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21篇
  免费   6984篇
  国内免费   3260篇
耳鼻咽喉   1305篇
儿科学   1111篇
妇产科学   851篇
基础医学   6158篇
口腔科学   766篇
临床医学   19593篇
内科学   11109篇
皮肤病学   610篇
神经病学   2468篇
特种医学   35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2篇
外科学   7315篇
综合类   37255篇
预防医学   13293篇
眼科学   1790篇
药学   14728篇
  230篇
中国医学   8158篇
肿瘤学   4925篇
  2024年   1159篇
  2023年   4148篇
  2022年   3610篇
  2021年   4298篇
  2020年   3890篇
  2019年   3919篇
  2018年   1984篇
  2017年   3415篇
  2016年   3720篇
  2015年   4163篇
  2014年   6760篇
  2013年   6601篇
  2012年   8338篇
  2011年   8352篇
  2010年   7342篇
  2009年   6623篇
  2008年   9367篇
  2007年   7199篇
  2006年   5886篇
  2005年   6200篇
  2004年   4580篇
  2003年   4250篇
  2002年   3608篇
  2001年   3017篇
  2000年   2249篇
  1999年   1834篇
  1998年   1620篇
  1997年   1324篇
  1996年   1273篇
  1995年   1079篇
  1994年   819篇
  1993年   589篇
  1992年   474篇
  1991年   412篇
  1990年   358篇
  1989年   448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目的:探究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成分组,即试验组39例和参照组33例。试验组患者选择腔镜治疗,参照组患者选择传统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的出现。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腔镜的切除手术治疗,能够减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创伤面积,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明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探讨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而采取护理措施,预防是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度颅脑外伤住院患者90例,全部患者均构建人工气道,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湿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 h后气道内平均温度、湿化满意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1 h后气道内平均温度(26.2±1.3℃)和湿化满意度(93.3%)均比较高,同时多重耐药菌感染率(4.4%)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2%)少,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湿化满意度,有利于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改善,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对妇女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关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仍在研究中。近年研究发现一种多功能核蛋白,即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Daxx),其与细胞内蛋白或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转录调控、抗病毒等细胞活动,在不同途径中发挥不同的生理或病理作用。通过对Daxx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综述Daxx的一般特性和研究现况及其在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分析相关炎症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HB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患者行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纤维化组(18例)、轻中度纤维化组(32例)、重度纤维化组(20例)和肝硬化组(32例),对其系统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SII水平高于轻中度纤维化组、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无纤维化组患者SII水平高于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SII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相关炎症指标缺乏相关性。SII在预测肝纤维化和预测重度肝纤维化、肝硬化中的AUC具有统计学意义(AUC=0.675、0.643,P<0.05)。结论相对于NLR、PLR、MLR等常规相关炎症指标,SII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且诊断价值不高,临床上须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服务的护理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9月选取62例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中医组(31例)与常规组(31例),中医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服务,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并分析2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中医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 68%,低于常规组(35. 48%);中医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中医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甲状腺切除术围术期采用中医护理服务的效果明显,可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腔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于博爱县人民医院接受腔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64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每组3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全面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应激反应(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术后30 min全面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前下降,全面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腔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缓解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经口腔前庭入路在甲状腺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二病区行甲状腺全切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组(前庭组)和行常规开放手术组(常规组),每组各58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指标、术后(24 h、1个月、3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钙血症发生情况、美容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前庭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均降低,血磷均升高(均P<0.05);2组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同组术后24 h(均P<0.05),但2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同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庭组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而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经口腔前庭入路在保护甲状旁腺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上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当,但经口腔前庭入路手术更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提高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格雷夫斯甲亢治疗前后的变化及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低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253份血清TMAb、TGAb、TPOAb三种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其中原发性甲低11例为对照组,原发性甲亢组101例,经131I治疗一个疗程后有效76例、无效15例、甲低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20例,经131I治疗后全部甲低20例。对比分析131I治疗前后6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结果 TMAb、TGAb、TPOAb三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甲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7%、81.8%、90.9%,三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甲亢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4%、67.3%、71.3%,原发性甲亢与原发性甲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自身抗体在甲亢131I治疗后甲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70.0%、70.0%,与原发性甲低组或甲亢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自身抗体在甲癌131I治疗后甲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0%,与原发甲癌治疗前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原发性甲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雷夫斯甲亢患者治疗后甲低三种自身抗体阳性率较高,与治疗前三种自身抗体阳性有关。甲癌患者治疗后甲低三种自身抗体阳性率较低,亦与治疗前三种自身抗体阳性有关。三种自身抗体是否阳性与131I治疗后甲低无必然联系,只与治疗前三种自身抗体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