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大鼠额叶内突触结合蛋白1(Syt-1)及突触相关蛋白SNAP-25(synaptosomal associated protein of 25KD)的改变及左旋甲状腺素(T4)替代治疗后的恢复状况,探讨甲减脑损伤及恢复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药物建立成年期大鼠甲减及治疗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Western blot法观察Syt-1和SNAP-25在大鼠额叶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甲减组大鼠血清T3、T4水平显著降低(P<0.05),额叶突触小体内Syt-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NAP-2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替代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3、T4无统计学差异;Syt-1及SNAP-25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年期甲减大鼠额叶内Syt-1表达减少,SNAP-25表达增加,甲状腺素治疗能使其恢复。  相似文献   
22.
背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是神经系统主要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目前已经被证明有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干预下,肌萎缩侧索硬化SOD1G93A G1H转基因小鼠运动功能的改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突触蛋白的水平改变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数目与突触蛋白水平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取新出生 SOD1G93A G1H转基因小鼠(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小鼠)60只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组各30只,取新出生野生B6SJL小鼠3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组腹腔注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肌萎缩侧索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入安慰剂生理盐水.分别于出生后60,90,120 d采用Rotarod方法评估小鼠运动功能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和突触蛋白并计数,用spearman方法评估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数目与突触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组相比,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组小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突触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小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加与突触蛋白水平的增呈正相关.提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提升突触蛋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 采用悬挂试验和爬杆试验检测雷帕霉素对PD小鼠运动行为障碍的改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雷帕霉素对PD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雷帕霉素明显改善了PD小鼠运动行为缺陷,提高了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降低了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结论 雷帕霉素对PD小鼠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饮入方式,慢性给予皮质酮,观察皮质酮对学习记忆和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皮质酮组,每组10只。皮质酮组饮用含皮质酮的0.45%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5 mg/(kg·d)。正常组动物给予0.45%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造模35 d后,进行社会识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动物断头取海马,应用western blot进行突触相关蛋白测定。结果 社会识别实验显示,正常组和皮质酮组对刺激鼠笼的嗅闻时间均比空鼠笼长(P < 0.05)。对照组对刺激鼠2的嗅闻时间比刺激鼠1长(P < 0.05)。皮质酮组对刺激鼠2的嗅闻时间与对刺激鼠1的嗅闻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水迷宫实验定位航行结果显示,皮质酮组学习能力下降,寻台潜伏期延长(P< 0.05)。空间探索结果显示,皮质酮组穿台次数、进入实台象限的次数和实台象限路程均明显减少(P < 0.05,P < 0.05,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皮质酮组突触后致密物质(postsynaptic density,PSD-95)、突触素(synapsin-1,Syn-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表达明显下降(P < 0.01,P < 0.01,P < 0.05)。结论 通过饮入方式,慢性给予皮质酮,动物出现社会记忆和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可能与海马突触相关蛋白表达下降,突触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26.
中枢神经细胞瘤7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此瘤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7例CN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做免疫组化检测以证实其性质。结果:7例CNC均为年青人,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组织由密集的小圆形细胞组成,胞浆透明,有核周晕,呈蜂窝状结构,并有无细胞性神经原纤维岛特征。免疫组化Syn和NSE阳性,GFAP和NF有性。结论:CNC是分化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活动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具有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功能的模型大鼠与对照组大鼠海马结构内毒素1的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对照组大鼠海马结构现俨未见明显的突触素颗粒产物,在模型组,经水迷宫训练1周的大鼠海马切片上见到齿状回、CA4和CA3区出现深染的颗粒分布,CA2和CA1区颗粒较少,训练2周的大鼠海马结构内的染色显示颗粒与训练1周的比较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究四君子汤对1型糖尿病引起认知损伤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ICR小鼠腹腔注射STZ,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记忆损伤小鼠。记忆损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帕霉素组和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1.56、3.12、6.24 g/kg),检测血糖和体质量,给药6周后检测糖耐量,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条件恐惧实验检测恐惧记忆消退能力,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SOD活性和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AMPK、p-mTOR、NR2A、NR2B、NR1、Shank 3、PSD 95蛋白表达。结果 腹腔注射STZ能诱导小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减轻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上调海马组织中p-AMPK、Shank 3、PSD 95、NR2A、NR2B、NR1蛋白表达,下调p-mTOR蛋白表达。结论 四君子汤能提高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减轻神经元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通过AM...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低孕鼠子代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断乳1个月的Wistar大鼠160只,雌雄各半.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甲低对照组,甲低孕鼠妊娠1~17 d(妊早期甲低)补充甲状腺素高、中、低剂量组,甲低孕鼠妊娠18~20d(妊晚期甲低)补充甲状腺素高、中、低剂量组共8组,每组10只.各组均饲以低碘饲料,对照组饮用碘酸钾溶液,总碘摄入量相当于大鼠生理碘需要量,其余7组饮用去离子水.3个月后与正常雄性大鼠交配.高、中、低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每天分别补充甲状腺素3.5、2.0、0.5 μg.分别于新生当天、生后7、14、21及28 d,取8组子代大鼠的右侧大脑半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突触素的表达.结果:正常组的突触素表达水平均高于同时期甲低对照组(P< 0.01).在新生当天,妊晚期甲低中剂量组与甲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早、晚期甲低低剂量组突触素表达水平均低于甲低对照组(P<0.01);妊早期甲低中、高剂量组,妊晚期甲低高剂量组突触素表达水平均高于甲低对照组(P<0.01).生后7、14、21及28 d,妊早、晚期甲低低剂量组与甲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的突触素表达水平均高于甲低对照组(P<0.01).结论:孕鼠甲低导致子代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下降,甲低孕鼠子代大鼠海马突触素的表达受补充甲状腺素剂量及孕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突触蛋白I(Synapsin I,Syn I)被剪切后形成的C83片段对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影响。方法 在稳定表达α-突触核蛋白的HEK293细胞、小鼠原代神经元以及Tau P301S转基因小鼠体内分别过表达Syn I全长及其C83片段,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Syn I全长及其C83片段对α-突触核蛋白磷酸化及聚集的影响。结果 Syn I C83片段促进HEK293细胞中α-突触核蛋白的磷酸化、泛素化以及聚集,并诱导小鼠原代神经元以及Tau P301S转基因小鼠体内α-突触核蛋白的磷酸化和聚集。结论 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Syn I C83片段均可以促进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这可能是Syn I C83片段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