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828篇
  免费   25455篇
  国内免费   16331篇
耳鼻咽喉   1957篇
儿科学   3570篇
妇产科学   2977篇
基础医学   14425篇
口腔科学   3332篇
临床医学   62129篇
内科学   30795篇
皮肤病学   3727篇
神经病学   8257篇
特种医学   89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1篇
外科学   17229篇
综合类   131395篇
预防医学   25109篇
眼科学   3605篇
药学   60806篇
  510篇
中国医学   205018篇
肿瘤学   17176篇
  2024年   3501篇
  2023年   11703篇
  2022年   9433篇
  2021年   12173篇
  2020年   10600篇
  2019年   11999篇
  2018年   5899篇
  2017年   11639篇
  2016年   12316篇
  2015年   13307篇
  2014年   21802篇
  2013年   20845篇
  2012年   27916篇
  2011年   30910篇
  2010年   30273篇
  2009年   29213篇
  2008年   29419篇
  2007年   27069篇
  2006年   26224篇
  2005年   27300篇
  2004年   26935篇
  2003年   23491篇
  2002年   18269篇
  2001年   21541篇
  2000年   22218篇
  1999年   18981篇
  1998年   18935篇
  1997年   17955篇
  1996年   15798篇
  1995年   14400篇
  1994年   9134篇
  1993年   5601篇
  1992年   4671篇
  1991年   3957篇
  1990年   2001篇
  1989年   1913篇
  1988年   924篇
  1987年   552篇
  1986年   316篇
  1985年   195篇
  1984年   105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HSPN组59例,过敏性紫癜组55例,并选取HSPN患儿处于急性期35例,恢复期41例及68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sVCAM-1、VEGF水平。结果:儿童紫癜性肾炎组血清sVCAM-1、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01)。肾炎组血清sVCAM-1水平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明显升高(P<0.01),肾炎组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血清VEGF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儿童HSPN急性组血清sVCAM-1、VEGF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01)。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V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SPN急性期血清sVCAM-1水平与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sVCAM-1、VEGF参与了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且反映其病情进展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阐述其抗UC的免疫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肠愈宁低剂量组、美沙拉嗪对照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灌肠法诱导UC大鼠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并进行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IL-1β、TNF-α、IL-4的变化。结果:注入5% TNBS 50 mg/kg+50%乙醇0.25 mL连续1周可成功导致大鼠患上溃疡性结肠炎(UC),肠愈宁颗粒可对抗5% TNBS 50 mg/kg+50%乙醇所致的大鼠UC,与模型组比较,加入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的DAI、CMDI和TDI评分均降低,IL-1β、TNF-α表达下调,IL-4表达上调。结论:肠愈宁颗粒抵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上调促炎因子IL-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强度TEAS组、中强度TEAS组、高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每组17例。4组术后在镇痛泵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强度的TEAS或电针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4组术后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血清IgG的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48 h低强度TEAS组和高强度TEAS组的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的水平均低于电针组(P<0.05);中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CD8﹢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血清Ig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强度TEAS能够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穴围刺组、运动组、围刺+运动组,每组15只。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干预,干预14天后进行行为学评估;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比;RT-PCR法检测β-catenin mRNA、GSK-3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VEGF水平。结果:14天后围刺+运动组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比优于模型组、头穴围刺组和运动组(P<0.01)。围刺+运动组与其它各组相比可明显上调β-catenin蛋白表达、下调GSK-3β水平、增加VEGF表达(P<0.01)。结论:头穴围刺结合运动疗法可促进脑梗死大鼠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管氏培元九宫"针法治疗功能性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阳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管氏培元九宫"穴,按"洛书九宫数"施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玄驹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管氏培元九宫"针法对功能性阳痿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主要由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分泌,是新近发现的重要的钙磷代谢调节因子,在慢性肾脏病(CKD),尤其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就FGF-23与ESRD性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
98.
许玉华 《新中医》2020,52(1):66-7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4例,2组均予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2组均随访至12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炎症相关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水平,随访评定患者治疗12周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3周,2组hs-CRP、TNF-α、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入院时(P<0.01);研究组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1),而VEGF水平较入院时升高(P<0.01)。研究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一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一时间点(P<0.01),而2组治疗后一时间点的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一时间点水平(P<0.01)。治疗6周和12周,研究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炎症反应程度、血管内皮细胞和脑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大脑神经细胞修复,提高患者卒中后的生活能力,防止卒中后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1b对EB病毒感染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降低,CD4^+、CD4^+/CD8^+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效果明显,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调节免疫指标,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