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9篇
  免费   2069篇
  国内免费   1823篇
耳鼻咽喉   188篇
儿科学   194篇
妇产科学   268篇
基础医学   2202篇
口腔科学   301篇
临床医学   2253篇
内科学   2738篇
皮肤病学   372篇
神经病学   440篇
特种医学   5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2099篇
综合类   6375篇
预防医学   862篇
眼科学   254篇
药学   1644篇
  36篇
中国医学   608篇
肿瘤学   2515篇
  2024年   335篇
  2023年   1084篇
  2022年   985篇
  2021年   1187篇
  2020年   1009篇
  2019年   1018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752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1055篇
  2013年   1070篇
  2012年   1318篇
  2011年   1504篇
  2010年   1415篇
  2009年   1409篇
  2008年   1327篇
  2007年   1141篇
  2006年   1044篇
  2005年   998篇
  2004年   761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痔上粘膜环切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布明 《江西医药》2006,41(7):473-474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㈣治疗环状重度内痔的疗效。方法用PPH治疗环状重度内痔患者23例。结果23例手术时间(含消毒铺巾)为30~60min,4例因荷包缝扎过低而导致疼痛需使用镇痛剂外,其余均无明显痛感。术后脱垂痔核立即消失的18例,92%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痔核可以完全消失。术后仅1例有明显便血症状,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无术后感染、出血、狭窄、瘘管形成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此手术的总体满意率达92%。结论PPH治疗环状重度内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2.
皮瓣搭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毓 《山东医药》2006,46(18):96-96
目前国内常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痔,痔核不能一次性切除,常造成肛缘水肿。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内扎外切皮瓣搭桥术治疗环状痔20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保留齿线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保留齿线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2例环状混合痔病人连续进入观察.随机分为两组:保留齿线悬吊术组(即治疗组36例)和外剥内扎法组(即对照组36例).根据治愈率、治愈时间及安全性方面的结果作评价.结果:保留齿线悬吊术组治愈率(88.89%)与对照组(83.3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治愈时间(18.42±4.67) d VS(22.11±6.01) 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测定肛管直肠压力,显示两组手术均较安全.结论:保留齿线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与外剥内扎术相比,明显缩短术后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对小鼠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经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 mRNA和CD86 mRNA序列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供者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DC转染CD80siRNA、CD86siRNA前后CD80 mRNA和CD86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7d,经静脉给受者输注经siRNA干扰后的DC(干扰DC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CsA 5mg/d)、同系移植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进行病理分级,并测定移植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iRNA转染DC后,其CD80 mRNA及CD86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D80、CD86的阳性率分别由84%和67%下降至35%和30%。与同种异体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比较,干扰D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显著降低(P〈0.01),移植心脏组织中IL-2 mRNA和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利用RNAi敲减供者骨髓来源的DC表面B7分子的表达,以阻断BT/CD28共刺激通路,具有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并使T辅助细胞分化向Tn2型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75.
RNA干扰及其在胶质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降解特异性靶基因转录出的mRNA。从而抑制靶蛋白表达的现象。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现RNAi这一现象以来,RNAi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基因功能、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治疗等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发现了许多与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经过大量临床前期试验表明,针对特异性靶基因的小干扰RNA(short/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治疗胶质瘤是行之有效的。为基因治疗胶质瘤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6.
刘文玉 《中原医刊》2004,31(24):46-46
患儿,女,40d,因频繁哺乳后呕吐入院。患儿出生后阿普加评分正常,有胎便排出,后家属发现其哺乳后不久即呕吐,呕吐物为奶汁及黄色胆汁样物质,在当地治疗无改善,遂来我院。查体:T36.2℃,P110次/min,R40次/min,体重4.5kg,发育正常、营养差,极度消瘦,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腹胀。末触及包块,肠鸣音可。腹平片示胃泡明显、并有双气泡征.  相似文献   
77.
目的我们前期的实验结果显示A20 mRNA和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细胞系(U251、U87、BT325)中高表达,本研究拟构建A20RNAi载体,并检测其对U251细胞A20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三种针对人A20基因的真核干涉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将其分别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以RT-PCR、蛋白印迹法检测各干涉载体对U251细胞中A20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三种针对A20基因的RNAi载体,经RT-PCR、蛋白印迹检测筛选出对A20基因干涉效果最佳的载体,命名为pSilencer3.1-A20R1。结论成功构建A20基因干涉载体,为进一步探讨A20与脑胶质瘤恶性增殖、血管形成以及抗凋亡的关系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8.
RNA干扰(RNAi)是正常生物体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dsRNA),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利用RNAi技术干涉VEGF表达,达到抑制肿瘤发展和转移的研究已较为广泛。膀胱癌生长、转移不仅有VEGF表达增多,同时发现VEGFR表达亦增高,成为RNAi的新靶点。现主要综述以VEGF/VEGFR为靶点的RNAi技术在膀胱癌治疗研究中的优势、发展前景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79.
反义AKT2 RNA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体内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反义AKT2RNA对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抑制效用。方法 将逆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的反义AKT2构建体转染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应用蛋白印记确定基因转染前后AKT2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与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的增殖活性。进一步应用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脂质体介导pLXSN、pLXSN-AS-AKT2基因治疗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在28d的观察期内定期测量皮下肿瘤体积,对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AKT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比较。结果 脂质体介导pLXSN-AS-AKT2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AKT2表达。与对照组和pLXSN转染组比较,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AK—AKT2转染组进入S期的细胞数减少了8.5%~8.9%,而进入G0+G1期细胞则增加了7.9%~8.6%。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显示对照组和pLXSN转染组细胞呈正常形态贴壁生长,而AS~AKT2转染组细胞不能贴壁生长,呈团块状簇集生长。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显示pLXSN-AS-AKT2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生长,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AS-AKT2转染组AKT2表达下降而GFAP表达上调。结论 体内外实验证明反义AKT2方法在抗胶质瘤增殖方面作用重要,AKT2可作为基因治疗胶质瘤的优选靶标。  相似文献   
80.
Monteggia骨折,约占前臂骨折的17%,尤以青少年多发。症状轻的青少年Monteggia骨折早期不易发现,漏诊率高,当临床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尺骨短缩畸形时,骨折往往进入陈旧期,需手术治疗。本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1998年7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21例,取得相应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5~14岁,平均8.7岁;病史1月~2年6月。损伤原因全系跌伤或车祸。根据Bado分型法,本组Ⅰ型3例,Ⅱ型3例,Ⅲ型14例,Ⅳ型1例。1.2治疗方法:本组均属陈旧性骨折,21例患者全接受切复治疗,术中见尺骨成角畸形者,给予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