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9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80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386篇
预防医学   7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6篇
  4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评价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剖宫产率的效果。 方法 在衡阳某医院产前检查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孕检孕妇192名,随机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及产前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再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调查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选择意愿及实际分娩方式。 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户籍来源、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医保及分娩方式意愿等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分娩方式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干预前后分娩方式意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干预后产妇自然分娩意愿增多,剖宫产意愿减少,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04)。孕期干预能降低产妇因害怕产痛和缺乏相关分娩知识而要求剖宫产的意愿(P<0.05),但两组选时生产的剖宫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孕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意愿,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2.
谢玲  任重鸿  苏吉梅 《安徽医药》2015,19(10):1937-1940
目的:分析儿童口腔科患儿的就诊原因以及家长对疾病的态度,从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方法2012年1—12月到合肥市口腔医院儿童科初次就诊的2~8岁患儿进行调查分析,对就诊原因及不愿接受治疗的患儿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牙痛是主要就诊原因,占45.02%。有32.17%的家长不愿接受治疗,主要原因包括害怕治疗疼痛(36.38%),认为乳牙不需要治疗(35.45%),治疗价格高、治疗时间长没有时间来就诊(26.29%)。从疾病分类来看占不愿接受治疗第一位的是没有临床症状的龋病,占51.4%。对是否愿意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文化水平高、经济条件好以及患儿有疼痛症状,是患儿就诊率高的影响因素。临床上主要分为龋病,牙髓炎和根尖炎,反,外伤等疾病。结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以及对儿童口腔疾病的危害缺乏认识是导致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加强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以促进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了解浙江省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现状,分析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浙江省儿科医生414名,采取问卷调查法,运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短式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浙江省儿科医生本科学历居多,大多来自三级医院;总体满意度与职称、收入成正相关,与专业背景、离职意愿负相关(P<0.05);外在满意度与学历、专业背景、离职意愿负相关(P<0.05);内在满意度与年龄、职称、儿科工作年限、收入、医院等级正相关,与离职意愿负相关(P<0.05);离职意愿与年龄、职称、儿科工作年限、收入、各满意度负相关(P<0.05).结论 提高儿科医生满意度要重点提高其外在满意度,即工作环境、职位的晋升、收入等;提高收入可以明显降低儿科医生离职意愿;专业背景是满意度和离职意愿共同的影响因素,儿科专业背景的儿科医生具有更好的从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调查新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及离职意愿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培养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496名新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新护士职业价值观各条目的总均分为(3.579±0.681)分;不同学历的新护士,其职业价值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护士离职意愿量表总平均分为(2.68±0.69)分;不同任职方式、学历、科室的新护士,其离职意愿总平均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新护士的职业价值观较为积极,但离职意愿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大对新护士的重视,协助其完成职业过渡。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农村育龄妇女对避孕知识知晓率和避孕意愿情况。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本市郊区5个自然村的6 700多育龄妇女中,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 2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人群避孕知识知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望进一步提供避孕知识的有785人(65.42%),优生优育知识220人(18.33%),节育相关知识151人(12.58%),两性相关知识43人(3.58%)。结论农村育龄妇女紧急避孕药知识知晓率和避孕需求人数的比率相对较低。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避孕常识和紧急避孕措施等知识对有效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保护妇女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并对影响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我校209名本、专科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科生和专科生去基层医院就业意愿无显著性差异;本科生和专科生不愿意到基层医院就业原因无显著性差异;本科生和专科生对国家政策了解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不断完善、改进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宣传基层就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57.
目的调查不同支付模式下第二类疫苗接种意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相关领域专家,使用头脑风暴法筛选可行的第二类疫苗支付模式;分层随机抽样15岁以上人群,采用入户面对面调查。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1为标准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共调查360人,有效问卷358份,男女比为1∶1.40,平均年龄(44.92±12.52)岁;农村居民占59.50%;调查对象过去1年中自费疫苗接种率仅8.66%,未接种的原因以"价格太高"的比例最高,达30.73%;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城乡差别和收入水平是接种的影响因素;定性研究提出全额财政统一支付、商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混合保险、全额个人支付等五种支付模式,其中在财政统一支付的情况下,接种意愿最高,达61.73%,商业保险16.76%,社会医疗保险14.53%,混合保险5.31%,最低的是个人支付模式,仅占1.68%。结论财政统一支付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意愿。  相似文献   
58.
目的尝试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吸烟男性影响戒烟行为的因素理论模型,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吸烟男性戒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名15岁~69岁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吸烟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吸烟男性影响戒烟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验证,确定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干预策略。结果本次调查中,有戒烟意愿的吸烟男性占23.5%;曾经尝试戒烟的占12.0%。本次调查问卷中涉及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知觉行为控制等因素均为相关危险因素,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中计划行为理论在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中得以初步建立和验证。本次研究提示:对于吸烟男性戒烟的干预应该从简单的知信行转变为从行为信念、规范信念、知觉行为控制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中学生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从医意愿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2020年3月8日-15日对全国8078名12~18岁的中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从医意愿及原因调查,患者健康问卷(PHQ-9)用于抑郁症状的筛查,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用于焦虑症状的筛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用于评估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结果:新冠疫情期间中学生有从医意愿者比率为55.1%,前3位原因分别为职业价值高、对医学感兴趣、职业受人尊重,其中29.8%的中学生在疫情爆发后由无从医意愿转为有从医意愿。无从医意愿前3位原因分别为对医学不感兴趣、工作压力大、工作忙而休息时间少。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31,P<0.001)、居住在城市(OR=1.14,P<0.05)、高(OR=2.70,P<0.001)或中(OR=1.48,P<0.001)社会支持水平与中学生较高的从医意愿关联;高中(OR=0.60,P<0.001)、抑郁症状(OR=0.74,P<0.001)与中学生较低的从医意愿关联。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中学生有从医意愿的占比超过半数,女性、居住在城市、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中学生从医意愿较高,高中生、伴有抑郁症状的中学生从医意愿较低。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湖南省眼科护士对眼科开业护士(ONP)的认知及意愿现状,为ONP在我国的角色发展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5月1—30日选取湖南省眼科在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ONP认知及意愿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ONP相关认知和意愿维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92份,回收有效问卷570份,有效回收率为96.28%。结果570名护士中,仅有13.33%(76/570)的护士了解或非常了解ONP。ONP准入标准中,62.98%(359/570)的护士选择本科为基础学历,40.70%(232/570)选择主管护师为基础职称,58.07%(331/570)选择3~5年全科护理经验、60.00%(342/570)选择5~10年眼科临床护理经验为最低工作年限要求。排序前5名的ONP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分别为独立实践能力[81.23%(463/570)]、临床质控能力[80.53%(459/570)]、临床研究能力[78.77%(449/570)]、科学素养[75.96%(433/570)]和信息技术素养与应用能力[72.81%(415/570)]。方便患者就医,提高患者满意度是眼科护士对ONP的主要预期价值[88.07%(502/570)]。护士对成为ONP的主要担忧是患者的理解和接受度不高[74.21%(423/570)],其次为执业未受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保护和支撑[67.19%(383/570)]、医生对开业护士认识不足,认为会“抢饭碗”[62.63%(357/570)]。29.12%(166/570)和61.58%(351/570)的护士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ONP。结论我国尚处于ONP的探讨阶段,湖南省眼科护士对ONP的了解程度较低,但肯定了ONP的价值,且发展意愿强烈,可积极探索ONP参与卫生保健服务,以促进眼科护理发展,提升民众眼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