(27.7%)、36例(25.5%)、29例(20.6%)、29例(20.6%)、4例(2.8%)、2例(1.4%)和2例(1.4%)。结论肺部疾病在结核病例中占较高比例。在各类结核病例中,胸膜积液结核和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是较为普遍的腹部结核,而淋巴腺炎较少见,且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的胆碱(choline,Cho)/氮-乙酰天冬氨酸(N-aceyd aspartate,NAA)比值在指导脑肿瘤立体定向穿刺活检中的意义。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9年2月,50例脑肿瘤活检患者接受了立体定向活检,每一病例选取1H-MRS代谢指标Cho/NAA较大值、同通道上Cho/NAA中间值及同通道上Cho/NAA较低值处作为靶点,留取病理标本后送检。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胶质瘤36例,其中低级别26例,高级别10例;转移瘤6例,淋巴瘤6例,脱髓鞘病变1例,诊断不明1例,诊断成功率98%。低级别胶质瘤Cho/NAA比值低于高级别胶质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1H-MRS的Cho/NAA比值对脑肿瘤的立体定向活检具有指导意义,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判断肿瘤级别。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患者138例,观察组(69例)行颈动脉穿刺溶栓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对照组(69例)行静脉溶栓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诊治、并发症以及死亡情况; 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cerebral infarction,mTICI)量表评估血管再通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odifl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 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缩短,取栓次数减少(P<0.05),观察组血管成功再通率和mTICI分级高,术后30 d内NIHSS评分降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高(P<0.05); 入院NIHSS评分≥15分、侧支代偿不良、取栓次数>3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250 min均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减少取栓次数,缩短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进而提高血管成功再通率和血管再通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负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的学习曲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月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陕西省肿瘤医院由同一医师完成的135例US-FNAC患者的操作耗时及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按手术先后分9组(A~I组),每组15例定为一手术阶段后进行两两对比分析,比较各阶段的操作耗时、并发症及操作无效率。根据得出结果将135例患者分为前、中、后(X、Y、Z)3组,比较组间差异,进一步验证结果。 结果在A组至I组进行两两对比统计学分析得出,在A~D组间操作耗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D组与E组间出现转折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而E~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Y、Z 3组比较中,X组操作耗时明显长于Y组和Z组[分别为(6.23±1.38)min、(3.47±0.45)min、(3.21±0.45)min],X组与Y组和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07、23.15,均P<0.05),Y、Z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t=1.92,P=0.067)。随着操作例数的增加,并发症及无效操作的发生率逐渐降低。 结论对于期望熟练掌握US-FNAC技术的超声医师,遵循对操作的全面认知和科学操作步骤,在指导下开展45例左右的US-FNAC后,可望快速安全越过学习曲线转折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结核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高对甲状腺结核的认识,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行甲状腺右叶峡部切除+左叶近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核.结论 甲状腺结核发病率低,临床罕见,提高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结核的认知度是避免误诊的关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抗酸染色及活检组织培养,这是目前术前诊断甲状腺结核最准确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正>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1]。我国每年大约有22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2]。一般患者出现症状较晚,就诊时大多数处于中晚期,适宜手术切除者不超过20%[3]。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经皮穿刺肝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经成为不  相似文献   
99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普通静脉输液针的换代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使用目的在减少血管穿刺次数,降低液体外渗的机率,减少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心理压力,以及危重病人抢救时使用等优点。血液透析患者因其皮肤水肿,病情危重,大量使用利尿剂等原因,临床采用静脉留置针途径给药。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CT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结核患者8例病例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0~38岁,病程20~60 d。结果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主要发生于年轻患者,多免疫力正常,临床症状较轻,结核典型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相对少见;CT显示病灶主要分布于上肺,合并空洞较少,但可有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并存,痰液及气管镜检查阳性率低,肺穿刺活检可见肉芽肿性病变,发现抗酸染色阳性细菌,此类患者及时抗结核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免疫力正常的年轻患者且胸CT以反晕征为主要影像特点,尤其合并小叶中心结节及树芽征,应警惕肺结核并及时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999.
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所用封管液及封管方法进行综述。认为在保证患者安全、舒适的前提下,应视其年龄、基础疾病及生理条件选用合适的封管液及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优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SAP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采用优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和开腹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血钙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及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SAP,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