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72篇
  免费   4712篇
  国内免费   1646篇
耳鼻咽喉   206篇
儿科学   508篇
妇产科学   768篇
基础医学   7545篇
口腔科学   448篇
临床医学   58720篇
内科学   5314篇
皮肤病学   573篇
神经病学   2864篇
特种医学   29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6468篇
综合类   59070篇
预防医学   29939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24341篇
  314篇
中国医学   11274篇
肿瘤学   1018篇
  2024年   1044篇
  2023年   4465篇
  2022年   3467篇
  2021年   4570篇
  2020年   4567篇
  2019年   4158篇
  2018年   1745篇
  2017年   4018篇
  2016年   4692篇
  2015年   5528篇
  2014年   11806篇
  2013年   12199篇
  2012年   15087篇
  2011年   16540篇
  2010年   15212篇
  2009年   14333篇
  2008年   14867篇
  2007年   12943篇
  2006年   10612篇
  2005年   10930篇
  2004年   10486篇
  2003年   8782篇
  2002年   4957篇
  2001年   4035篇
  2000年   2818篇
  1999年   2002篇
  1998年   1581篇
  1997年   1281篇
  1996年   1162篇
  1995年   801篇
  1994年   569篇
  1993年   344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调查分析山东省二本院校不同教育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为该省二本院校社区护理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两所不同院校不同教育层次护生405人,采用自设问卷"不同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东省二本院校不同教育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否实习与社区护理就业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实习医院级别、是否独生子女与社区护理就业意愿存在相关性(P<0.05);社区护理与护理专业的联系的认知、对当地社区护理工作的了解与社区护理就业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对社区护理发展前景的认知、个人主动了解意愿与社区护理就业意愿分别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应加强山东省二本院校社区护理教育各教学环节改革,以强化社区护理就业认知,提高社区护理就业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普外科中采用心理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便为普外科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术前准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并比较分析护理情况。结果经术前准备与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术前1 d的心理状态相对于刚入院时来说有明显改善;而且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积极面对治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回顾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以便为以后的儿科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收治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患儿不同年龄层次和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在160例患儿中,有154例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成功率为96%。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削减患儿在医院这个陌生环境中的恐惧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治疗工作,实现患儿的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析护士主导下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3例血液透析患者,参考数字随机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1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模式管理,观察组采取护士主导下的分组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后的相关指标及护理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病区管理评分(42.85±2.72)、基础护理评分(43.72±2.89)、消毒隔离评分(42.16±2.11)、无菌操作评分(40.68±2.68)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42.72±3.91)g/L,尿素清除率(1.56±0.87)%,肌酐水平(1080.33±98.68)μmol/L及血红白蛋白水平(108.68±6.78)g/L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士主导下的分组管理模式,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调查镇江市各医院护士分层培训及分层进阶的方法及现状。方法2018年4—5月间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市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镇江市96.45%的护士受医院分层培训及分层进阶这一模式的管理。其中N1占16.77%,N2占29.5%,N3占41.9%,N4占8.7%,其他占3.11%。有24.53%的护士对医院目前的分层培训方式感到满意并认为无需改进,40.99%的护士表示满意,但需要改进,29.19%的护士表示基本满意,需要改进,5.28%的护士表示不满意需要较大改进。95.82%的医院科室对不用层级的护士有不同的核心能力要求并根据不同核心能力要求进行培训。结论护士分层培训几分层进阶这一管理模式在镇江各医院都有体现,但各医院实行的方式有较大差异,配套的管理方式也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睡眠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NDF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情况,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选择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作为干预组(管理方式: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照组[管理方式: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等基本信息;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在干预前后测量生存质量。采用SAS 9.4软件进行双重差分法以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基线时共纳入2 467名研究对象,终末时共1 924人接受了为期2年完整的随访管理。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生理健康维度(PCS)、心理健康维度(MCS)评分变化净差值分别为13.6分、29.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PCS得分以及所在地区,影响患者M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MCS得分、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所在地区。结论 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调查并分析上海市社区居民焦虑症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心理健康防治工作和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结构化问卷于2016年8~12月对上海市三个社区3502名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及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相关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抑郁症状群量表)。基于Andersen模型对影响因素分类,采用多元Logit回归分析焦虑症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人群焦虑症状阳性率为11.1%,焦虑症状显著影响因素依次是抑郁症状、宗教信仰、文化水平、职业、政府救助状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P<0.05)。结论社区居民患焦虑障碍风险较高,且与抑郁症状共病现象严重。人口学特征、社会文化等倾向性因素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等能力因素对焦虑症状产生显著影响,应将焦虑症状筛查及早纳入社区心理健康预防服务体系,关注重点人群,降低焦虑等常见心理障碍发病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陕西省综合医院护士PICC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以期为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建立规范的培训考核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陕西省12所三级综合医院的68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综合医院护士PICC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进行研究。结果综合医院护士PICC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的PICC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态度的正向倾向性尚可,参与知识培训的积极性一般,进行过PICC置管或维护的护士其实践行为不够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