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12篇
  免费   4603篇
  国内免费   3873篇
耳鼻咽喉   300篇
儿科学   1043篇
妇产科学   304篇
基础医学   4358篇
口腔科学   809篇
临床医学   8349篇
内科学   3761篇
皮肤病学   306篇
神经病学   6388篇
特种医学   20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2791篇
综合类   20194篇
预防医学   7165篇
眼科学   483篇
药学   8145篇
  116篇
中国医学   7464篇
肿瘤学   1048篇
  2024年   742篇
  2023年   2714篇
  2022年   1971篇
  2021年   2133篇
  2020年   1894篇
  2019年   1859篇
  2018年   1046篇
  2017年   1517篇
  2016年   1821篇
  2015年   2002篇
  2014年   2954篇
  2013年   2936篇
  2012年   4058篇
  2011年   4386篇
  2010年   3911篇
  2009年   3727篇
  2008年   4717篇
  2007年   3890篇
  2006年   3542篇
  2005年   3732篇
  2004年   3006篇
  2003年   2600篇
  2002年   2017篇
  2001年   1849篇
  2000年   1484篇
  1999年   1318篇
  1998年   1184篇
  1997年   1089篇
  1996年   1049篇
  1995年   766篇
  1994年   791篇
  1993年   550篇
  1992年   472篇
  1991年   403篇
  1990年   316篇
  1989年   311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氯硝西泮与安定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报道癫痫持续状态约占癫痫患者的2 .0 %~ 6.0 % ,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将它分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失神发作持续状态、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已往多选取安定治疗 ,但由于安定的药效维持时间短 ,致惊厥控制不尽满意。近年来氯硝西泮已广泛用于临床 ,它对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尚未尽知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入组标准本文收集了 1992年 4月至 1997年 10月期间到我院诊疗的各类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64例 (诊断标准 :发作 3 0 min以上或两次发作期间意识未恢复者 )。按服药时间机遇顺序…  相似文献   
93.
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或轻药物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3组,于末次给予试药1.5h后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加入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或胶原,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2)采用化学刺激(FeCl3)诱导血栓闭塞法制备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4组,给药方法同实验(1),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后分离血浆,测定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3)加入ADP孵育激活性,离心得到血小板沉淀块,透射电镜下观察血小板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或模型组相比,大蒜素大剂量组(10mg/kg)、小剂量组(5mg/kg)均可显著抑制药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且大剂量组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0.05);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浆TXB2的含量,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大剂量组还显著升高血浆中6-keto-PGF1α水平(P<0.05,P<0.01);可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活化时大量释放的活性肽TXA2、促进恢复TXA2/PGI2平衡,抑制血小板激活释放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对脑梗塞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4.
持续静脉滴注安定治疗频繁发作的小儿癫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滴注安定法治疗频繁发作小儿癫痫的疗效.方法对28例频繁发作癫痫的患儿,采用安定持续静脉滴注,按发作情况调整滴注速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发作频率;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安定浓度.结果持续静脉滴注安定治疗后每日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血安定浓度的安全有效范围为574.50±291.57μg/ml.安定静脉滴注速度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γ=0.941,P<0.01).结论持续静脉滴注安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小儿频繁发作癫痫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在建立先天性髋脱位(CDH)的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骨刀模型,模拟截骨。方法:利用螺旋体积CT获得患儿髋关节扫描数据,用B+树组织按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骨刀模型的重建。通过对B+树的不完全遍历和回溯,定位表面模型间的交点并分割髋关节模型。结果:重建的骨刀模型与CDH三维模型之间,可进行实时交互。初步实现了对骨性三维交互模型任意位置的平面切割、球面切割、拾取和拼合。结论:此建模、切割方法可行有效,可用于计算机模拟骨性手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
癫痫是脑膜瘤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其临床表现多样 ,发病机制不明 ,文献报道脑膜瘤术后癫痫发生率约为9%~ 30 %。我院于 1990年 3月~ 2 0 0 0年 1月共收治 16 0例确诊为脑膜瘤并手术的患者 ,术前合并癫痫发作 10例 ,手术后共有 30例患者合并癫痫 ,分析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5~ 5 8岁 ,平均43 8岁 ,病程 0 5~ 8 0天 ,平均 2 5天 ,10例患者术前已合并癫痫 ,术后 30例癫痫患者中术前有癫痫者 6例 ,无癫痫发作者 2 4例。1 2 临床表现 :脑膜瘤为良性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97.
笔者自1986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肝俞穴埋线与口服愈痫胶囊、小剂量抗痫西药联合使用治疗各类型癫痫120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辨病辨证,结合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用中药抗痫1号、抗痫2号,临床观察治疗了100例癫痫患者,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我们对本病治疗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我们接收治疗病程均在1年以上的癲痫患者,其中男62人,女38人。1~10岁57例,10~20岁24例,20~50岁19例。继发性癲痫47例,原发性癲痫53例。其中继发者和情志有关者20例,外伤12例,感染中毒8例,包囊虫1例,脑炎6例。辨证分型1.气血失调胆火型:(共48例)主证:突然昏倒,意识丧失,双目直视,全身肌肉呈强直收缩,口吐白沫,作六畜之声。平时多怒心烦,口苦咽干,胁不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腻,脉弦。  相似文献   
99.
增加向肝血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解决门脉高压症向肝血流减少、肝代谢功能下降及侧支循环压力过高、静脉曲张等问题 ,应用搏动性门脉血泵 ,对丝线栓塞性门脉高压模型犬进行门脉外动力泵血的研究。观察入肝血量、肝代谢变化及侧支压力等一系列指标。方法 :对杂种犬进行门脉左右支丝线栓塞术制备门脉高压动物模型 ;应用高弹力硅胶球囊连接单流向硅胶瓣 T形管 ,制作搏动性门脉血泵 ;应用强磁场磁极片及低频振荡交流线圈体外提供动力。将血泵 T形管安置于门脉主干前壁侧支平面以上 ,测定血泵工作前后的入肝血流量、侧支静脉压力及吲哚氰绿排泄的变化。结果 :模型犬血泵平面以上的门脉压力在泵工作后由 3 0 .3± 4.2cm H2 O升至 49.0± 7.1 cm H2 O;入肝血流量由 2 70± 2 8ml/min升至 3 96± 2 5ml/min;血泵平面以下门脉压由 3 1 .4± 3 .1 cm H2 O降至 1 8.0± 4.3 cm H2 O;脾静脉压由 3 6.2± 4.0 cm H2 O降至 2 0 .5± 3 .4cm H2 O;胃底静脉压由 3 5.3± 3 .3 cm H2 O降至 1 9.3± 4.7cm H2 O;吲哚氰绿排泄率由 0 .0 92± 0 .0 0 9升至 0 .1 51± 0 .0 1 3 ;1 5min滞留率由 1 9.0 3± 8.50降至 9.0 4± 2 .50。结论 :搏动性门脉血泵对增加门脉入肝血流 ,改善肝代谢功能状态及降低侧支压力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方法 根据Yu Weiming介绍的方法经以简化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阐明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前术后处理等因素对肝移植大鼠的成活率的影响。结果 在30例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中,供肝热缺血时间为1-2min,安装袖套时间约为4min,肝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12min,供肝冷缺血时间为30min,1wk存活率为80%(n=30)。结论 成功复制大鼠辅助性肝移植模型。同时,大鼠的质量,术前状态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及管理是决定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