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1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434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204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394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280篇
内科学   847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3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3篇
综合类   1923篇
预防医学   540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069篇
  5篇
中国医学   534篇
肿瘤学   173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胰岛素和睾酮对Ishikawa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INS)和睾酮(T)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予不同浓度INS(90、60、30、3、0.3 U/L)或T(10-3、10-4、10-5、10-6、10-7mmol/ml)刺激Ishikawa细胞48 h,MTT法检测INS、T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GLUT4蛋白在Ishikawa细胞定位表达;分别以30 U/L INS和10-5mmol/ml T刺激Ishikawa细胞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INS和T对Ishikawa细胞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INS均可促进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INS浓度的增加,INS促进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强,INS浓度自0.3~30 U/L时,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加强,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INS浓度达60、90 U/L时,细胞生长状况与INS浓度为30 U/L相似。不同浓度的T均可抑制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T浓度的增加,T抑制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明显。T浓度自10-7、10-6、10-5mmol/ml,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T浓度达10-4、10-3mmol/ml时,细胞生长抑制状况与T浓度10-5mg/ml相似。(2)GLUT4蛋白,定位表达于Ishikawa细胞的细胞浆内。(3)Ishikawa细胞中GLUT4 mRNA表达,在INS组和T组均较对照组减弱(P<0.01,P<0.05),INS组比T组减弱更明显(P<0.05),且INS和T作用24和48 h GLUT4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浓度INS和T均可影响Ishikawa细胞生长,并降低GLUT4 mRNA的表达,推测PCOS高胰岛素、高雄激素血症的病理生理特性有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代谢过程,与子宫内膜的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62.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也随之增加,而DN是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DN的发病机制与高糖相关的生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葡萄糖转运蛋白、MAPK、氧化应激、肾小球滤过屏障改变等因素有关。近年研究表明,核受体LXRs通过调节多种靶基因的转录,在脂类和糖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测定细胞内5-Fu浓度的变化,判断5-Fu进入细胞的通道。方法细胞培养至2×107后,分为ENT非阻断组和ENT阻断组,前者培养基中仅加入100 ng/L的5-Fu,后者培养基中加入100μmol/L潘生丁和100 ng/L的5-Fu,分别作用15、30、1 h、2 h、4 h后收集细胞,测定细胞中5-Fu含量,并计算单细胞中5-Fu的浓度。结果ENT非阻断组和ENT阻断组细胞内5-Fu的含量,在五个位点上均有较大的差异性(P<0.01)。结论5-Fu既可通过ENT进入细胞,又可通过CNT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64.
B族I型清道夫受体 (SR BI)是惟一确认的高密度脂蛋白 (HDL)受体 ,介导胆固醇逆转运的起始和终止步骤 ,即外周组织中胆固醇的流出和肝脏及类固醇激素生成组织中胆固醇的选择性摄取 ,在胆固醇逆转运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同组织中SR BI的表达调控研究表明其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可以作为筛选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新型分子靶位或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65.
灰野鸭     
天空中传来大雁飞翔的声音。池塘里的灰野鸭抬头看了看,叹道,好整齐的人字形队伍,大雁真有本领,飞得好高好快啊! 这天,有一只大雁突然慢慢落到了池塘的埂上。塘里的灰野鸭见空中大雁来到自己身边,激动地快速划水过去。可近前一看发现,大雁的翅膀正在流血。灰野鸭好奇起来:“大雁,您也会受伤?”  相似文献   
66.
目的追踪比较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转运介入治疗与就地抢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追踪观察2005年以来由揭东县人民医院转至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37例的预后(包括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再次入院的发生率),追踪比较同期在揭东县人民医院行溶栓/保守治疗的AMI患者39例的预后。结果转运组转送过程无死亡,全部成功施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2例死亡,至2009年底有5例再次住院(3例因合并心力衰竭,2例因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溶栓/保守组39例中死亡11例(9例死于AMI急性期,2例于出院后1个月在家猝死),12例再次住院(再发心肌梗死1例,6例并发心力衰竭,5例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基层医院AMI患者转送至附近大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仅是安全的,而且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内毒素、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和H+-ATP酶的变化。方法大肠杆菌内毒素休克模型和失血性休克模型。采用荧光探针ACMA测定质子跨膜转运。结果(1)内毒素休克5小时亚线粒体在以ATP、NADH和succinate为底物时引起的ACMA最大荧光淬灭值显著减少(P<0.05);最大荧光淬灭时间和半数荧光淬灭时间非常显著延长(P<0.01)。(2)内毒素休克早期,线粒体H+-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晚期非常显著下降。(3)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膜结合PLA2、血浆和线粒体MDA升高(P<0.05)。(4)失血性休克时H+-ATP酶和质子转运无显著改变。结论内毒素休克时线粒体跨膜质子转运和H+-ATP酶活性显著下降,失血性休克时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8.
范然  吴硕东 《医学综述》2003,9(9):517-520
人体通过肝细胞排放入胆汁的物质是依赖各种运输单位完成。胆汁淤积是由于有关胆汁分泌运输蛋白的基因损害或获得性因素引起。胆汁分泌和排泄受很多因素影响 ,如肝细胞水合状态、作用底物、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毒素、激素细胞内外调节物和胆汁中各种成分 ,其中对运输蛋白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肝胆系统一些运输单位的相继克隆 ,促使进一步了解胆汁形成和胆汁淤积的分子基础。运输单位的基因突变和暴露于淤胆性损害如 :某些药物、激素和细胞因子等获得性因素或二者同时作用 ,都可以引起肝胆运输系统功能及基…  相似文献   
69.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Na-K+-转运ATP酶活性及RPE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对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的输导功能。 方法:将制作成功的实验性单眼RD 2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每只兔的另眼作为对照。分别取RD部位的RPE-脉络膜组织和对照眼相应部位的组织匀浆,再测定ATP水解产物无机磷含量,以判断ATP酶活性;并作实验和对照眼的两种组织相应部位的RP正电镜观察。 结果:实验眼Na-K+-转运ATP酶活性为(2.16士1.26)/μmol(mg·h),对照眼为(4.84±1.59)μmol/(mg·h),二者差异显著(t=5.52,P<0.01);酶活性降低程度随病程延长而减轻(p<0.05)。电镜观察实验眼RD后第2至4周有自脉络膜向视网膜方向的吞饮泡,且随病程延长而增多。 结论;RD发生后RPE的外向输导功能增强,随病程进展,此功能减弱而内向输导功能产生。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83-85)  相似文献   
70.
本文报道血清铜锌浓度及其转运蛋白在胆囊切除术的变化情况。铜锌浓度在手术初期增加,但前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后二者均下降,其中锌呈显著性降低。白蛋白在手术开始2小时后直至该研究末期呈进行下降,且有明显差异;铜蓝蛋白的变化相应较慢,至第7天才出现显著增高(P〈0.05)。该研究表明:对急性时相病人,若辅以相关的微量元素检查,对于了解患者手术愈合及其机体抵抗力状况均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