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8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150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27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718篇
内科学   755篇
皮肤病学   404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5683篇
预防医学   87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294篇
  15篇
中国医学   3519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942篇
  2011年   1256篇
  2010年   1148篇
  2009年   1117篇
  2008年   1159篇
  2007年   1038篇
  2006年   978篇
  2005年   1021篇
  2004年   914篇
  2003年   817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467篇
  1998年   364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320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22.
陈少明  黄树生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110-1111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0例 ITP患者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起治疗 ,强的松龙用量 1 .0 g,加入 2 50~ 50 0 ml生理盐水静滴 3~ 5d后 ,改服强的松片 1 mg/ ( kg·d) ,连用 2周 ,并与对照组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比较。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 73 .3 3 % ( 2 2 / 3 0 ) ,治疗所需天数为 3 .87± 1 .53 d,而对照组有效率为 70 .97% ( 2 2 / 3 1 ) ,治疗所需天数为 4.73± 2 .82 d,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 ITP患者 ,用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冲击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3.
24.
IT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实验室检查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本文以35例ITP病人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了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观察对象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组,选择经我院血液病病房确诊的ITP病人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12岁。1.2健康对照组随机门诊健康体检儿童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2~11岁。1.3仪器与试剂由美…  相似文献   
25.
低分子肝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病,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近年发病率增高.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的药物治疗,病程易迁延、反复,常累及肾脏等重要脏器.本文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本文采用体外建立抗原—抗体—补体反应体系的试验方法,通过测定该反应体系的血小板~(51)Cr 释放量来进一步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患儿血小板的破坏机制。结果45例ITP 惠儿其血小板~(51)Cr 释放量与正常值比较明显增高(P<0.01),急慢性之问无显著差异性。45例患儿中有31例血小板~(51)Cr释放量高出正常值上限。同时观察ITP 患儿血清对血小板超微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发现血小板表面有圆钝伪足形成,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脱颗粒和空泡性变。正常儿血清对血小板超微形态和结构无明显影响。作者认为,ITP 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能介导血管内血小板的溶解与破坏,其既影响血小板数量,又改变血小板的结构,二者都是导致该病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出现并发症之前过敏性紫癜的腹部X线主要表现为局限性小肠充气扩张,粘膜增粗,肠间隙增宽,可伴有液平;B超显示为不同程度的多发节段性肠壁水肿增厚,肠管狭窄等表现;出现并发症后,其X线表现加重,部分病例伴有肠穿孔;B超及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可以明确是否并发肠套叠,部分病例可通过空气灌肠达到复位治疗的目的。结论影像学检查的重要临床价值在于能与需要手术治疗的其他急腹症相鉴别,同时可以了解其是否并发常见的并发症,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28.
2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以广泛血小板微血栓形成为特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近年来对该病的发病机理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认识:vWF切割蛋白酶在该病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籍此在一定程度上与溶血尿毒综合征的关系进一步得以阐明,为该病提供了更加光明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及相关性。方法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ITP患者体内PAI水平。结果ITP患者体内PAIg明显升高,其中IgG升高最明显,为(20.67±7.10)%,有82%ITP患者升高,IgA均值正常范围为(18.58±8.85)%,有52%ITP患者升高,IgM均值正常范围为(7.74±5.53)%,有20%ITP患者升高,两者有相关性。结论PAIg是ITP诊断的一项实验室指标,患者以IgG升高为主,且大多数患者PAIg升高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