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2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9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882篇
内科学   53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49篇
综合类   1563篇
预防医学   89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625篇
  4篇
中国医学   327篇
肿瘤学   36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运用大流量空气采样器采集汽油车尾气颗粒物,用其有机提取物注射小鼠,测定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小鼠体重增长及脏器重量、抗体形成细胞试验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4 个指标。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染毒尾气颗粒物有机提取物(10mg/kg 、40mg/kg 、160mg/kg) 均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小鼠体重增长缓慢、脾脏与胸腺萎缩、抗体生成细胞分泌抗体减少、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受到抑制,并且均具有剂量反应关系。表明尾气颗粒物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损伤是多方面的、广泛的。  相似文献   
72.
大气颗粒物有机组分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气颗粒物有机组分的遗传毒性,采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MN)和DNA碱解链荧光分析法(FADU)对太原市某一居民点大气颗粒物粗提取物及其5种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MN中,粗提取物(F0)、有机酸(F1)、有机碱(F2)、多环芳烃(F4)和极性化合物(F5)均有诱发微核作用,且呈现明显剂量反应关系(P<005)。它们致微核作用强度依次是:F1>F5>F2>F4;脂肪烃无诱发微核作用。(2)FADU中,F1、F2、F5均可导致DNA链断裂,且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它们致DNA链断裂作用强度依次是:F1>F2>F5;多环芳烃作用不明确;脂肪烃无DNA链断裂作用。以上结果提示有机酸可能是大气颗粒物中重要的致突变成分,它对人群潜在危险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3.
74.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和预防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急诊住院的常见病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体.近年发现,鼻病毒是其第二位病因.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冬季,发病高峰年龄在2~8个月.RSV通过呼吸道传播,对RSV感染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至今对毛细支气管炎仍无特效治疗.利巴韦林雾化、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heliox等都曾应用,但疗效仍有争议.静脉内免疫球蛋白和palivizumab可用于预防性治疗,但药费昂贵,仅限用于高危患儿.目前,RSV减毒活疫苗和以蛋白质亚单位为基础的疫苗均在研制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流行病学、病毒免疫学、治疗、预防以及疫苗研究的进展,希望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5.
目的:进行循证病理学实践。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综合评价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2002年的FNAC材料2013例,诊断报告采用5级分类法,但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将E级和U级合并为良性,Ⅳ级和Ⅴ级合并为恶性,Ⅲ级为可疑。将有组织病理学对照的符合条件的850例FNAC纳入本文。采用循证病理学的重要方法Kappa分析、Youden指数、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等进行FNAC临床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结果:本组FNAC的Kappa值为0.94,Youden指数为0.94,准确性为96.9%,敏感性为97.5%,特异性为96.3%。结论:FNAC作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省时、准确率高,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一种新方法,相对于需要手术切除,再作组织病理学诊断,FNAC应当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76.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的发病逐年上升,BAC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生长于远端细支气管和肺泡,占全部原发性肺癌的2%~14%[1~4].与其他肺腺癌相比,BAC有着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以下就BAC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直肠癌诊断的新途径,运用穿刺针吸细胞学在其它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应用于直肠癌的诊断。[方法]总结分析了经细湿针45例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直肠癌的病例。[结果]其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提示其对直肠癌诊断正确率100%。[结论]细湿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直肠癌,不需特殊医疗器械、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无大出血感染之危、损伤小、安全可靠、不会引起肿瘤种植。因此认为细湿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直肠癌比临床上常用的细干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78.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26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与临床组织病理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62例两者之间不符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提高纵隔和肺肿块有关恶性程度的快速诊断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 实时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纵隔及周围型肺内肿块,穿刺标本送病理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 经过活检的42例病人中81%获得诊断性抽吸标本,仅1例出现轻微的气胸。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是一种安全、简单、可靠的细胞学诊断方法,为病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0.
细导管闭式引流并注入药物治疗癌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3月我们采用细导管闭式引流并注入干扰素(IFN)和顺氯氨铂(DDP)治疗癌性胸腔积液1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41岁~62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肺癌5例,乳腺癌4例,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