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93篇
  免费   3735篇
  国内免费   1711篇
耳鼻咽喉   1525篇
儿科学   391篇
妇产科学   1610篇
基础医学   2785篇
口腔科学   969篇
临床医学   10563篇
内科学   3115篇
皮肤病学   2007篇
神经病学   1835篇
特种医学   47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5524篇
综合类   21088篇
预防医学   4299篇
眼科学   594篇
药学   6752篇
  76篇
中国医学   2822篇
肿瘤学   6840篇
  2024年   345篇
  2023年   1320篇
  2022年   1187篇
  2021年   1505篇
  2020年   1535篇
  2019年   1608篇
  2018年   890篇
  2017年   1478篇
  2016年   1747篇
  2015年   2002篇
  2014年   3248篇
  2013年   3432篇
  2012年   4468篇
  2011年   4728篇
  2010年   4551篇
  2009年   4225篇
  2008年   4740篇
  2007年   4339篇
  2006年   3852篇
  2005年   3887篇
  2004年   3221篇
  2003年   3091篇
  2002年   2682篇
  2001年   2405篇
  2000年   1656篇
  1999年   1488篇
  1998年   1362篇
  1997年   1259篇
  1996年   1228篇
  1995年   979篇
  1994年   788篇
  1993年   549篇
  1992年   463篇
  1991年   411篇
  1990年   313篇
  1989年   353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宫颈癌对妇女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关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仍在研究中。近年研究发现一种多功能核蛋白,即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Daxx),其与细胞内蛋白或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转录调控、抗病毒等细胞活动,在不同途径中发挥不同的生理或病理作用。通过对Daxx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综述Daxx的一般特性和研究现况及其在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特异抗体结合的磁珠分选,改进小鼠未分化和分化中两类精原细胞分选方法。方法:利用Thy1和c-Kit两个特异抗体结合的磁珠分选技术,分别将出生后7 d雄性小鼠睾丸中的Thy1~+细胞和c-Kit~+细胞分别做为未分化和分化中的精原细胞分选出来,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精原细胞的纯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精原细胞中Gfrα1、Plzf、c-kit和sohlh2 mRNA的表达差异来鉴定两种精原细胞,并将Thy1~+细胞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结果:Thy1~+细胞和c-Kit~+细胞的分选纯度分别达到(85.6±8.35)%和(89.40±2.77)%(P0.01)。Thy1~+细胞中Gfrα1和Plz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可达到c-Kit~+细胞的(9.47±1.29)、(4.40±0.59)倍,而在c-Kit~+细胞中kit和sohlh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可达到Thy1~+细胞的(7.38±1.07)、(3.88±0.28)倍(P0.01)。原代培养后,可见细胞状态良好,能够顺利的自我增殖,并具有精原干细胞增殖特征。结论:利用Thy1和c-Kit两个特异抗体结合的磁珠分选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未分化和分化中的精原细胞分选出来,并将未分化的精原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影响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短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后7 d及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收集可能与患者术后早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的因素,采用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对相关因素与患者术后短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7 d,21例(33.9%)患者面神经功能正常,41例(66.1%)患者出现面神经功能损伤;术后6个月,49例(79.0%)患者面神经功能为正常,13例(21.0%)患者面神经功能损伤。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越大、肿瘤与面神经黏连越紧密,患者术后7 d发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越大(P=0.002、0.002);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为患者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3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与面神经的黏连程度、肿瘤最大直径为患者术后7 d面神经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0.014);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肿瘤最大直径为患者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0.030)。 结论肿瘤与面神经的黏连越紧密、肿瘤最大直径越大,患者术后7 d发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越大。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肿瘤最大直径越大,术后6个月发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中医病机认识及治法。认为本病以正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邪毒损伤冲任,结于子门,致使带下色、质、气味异常,临床诸症并见,甚或伴发外阴臊疣瘙瘊。临证时应随证变法,肝郁克脾、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正虚邪恋、湿热瘀毒治以扶正祛邪,通过中药内服、外治清除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16.
<正>乳头状瘤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形成的原发上皮增殖病变,生长迅速,数月内可形成明显肿物[1]。眼部乳头状瘤多见于结膜,也可见于角膜缘、眼睑等,泪小管乳头状瘤较为罕见,是原发于泪小管的良性肿瘤[2]。现将我科收治的泪小管乳头状瘤伴泪小管炎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9岁,因"右眼内眦部上睑反复红肿伴分泌物增多半年"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内眦部上睑反复红肿,伴分泌物增多、眼痒,在当地静滴抗  相似文献   
17.
<正>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是一种不同于胰腺癌、胰腺囊腺瘤等肿瘤的特殊胰腺囊性肿瘤,临床上比较罕见。1980年由日本Ohhashi等首先报道[1]。虽然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成像技术日渐成熟及临床医生诊疗意识的进步,对其检出率逐渐提高,但由于大部分IPMN缺乏特异性临床征象,影像学检查对本病也较难确诊,仍易被忽视,常误诊为胰腺的恶性肿瘤,以至于最终通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和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型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渭南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炎症(CI)患者8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患者55例,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64例;比较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HPV16感染率、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并分析叶酸缺乏和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CINⅠ、CINⅡ/Ⅲ及SCC组HPV16感染阳性率均高于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感染率随宫颈癌变进展而升高;红细胞叶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红细胞叶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呈正相关。在CIN各组和SCC组中,红细胞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均存在正相加作用;在CINⅡ/Ⅲ及SCC组中,血清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均存在正相加作用。结论叶酸缺乏可能会导致宫颈癌变风险的增加,且可能与HPV16感染存在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间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女性的妊娠成功率、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及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女性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妊娠成功率、产褥期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环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妊娠及其结局无明显影响,且不增加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