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45篇
  免费   1355篇
  国内免费   302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625篇
内科学   347篇
皮肤病学   244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2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18篇
综合类   5353篇
预防医学   951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1698篇
  30篇
中国医学   18099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987篇
  2022年   764篇
  2021年   1002篇
  2020年   959篇
  2019年   809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835篇
  2016年   839篇
  2015年   946篇
  2014年   1848篇
  2013年   1605篇
  2012年   1856篇
  2011年   1874篇
  2010年   1633篇
  2009年   1415篇
  2008年   1377篇
  2007年   1145篇
  2006年   1077篇
  2005年   1046篇
  2004年   963篇
  2003年   1004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723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533篇
  1998年   552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537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305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总结、探讨创疡贴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1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除给予调控血糖、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外,创面采用创疡贴包扎治疗,每日换药1~2次,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效果。结果21例早划糖尿病足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6~22 d,愈后均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创疡贴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可缓解疼痛,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创疡贴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4例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7例)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创疡贴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紫草油护理皮肤,观察两组患者皮炎创面的愈合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治愈14例、好转3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5例、无效5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轻度3.7 d±1.4 d、中度5.9 d±1.5 d、重度7.2 d±0.9 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轻度5.9 d±1.2 d、中度8.2 d±1.3 d、重度11.3 d±0.7 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创疡贴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疗效显著,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紫草油治疗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右佐匹克隆片及耳穴贴压治疗绝经期女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绝经后出现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B组给予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及耳穴贴压治疗,对比2组失眠症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在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SPIEGE评分)、匹斯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及睡眠状态问卷量表评分(S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2组三项睡眠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B组三项睡眠量表评分改善差值均明显优于A组(P0.05);且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右佐匹克隆片及耳穴贴压可显著提高绝经期女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系统评价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疗效,为失眠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等数据库中有关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9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合计939例受试者。根据干预时间和对照组的干预方案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1以干预时间为亚组分析:干预2周,耳穴贴压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10.66,95%CI(5.23,21.74),P0.01];干预1个月,耳穴贴压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54,95%CI(2.28,9.01),P0.01]。2以对照组治疗方案为亚组分析:与针刺组相比,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OR=7.70,95%CI(3.05,19.48),P0.01];与药物组相比,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OR=7.76,95%CI(4.61,13.08),P0.01]。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失眠有一定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但由于本次纳入文献差异性较大,故研究结果需谨慎对待,还需大样本、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1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78例,2组均采用电针并配合牵引治疗,其中治疗组选取深刺腰部夹脊穴,对照组常规取穴,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采用模糊视觉疼痛量表(VAS)及JOA腰痛评分标准对疼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模糊视觉疼痛(VAS)评分及JOA腰痛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β-内啡肽含量增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提高患者血浆β-内啡肽活性,这可能是电针镇痛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内经》中已有"胸痹"、"心痛"二词,专指心系疼痛类病证,结合现代医学概括起来,相当于西方医学中冠心病心绞痛这类疾病[1]。神门穴,心之原穴,最早出现在《针灸甲乙经》中:"神门者……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神应经》中"神门掌后锐骨精;针三分,灸七壮,炷如小麦"简明扼要点出了神门穴的位置与施术方法。结合现代解剖学,神门位于手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尺侧凹陷处,内为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观察针刺董氏奇穴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董氏奇穴(妇科穴、还巢穴)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浆Ig G、Ig M、Ig A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董氏奇穴可增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9.
针灸治疗失眠症选穴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琪  刘兰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2):2256-2258
失眠症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临床上以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夜间总睡眠时间不足5h、日间疲乏、无精打采等症状为主要表现。长期的失眠易造成疲乏、头晕眼花,甚至昏昏欲睡,致使工作效率下降,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思想负担,产生食欲下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或伴有自卑感、甚至有自杀倾向等一系列抑郁表现,有的可以发展成为抑郁症。失眠症的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且易于产生依赖,并出现诸如口干、便秘、头晕、心慌、戒断症状等一系列副作用。这给针灸治疗失眠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的选取腧穴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为项七针组38例和颈夹脊组34例,进行症状评分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指标。结果 经治疗2个疗程后,项七针组总有效率为89.47%,颈夹脊组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七针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改变与颈夹脊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七针组疗效和改善脑供血方面均优于颈夹脊组。结论 运用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收到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在改善病人症状积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方面亦显示出较好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