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94篇
  免费   6490篇
  国内免费   3952篇
耳鼻咽喉   913篇
儿科学   731篇
妇产科学   1019篇
基础医学   4219篇
口腔科学   1010篇
临床医学   22927篇
内科学   9247篇
皮肤病学   521篇
神经病学   5375篇
特种医学   45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10177篇
综合类   35871篇
预防医学   7988篇
眼科学   744篇
药学   13717篇
  318篇
中国医学   10949篇
肿瘤学   1990篇
  2024年   993篇
  2023年   3650篇
  2022年   3098篇
  2021年   3980篇
  2020年   3996篇
  2019年   4031篇
  2018年   1631篇
  2017年   2996篇
  2016年   3119篇
  2015年   3576篇
  2014年   6061篇
  2013年   5677篇
  2012年   7065篇
  2011年   7691篇
  2010年   7312篇
  2009年   6671篇
  2008年   7675篇
  2007年   6755篇
  2006年   6255篇
  2005年   7219篇
  2004年   5506篇
  2003年   5130篇
  2002年   4201篇
  2001年   3446篇
  2000年   2424篇
  1999年   1783篇
  1998年   1652篇
  1997年   1481篇
  1996年   1952篇
  1995年   1511篇
  1994年   1282篇
  1993年   550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463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360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疾病本身认识的深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从局部切除到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从开放手术到腹腔镜手术,再从腹腔镜手术到机器人手术,目前已经进入微创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 应运而生。正如TME的提出者Heald所言:“TaTME是近30年直肠癌外科治疗技术的集大成者”,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很强的代表性,已成为直肠癌微创外科治疗技术进步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01—2018-10间在鄢陵县中心医院接受手术的100例BPH患者。依照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PVP,对照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BPH患者,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对于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患者在外院已行后颅窝减压术,3例患者行后颅窝减压术+枕颈内固定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颅颈交界区3D-CT及MRI检查,评估寰枢椎脱位和上颈髓受压的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技术行寰枢复位内固定,并取髂后上棘松质骨颗粒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的翻修手术均成功实施,术中未出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20例患者完成了6~24个月,平均12. 2个月的随访。3D-CT复查示,19例患者(90. 5%)获得垂直方向的完全复位,18例患者(85. 7%)获得水平方向的完全复位;植骨均出现融合,未出现钉棒脱落或复位丢失者。MRI复查显示,上颈髓受压均获得缓解。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从术前的(9. 8±2. 1)分提高到(14. 1±1. 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是安全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宝鸡高新人民医院收治的141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腹腔镜组,采用结直肠癌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NOSE)的47例患者纳入NOSE组。比较3组患者的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差异。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组患者的SOD水平下降,MDA水平升高,且NOSE组SOD水平高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MDA水平低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前,3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NOSE组优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存在明显差异,结直肠癌NOSE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8-01间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将2014-01—2016-02间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03—2018-01间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48例。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小、术后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及小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于中部战区总医院生殖中心行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29例(573个周期),均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方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HRT+TEAS,66例)67周期、B组(HRT+hCG,43例)45周期、C组(HRT+TEAS+hCG,81例)83周期,D组(只进行HRT,339例)378周期。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妊娠情况及对照组42例第一次FET失败后加用TEAS、hCG、TEAS+hCG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并对其妊娠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s分析。结果 4组在年龄、不孕年限、移植次数、移植个数、优质胚胎数,转化日内膜、A型内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着床率、妊娠率均高于D组(P0.05),多胎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均高于D组(P0.05),A、B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均高于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42例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内膜厚度、A型内膜率、移植优胚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论 TEAS联合hCG能改善FET患者胚胎着床率、提高临床妊娠率,TEAS及hCG单独使用有改善胚胎着床率、提高临床妊娠率的趋势;使用TEAS、hCG对FET患者的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对于多次FET失败患者可选用TEAS+hCG治疗。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女性冰毒成瘾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3例女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自愿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MOCK组(对照组) 27例和2/100Hz组(实验组) 56例,每例于月经周期的第2d上午8∶00-10∶00之间采血后,开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治疗。MOCK组的频率为2/100 Hz,电流强度控制在0~2 mA(起到模拟效果即可); 2/100 Hz组的治疗频率为2/100 Hz、电流强度为10~25 mA。两组分别进行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 min,一周治疗5天休息2天,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结束。结果:(1) 2/100 Hz组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也显著低于MOCK组的治疗后(P <0. 05);(2) 2/100 Hz组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治疗后的MOCK组(P <0. 05);(3) 2/100 Hz组的焦虑评分(HAMA)和抑郁评分(HAMD)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也显著低于MOCK组的治疗后(P <0. 01);(4)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和睾酮的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也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降低冰毒成瘾者康复期血清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从而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比较子宫颈纳氏囊肿采取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妇科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入选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依次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测和经阴道超声检测,进一步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①在子宫颈纳氏囊肿检出率上,经阴道超声检测检出率为80.47%,和经腹部超声检测检出率的37.5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阴道超声检测出的103例(80.47%)子宫颈纳氏囊肿,单发囊肿40例(31.25%)、多发囊肿63例(49.22%);经腹部超声检测出的48例(37.50%)子宫颈纳氏囊肿,单发囊肿31(24.22%)、多发囊肿17例(13.28%);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③经阴道超声检测的103例(80.47%)子宫颈纳氏囊肿,囊肿发生部位分布情况为:宫颈内口囊肿28例(21.88%)、宫颈管内17例(13.28%)、壁间45例(35.16%)、宫颈阴道段13例(10.16%)。经腹部超声检测的48例(37.5%)子宫颈纳氏囊肿,囊肿发生部位分布情况为:宫颈内口囊肿12例(9.38%)、宫颈管内9例(7.03%)、壁间21例(16.41%)、宫颈阴道段6例(4.69%)。结论在子宫颈纳氏囊肿检测中,经阴道超声检测的效果要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测,能够明确囊肿发生情况及部位,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0.
<正>盆底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盆底脏器脱垂,其症状主要包含子宫脱垂、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及压力性尿失禁等,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尿失禁、生殖道瘘、尿潴留及便秘等~([1])。产妇在分娩及妊娠过程中泌尿生殖系统及盆底肌肉会发生生理变化,通常分娩后6~8周时方能恢复,但分娩造成的损伤、产妇年龄较大、多产及生产方式等因素使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