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3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1308篇
内科学   398篇
皮肤病学   170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2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12篇
综合类   2406篇
预防医学   550篇
眼科学   266篇
药学   985篇
  6篇
中国医学   433篇
肿瘤学   20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肝胆管结石术后残留和复发是肝胆管外科最头痛的并发症 ,本文回顾总结本院五年来肝胆管结石术中采用空肠盲袢皮下埋置病人临床资料 ,分析本术式的可行性及实用性。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5例 ,男性 6例 ,女性 9例 ,年龄 30~ 6 7岁 ,平均 4 8岁 ,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无法取净 9例 ,泥沙样结石 2例 ,合并胆总管下段狭窄 4例 ;第一次手术11例 ,第二次手术 4例。1.2 手术方式1第一次手术者均作胆囊摘除 ,尽量取出结石并用导尿管冲洗 ,胆总管与空肠作 Roux— Y吻合术 ,空肠盲袢埋置于剑突皮下。 2第二次手术者胆道探查取石后作胆总管…  相似文献   
4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静脉给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觉疼痛、局部淤血青紫和静脉闭塞。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疼痛和表浅静脉的缺失,也影响了下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压针方法,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12例。比较皮下引流管接持续高负压吸引组(A组)与持续低负压引流组(B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 A组160例患者拔管前合计引流量220~350ml,平均270ml。35例发生皮下积液,积液发生率为21.8%。同时伴皮瓣坏死5例。B组152例患者拔管前合计引流量160~250ml,平均180ml。17例发生皮下积液,积液发生率为11.2%。皮瓣坏死3例。B组与A组比较皮下积液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1)。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接持续低负压吸引有助于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4.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护理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们采用创面多侧孔乳腺管持续负压引流和传统胸带加压包扎的方式,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麻风图谱     
患者,女,57岁,山东籍。因左前臂结节2年余就诊。 患者10年前出现左手麻木,当地医院诊断为颈椎病,治疗后好转。2年前左前臂不明原因出现皮下结节,不痛不痒,渐增大增多,当地医院将一较大皮下结节切除后形成凹陷性瘢痕,不久,在瘢痕边缘出现高起于皮面的结节。病人怀疑自己为麻风病,任当地皮防站就诊,以诊断不明转诊我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索乳房皮下切除与几种方法的乳房再造术,即腹直肌肌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或局部皮瓣等即刻再造乳房的方法。方法选择乳腺导管内原位癌10例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5例,顺乳晕切口活检,病理检查确立诊断后,采用经乳腺切口行乳癌或巨大肿瘤的乳房皮下切除术,若乳癌或良性肿瘤体积较大,另于腋窝部加做顺腋下皱襞的附加切口,以便于取出切除的组织及切除乳腺的腋尾部,同时可以切取腋淋巴结行冰冻切片活检。然后,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或局部皮瓣即刻行再造乳房,充填乳房切除后的空间,仅以少量的肌皮瓣皮肤修复乳头、乳晕切除后的缺损,并在此转移皮瓣上再造乳头、乳晕。结果经过多专科协作共完成15例,随访结果良好,无肿瘤复发。此法再造的乳房易与健侧乳房对称,保留了原有乳房皮肤的良好感觉,外观形态自然,再造乳房瘢痕较少,且手术切口瘢痕隐蔽。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前提下,乳房皮下切除与即刻乳房再造法,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I期完成肿瘤切除和乳房再造术,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治疗先天性隐睾症的最佳术式,以提高隐睾症的治疗水平。方法采用腹横纹切口保留睾丸引带阴囊皮下睾丸固定术(治疗组)治疗隐睾症72例84枚,获得随防者70例82枚,同时采用患侧下腹斜切口肉膜囊睾丸固定术(对照组)治疗隐睾症36例42枚,获得随访者35例41枚。结果治疗组睾丸大小及硬度优71枚,占86.6%,良7枚,占8.5%,差4枚,占4.9%;睾丸位置优70枚,占85.4%,良7枚,占8.5%,差5枚,占6.1%;无睾丸萎缩及回缩,外表美观。对照组睾丸大小及硬度优26枚,占63.4%,良5枚,占12.2%,差10枚,占24.4%;睾丸位置优28枚,占68.3%,良6枚,占14.6%,差7枚,占17.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睾丸大小及硬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睾丸位置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为腹横纹切口保留睾丸引带阴囊皮下睾丸固定术损伤小,外表美观,明显降低了睾丸萎缩及回缩等并发症,符合生理要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8.
静脉输液不仅是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给药方法,在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输液要求也不断升高,既要求一针见血,尽量减轻疼痛,又要求在拔针后无出血和淤血。2005年7—12月,本院采用2种不同静脉穿刺方法进行输液,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岛状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对大鼠全身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对全身多脏器的影响。方法:按静脉淤血时间的不同将大鼠分为4组。观察耳部微循环的改变,测量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观察心,肺,肝,肾,小肠及耳部血管等组织结构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结果:皮瓣原位缝合组及静脉淤血2h组,耳部微循环、TNFα、IL-10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各脏器结构改变较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少。静脉淤血6、10h组,微循环,肺,小肠,血管则有明显组织学改变,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但心,肝,肾组织学改变较轻。TNFα浓度再灌注1h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下降,IL-10浓度3h达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结论: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可造成肺、小肠及血管器官损伤,静脉淤血时间越长,再通后则损伤程度越重。全身微循环的改变,中性粒细胞在肺、小肠中的浸润,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及细胞因子TNFα与IL-10的浓度失衡是重要的操作原因。  相似文献   
50.
贵刊2003年第9卷第2期刊发的“空肠皮下盲袢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地位”一文,报道利用空肠皮下盲袢行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27例,对设置空肠皮下盲袢的两种术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读者受益匪浅。笔者有几点看法与体会,在此冒昧提出,愿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