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04篇
中国医学   5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白芷外敷治疗乳腺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炎是妇科常见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红肿胀痛、发热恶寒、排乳困难等。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致化脓 ,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笔者自 1 999年 6月~ 2 0 0 2年 9月应用中药白芷外敷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0例患者年龄 2 3~ 35岁 ;其中哺乳期2 4例 ,晚期妊娠 6例 ;病在单侧者 2 6例 ,双侧者 4例。治疗方法白芷 30 g研为细末 ,加煮沸的食醋 1 8ml调成糊膏状。将其均匀涂于纱布上 ,贴敷于红肿的乳房上 ,外加塑料膜覆盖。每次贴敷 30~ 60 min,每日 2次 ,3~ 6天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本组经治疗 4天 ,2 0例痊愈 ,乳房红肿消…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白芷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采用RP-HPLC法对12个产地的白芷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并与其混淆品兴安白芷进行比较。方法: 95%乙醇溶液回流1 h提取,色谱柱为岛津ULTRON VX-ODS(4.6 mm×250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60: 40:1),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结论:12个白芷样品HPLC指 纹图谱地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白芷炭腐病菌微菌核在不同条件下存活情况的研究张玉方余红梅(四川省药物种植研究所南川648408)中药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m.)Benth.et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hanetYuan的干燥根。白芷收后干燥过程中发生的炭腐病(或称根腐病)由莱豆壳球孢Macrophaminaphaseolina(Tassi)Goid引起,该菌一般只产生菌丝体和微菌核,偶尔可以产生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15.
川白芷与公白芷的形态组织学对比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川白芷规范化种植(GAP)的研究,作者采用常规生药学鉴定的方法,对川白芷和公白芷进行了形态组织学的对比鉴定,找出了它们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主要区别,为防止商品川白芷中混入公白芷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复方白芷胶囊的长期毒性。方法SD大鼠灌胃(i.g.)复方白芷胶囊3.0,1.0和0.3 g.kg-1(分别相当于生药27.8,9.28和2.78 g.kg-1),为临床拟用日剂量0.01 g.kg-1的300,100和30倍,1次/d,连续12周,逐日观察动物行为、外观及大小便,每2周测食物消耗量1次,每周及停药后2周称体重1次,于停药后1 d和14 d各查每组10只大鼠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并处死以测脏器系数、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查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复方白芷胶囊无明显的长期毒性,临床用量下是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复方乌龙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乌龙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3种主要成分青黛、防风和白芷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靛蓝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能准确鉴定出制剂中的青黛、防风和白芷;靛蓝在0.016-0.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4%,RSD=1.9%(n=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乌龙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白芷.味辛性温,具有发表祛风、消肿止痛之功。用宜治疗鼻渊疼痛、胃脘痛、消化性溃疡等疼痛均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6,(11)
目的考察白芷70%乙醇提取物对绿原酸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法和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提取物、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抗生素(诺氟沙星)对绿原酸肠吸收的影响。结果十二指肠中,绿原酸组和绿原酸-白芷提取物组的表观吸收系数(Papp)分别为(6.792±1.28)×10~(-6)cm/s和(11.605±2.03)×10~(-6)cm/s,而空肠中分别为(1.700±0.53)×10~(-6)cm/s和(7.194±1.93)×10~(-6)cm/s。绿原酸组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Papp分别是(1.984±0.99)×10~(-4)/s和(15.62±4.42)×10~(-6)cm/s,绿原酸-白芷提取物组分别是(4.784±0.36)×10~(-4)/s和(37.33±2.18)×10~(-6)cm/s,绿原酸-盐酸维拉帕米组分别是(5.847±0.75)×10~(-4)/s和(44.64±5.64)×10~(-6)cm/s,绿原酸-诺氟沙星组分别是(9.673±0.81)×10~(-4)/s和(88.86±7.92)×10~(-6)cm/s。结论绿原酸最佳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和空肠,白芷对其肠道吸收显著促进作用,可能与抑制P-gp活性及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指纹图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确定藿香正气水(Huoxiang Zhengqi Shui,HZS)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方法 对27批HZS样品建立UPLC-Q-TOF-MS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筛选出HZS的差异性成分;以瑞德西韦为阳性对照,将HZS的差异性成分与SARS-CoV-2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确定HZS的潜在Q-Marker。结果 通过建立27批HZS样品的UPLC-Q-TOF-MS指纹图谱,标定了27种共有化合物;结合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确定了其中14种共有化合物在27批HZS样品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并鉴定出了橙皮苷、氧化前胡素、新比克白芷内脂、甜橙素、甘草酸、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桔皮素、欧前胡素、珊瑚菜素9种差异性化合物;9种差异性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橙皮苷、氧化前胡素、新比克白芷内脂、甘草酸、欧前胡素、珊瑚菜素6种化合物能与SARS-CoV-2 Mpro的活性氨基酸结合,具有抑制SARS-CoV-2 Mpro的潜能,可作为HZS的潜在Q-Marker。结论 将UPLC-Q-TOF-MS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交叉使用,确定了HZS的潜在Q-Marker,该方法为药物成分鉴定、同一类药物成分差异性分析,及其功效研究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