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6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418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536篇
口腔科学   98篇
临床医学   987篇
内科学   1252篇
皮肤病学   354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科学   345篇
综合类   2890篇
预防医学   446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1331篇
  30篇
中国医学   981篇
肿瘤学   25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糖尿病血瘀证病人血清IL-6和sIL2R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糖尿病血瘀证病人IL 6、sIL2R水平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血瘀证同IL 6、sIL2R的关系.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血瘀证病人与35例非血瘀证病人的IL 6、sIL2R以及糖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以25例成人健康者作对照.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 6、sIL2R.结果同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病人血清IL 6水平明显升高(P<0.01),sIL2R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其中,血瘀证病人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结论糖尿病时,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血瘀证的形成,血清IL-6水平升高可能是糖尿病血瘀证的病理生理之一.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的持续性和免疫应答失衡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多种炎症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而白介素(IL)-12家族作为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其家族成员包括IL-12、IL-23、IL-27、IL-35、IL-39和IL-Y,在冠心病的疾病过程中产生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现主要阐述IL-12家族各细胞因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现状,可能为冠心病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3.
AIM: To determine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probiotic Bifidobacteria in Bifidobacteria-fermented milk (BFM) which is effective against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UC) and exacerbations of UC, and to explore the immunoregulatory mechanisms.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NC) from UC patients or HT-29 cells were co-cultured with heat-killed probiotic bacteria or culture supernatant of Bifidobacterium breve strain Yakult (BbrY) or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strain Yakult (BbiY)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IL-10 or IL-8 secreted. RESULTS: Both strains of probiotic Bifidobacteria contained in the BFM induced IL-10 production in PBMNC from UC patients, though BbrY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BbiY. Conditioned medium (CM) and DNA of both strains inhibited IL-8 secretion in HT-29 cells stimulated with TNF-α, whereas no such effect was observed with heat- killed bacteria.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M derived from BbiY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CM derived from BbrY. DNAs of the two strains had a comparable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he secretion of IL-8. CM of BbiY induced a repression of IL-8 gene expression with a higher expression of IκB-ζ mRNA 4 h after culture of HT-29 cells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absence of CM.CONCLUSION: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strains in BFM enhance IL-10 production in PBMNC and inhibit IL-8 secretion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suggesting that BFM ha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gainst ulcerative colitis.  相似文献   
994.
老年人肺结核发病与IL-12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 IL - 12与老年人肺结核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8例新登记涂阳老年肺结核病人 ,34例青壮年肺结核及 2 7例健康老人及 5 0例健康青壮年的血浆 IL - 12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组及青壮肺结核组的血浆内 IL - 12水平较正常组降低 ,老年肺结核组降低更为明显 (P<0 .0 5 )。结论 监测老年肺结核病人体内 IL - 12水平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糖尿病足溃疡渗出液中的IL-1β显著高于急性伤口,50μg/L IL-1β显著增加足溃疡渗出液中成纤维细胞MMP-2、MMP-9的活性及其蛋白表达,100mg/L黄芪多糖可降低MMP-2、MMP-9活性及其蛋白的表达,也可降低50μg/L IL-1β所致的MMP-2、MMP-9高活性及其蛋白高表达。  相似文献   
996.
重组人白介素-11对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恢复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uIL-11)防治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自身对照方法,对21例血液肿瘤第1周期(对照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观察期)化疗后加用rHuIL-11,观察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期血小板最低值高于对照期[(49.2±20.8)×109/L(24.5±15.8)×109/L,P<0.01],血小板<15×109/L持续天数少于对照期[(0.54±1.45)d(2.46±2.54)d,P<0.01],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少于对照期[(2.08±2.66)d(6.38±3.43)d,P<0.01],5例有轻度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及头晕、骨骼及关节疼痛、乏力、发热、谷丙转氨酶升高.结论rHuIL-11防治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10,100 n M)的ET-1处理牙周膜细胞12,24,48h后提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物,采用ELISA及实时定量PCR检测ET-1作用下牙周膜细胞TNF-α和IL-1β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ET-1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促进牙周膜细胞TNF-α和IL-1βm RNA表达及蛋白分泌。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抑制了该促进效应。结论:内皮素-1可以诱导牙周膜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抑制了该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mptom,ACS)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ACS组ACS病人6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病人40例,对照组为40名健康人,检测血清IL-6、hs-CRP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CS组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又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P<0.05);S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42,P<0.01).结论 ACS病人血清IL-6和hs-CRP升高,其水平变化反映AC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以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阻断内毒素诱导的库普弗细胞(KCs)激活效应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两对表达IRAK-4-shRNA的阳性载体质粒(pSfIRAK-4-A,pSfIRAK-4-B)及一对阴性载体质粒(pSⅡRAK-4-C)。分离培养小鼠KCs,分为正常对照组,RNA干扰(RNAi)对照组(转染pSⅡRAK-4-C)与RNAi抑制组(转染pSⅡRAK-4-A,pSⅡRAK-4-B)。质粒转染后24h,加入0.1μg/ml脂多糖(LPS)。6h后,蛋白免疫印迹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IRAK-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0、1、3、6、12h后KCs的核因子-κB(NFKB)活性及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 RNAi抑制组IRAK-4表达水平,以及LPS刺激后NFKB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RNAi对照组,t值分别为22.50,4.18及958.49,P〈0.01;尤其是pSⅡRAK-4-A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pSⅡRAK-4-B,t值分别为12.60,3.36及256.39,P〈0.01。结论 以IRAK-4为靶点的shRNA能有效的阻断内毒素诱导的KCs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IL-10对脊髓损伤(SCI)后NF-κB表达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制作大鼠SCI模型,伤后半小时分别给予IL-10(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常规方法提取脊髓组织核蛋白完成核蛋白定量,Trans AMTM NF-κB P65试剂盒检测NF-κB P65表达.结果 两组脊髓组织中均有NF-κB P65表达,两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0.01);两组单核/巨噬细胞数目和密度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IL-10对脊髓损伤后炎症介质核因子NF-κB表达和局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有抑制作用,两种机制共同作用有效抑制了SCI早期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