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04篇
中国医学   5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21.
目的 优选复方头风宁滴丸中白芷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白芷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液-液逆流提取法纯化提取液.结果 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8倍量,提取3次,每次1.5h;纯化工艺条件:以乙酸乙酯为溶剂,3倍药材量,提取2次.结论 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有效成分提取率高,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22.
白芷生产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指导白芷产业化生产。方法:以2008年重庆市南川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白芷市场行情为基础,采用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的方法,开展白芷生产(20hm^2,r=10%)的经济分析。结果:估算投入54.42万元,投资利润-23.22万元、NPV为-21.19万元,产量及就地销售价格的盈亏平衡点(动态)分别为9932kg·hm^2、5.5元kg^-1,销售价格对NPV的影响最敏感。结论:白芷生产具有一定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差,并具一定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923.
白芷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热处理白芷Angelica dahurica,并寻找其中的酪氨酸酶抑制成分.方法:采用生物活性-高效液相色谱跟踪方法,以及硅胶柱色谱法,分离、鉴定热处理白芷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结果:热处理白芷提取物比原药显示出更强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并从其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8-羟基-5-甲氧基补骨脂素(IC_(50)=0.008 6 mmol·L~(-1)),比阳性对照曲酸(kojic acid)(IC_(50)=0.090 7 mmol·L~(-1))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更强.结论:热处理明显提高了白芷酪氨酸酶抑制活性,8-羟基-5-甲氧基补骨脂素为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24.
目的:观察川芎防风白芷方主成分及其组合对家兔离体脑基底动脉环的作用.方法:分别以氯化钾(KCl)45mmol·L~(-1)和5-羟色胺(5-HT)2.4×10~(-8)mol·L~(-1)预收缩家兔离体脑基底动脉环,采用累积加药的方式,观察川芎防风白芷方主成分及其组合(P1,P2)对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结果:KCl 45 mmol·L~(-1)预收缩时,除防风色原酮Ⅰ葡萄糖苷、防风色原酮Ⅱ葡萄糖苷无明显舒张作用外,藁本内酯、阿魏酸、欧前胡素、P1及P2舒张血管的作用显著,最大舒张率可接近100%,(EC_(50)):P2<欧前胡素<藁本内酯相似文献   
925.
本期市场明显进入淡季,实际交易大幅减少。经过前期低价药材触底反弹以及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一番折腾,药市行情终于复归平静。  相似文献   
92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白芷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路,并考察白芷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平台收集白芷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检索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得到偏头痛相关靶点,将白芷活性成分靶点与偏头痛靶点取交集,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平台,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关键靶点及核心活性成分,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用硝酸甘油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0.001 g/kg组、白芷水煎液0.83、3.33 g/kg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通过上述指标变化评价白芷对偏头痛大鼠的干预作用。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18个白芷对偏头痛有效的活性成分,其中β-谷甾醇、豆甾醇、别欧前胡素、珊瑚菜素、异珊瑚菜素这5种为治疗偏头痛的核心成分;筛选出31个共有靶点,其中雌激素受体(ESR1)、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3、CASP8)、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PTGS2)、即早表达基因(JUN)为潜在药效靶点;通路注释分析得到38条信号通路,其中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5-羟色胺能突触信号通路等20条与偏头痛有关。将上述5种成分与5个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其亲和力均小于-3 kcal/mol。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白芷能显著降低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清中CGRP、5-HT、NO、ET和脑组织中5-HT、DA、NE含量。结论:白芷对大鼠的偏头痛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可能为植物甾醇及珊瑚菜素、异珊瑚菜素等香豆素类成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作用于5-HT受体,影响5-羟色胺能突触等信号通路,进而降低5-HT等递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27.
目的 建立白芷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寻找不同熏硫程度白芷质量差异的标志物。方法 该药物的分析采用月旭Xtime UPLC C18色谱柱(4.6 mm×150 mm, 1.8μm);流动相乙腈-0.1%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5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5 nm。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白芷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结果 共得到11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比对出其中7个(白当归素、氧化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珊瑚菜素、佛手柑内酯、水合氧化前胡素);33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735~0.997。聚类分析仅将白芷样品聚为3类;主成分分析将样品分为3类,与4种熏硫程度分类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5种差异性成分,经对照品比对,确定了其中2种差异性成分,分别为氧化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3种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为欧前胡素0.444~3.725 mg/g,珊瑚菜素0.241~0.631 mg/g,异欧前胡素0.179~0.508 mg/g。结论 该方...  相似文献   
928.
目的 探究HS-SPME-GC-MS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在白芷挥发油中的应用。方法 对白芷块茎、根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组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予以PCA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以获得各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从选择白芷样本的块茎、根茎部位挥发油获得率分别为6.1%以及7.5%。选择的块茎、块根部位内挥发油在种类以及含量上存在差异性,并鉴定出68种化合物,其中块茎获得化合物共51个,占总量75.00%,从根茎中鉴定5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86.76%,白芷块茎、根茎2个不同部位化合物占比不同,其中以十二(烷)醇、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十六碳酸含量最大,α-蒎烯、α-新丁香三环烯、杜松三烯、月桂醇醋酸酯、τ-木罗醇、环十二碳烷、5,8,1-十七碳三烯醇、十八(烷)醇、十六(烷)醇、十六碳酸、十四碳醛、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十八碳二烯酸甘油三酯、十二(烷)醇等均存在较大差异。PCA分析亦进一步验证了其异同。结论 白芷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种类及所占比均存在差异,可为白芷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29.
白芷是常用中药,含有香豆素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白芷及其提取部位具有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激动苯二氮受体、抗肿瘤、保肝及其他多种药理活性。综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对白芷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30.
目的:研究中药白芷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白芷香豆素最佳提取工艺。以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为指标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白芷最佳提取工艺为70℃时用35倍量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提取2h,采用该提取方法,欧前胡素提取率平均可达0.6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