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4篇
  免费   909篇
  国内免费   600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428篇
口腔科学   219篇
临床医学   4186篇
内科学   2464篇
皮肤病学   408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9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69篇
综合类   8637篇
预防医学   1885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4294篇
  35篇
中国医学   4701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498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568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1468篇
  2013年   1530篇
  2012年   1896篇
  2011年   2029篇
  2010年   1945篇
  2009年   1768篇
  2008年   1854篇
  2007年   1676篇
  2006年   1470篇
  2005年   1482篇
  2004年   1123篇
  2003年   1039篇
  2002年   883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660篇
  1999年   634篇
  1998年   617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453篇
  1995年   393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已被确诊的27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有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有132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6周后的情况,统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和治疗6周时的有效率同时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上两组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和发现中药治疗糖尿病足领域的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已发表的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文献(日期:自建库至2019年6月3日),运用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Ⅴ)绘制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知识图谱,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该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由909个节点,1 241条边组成,被分成24个聚类。研究热点是:1)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2)中药足浴。研究前沿是:1)穴位注射;2)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疗法。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的未来之路是注重中医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且需更多高质量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溃疡经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效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内可有90%以上的溃疡获得治愈。但在此后不作维持治疗的情况下,于1年之后会有60%-90%出现复发,因而目前普遍推行长期的抗溃疡治疗。现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除菌治疗可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一组经双盲多中心协作研究(497例)的除菌治疗成功后1年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4%和6.8%。Miwa(2004)最近报告一组4940例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复发率更低,胃溃疡为2.3%/年,十二指肠溃疡为1.6%/年,并指出胃溃疡复发例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服用者、吸烟者和饮酒者为多,提示较之十二指肠溃疡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还有报道称对活动期(开放性)溃疡的治疗,采取联用Hp除菌的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溃疡治愈率,更有称单纯除菌治疗的胃溃疡治愈率与已往的抑酸药治疗效果无异,可见Hp除菌治疗的实用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周某,男,73岁,退休干部。因双手足掌跖部疼痛性红斑、水疱三d,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1d而于2005年5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诉5月1日起无明盟诱因于双手掌大小鱼际、双足背部出现黄豆至钱币大红斑,次日成为水疱,疼痛明显,未予治疗,病情迅速加重,皮疹范围扩大,疼痛剧烈,口腔黏膜溃疡、疼痛,不能进食,生殖器溃疡流脓,小便不利,且一度出现气喘、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症。家人急送我院救治。患者20余yr来经常出现双手足疼痛性红斑、水疱,口腔溃疡及生殖器溃疡,平均每年1—2次,近5yr来发病频繁,约3—4次/yr,均自行使用“去痛片”、“消炎药”及中草药(成分不详)治疗,平均月余而愈。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2003年9月-2006年7月应用克拉霉素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20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14例,女6例,年龄5—12岁,平均7.8岁;慢性胃炎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急性胃炎1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导致,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微血管特殊病变,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病因加之外伤、年龄等多种危险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体坏疽等病变,往往久治不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据统计80%的糖尿病足病人最终需要截肢,其截肢比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5倍多。所以,研究新的治疗手段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及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内镜下,幽门管溃疡是指发生在幽门通向十二指肠球部一段长约0.5~1.0cm管腔的溃疡,属消化性溃疡的特殊类型。我们经内镜检出206例,现将其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红艳 《医学文选》2006,25(4):642-644
目的对DF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分析,了解其临床变化。方法45例DF组的年龄、病程、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检测值与NDF组比较。结果DF组与NDF组比较年龄大、病程长(P值〈0.01~0.05);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bg)比NDF组高(P〈0.01~0.05),两组有显著差异;而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NDF组低(P〈0.01~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O)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人积极控制血糖及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调脂、降低血黏度治疗,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笔者自拟扶正化瘀方治疗免疫抑制剂所致的口腔黏膜溃疡32例并设对照组,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