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5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4篇
外科学   293篇
综合类   509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22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1.
7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3):2133-2137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继发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继发非特异性化脓性脊柱骨髓炎患者共5例,所有患者伤后均行非手术治疗,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52~76岁,平均(64.83±3.67)岁。5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清创融合固定,并应用敏感抗菌药物。采用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ASIA神经功能分级、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硬膜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25~165 min,平均(145.37±14.83) min,出血量150~350 ml,平均(179.11±52.24) ml。2例患者术后第2 d出现伤口区剧痛,反复高热,最高达39.5℃,伴低蛋白血症,其中1例细菌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按照药敏结果继续行抗菌、补充蛋白等支持对症治疗,所有患者1周后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下降,伤口一期愈合。VAS评分由术前(9.13±0.88)分减小至术后1周(2.52±1.21)分,进一步减少至末次随访时(1.60±1.19)分(P0.05)。术前3例ASIA评分D级的患者术后均完全恢复。Cobb角由术前(29.26±6.59)°显著减少至术后1周(10.26±2.03)°,末次随访时(11.43±4.67)°(P0.05)。依Eck融合分级标准,术后12个月融合率达到100%,感染无复发。[结论]胸腰椎骨折后继发骨折部位化脓性脊柱骨髓炎早期诊断困难,椎体破坏较重并伴不同程度后凸畸形。一期经后路手术+规范抗菌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自拟便携式早期清创冲洗器的效果。方法动物实验验证程序包括:30只兔分5组(n=6),组Ⅰ~Ⅴ;人工造模后,组Ⅰ为对照组,不处理;组Ⅱ滴加菌悬液,在0.5 h后用该冲洗器冲洗;组Ⅲ,在6 h后冲洗;组Ⅳ在24 h后冲洗;组Ⅴ在48 h冲洗。最后对上述各组行体温、体重、血常规、细菌学及组织学等的检测记录。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清创冲洗的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物造模创面致病菌的清除效率随清创时间延迟而下降;野外条件下便携式早期清创冲洗器冲洗创面清除污染细菌效率高、战场勤务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扩大清创术与局部清创术对有毒液体浸泡的GustiloⅠ型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感染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1例有毒液体浸泡的GustiloⅠ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的感染情况。患者均急诊行清创术,根据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扩大清创组,128例)和对照组(局部清创组,303例)。比较两组间的感染率、感染严重程度、细菌培养结果以及观察组内3种不同引流方式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13/128(10. 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5/303 (51. 2%)(P 0. 01);观察组中封闭负压引流的感染率为1/66(1. 5%),显著低于单纯负压引流的7/24(29. 2%)和持续冲洗引流的5/38(13. 2%)(P 0. 01)。感染严重程度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两组的致病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有毒液体浸泡的GustiloⅠ型胫腓骨开放骨折感染率很高,需引起高度关注,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扩大清创辅助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是控制该类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5.
《青岛医药卫生》2014,(1):79-80
一、病情简介 患者男,36岁,2010年4月22日凌晨摔伤后,感觉头痛、头晕,左肩和前胸疼痛,于某二甲医院急诊科就诊,当时医生查体显示:神清语利,前额部肿胀,见0.5cm长伤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右侧胸前处压痛,左侧肩峰处压痛,左肩关节活动可。给予处理:左肩拍片;脑部CT检查,均未见异常。初步诊断:1.多处软组织挫裂伤;2.脑外伤反应。进一步处理意见:建议急诊室留观,病人未同意(有病人本人的拒留观签字)。给予破伤风抗毒素1500U注射,伤口清创包扎,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治伤胶囊等治疗。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对领面部外伤特点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分析375例颔面部外伤病因、好发人群、伤情特点、及处理措施。结果交通事故185例,占49.3%,男女比例为5:1,发病年龄高峰为2040岁,合并骨折225例,占60%,其中下颌骨骨折201例,占54%。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后,一期有370例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治愈率达96%;死亡3例,占0.8%。结论患者就诊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严格检查,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相应的治疗,颌面部外伤诊疗中首先要争取时间,早期手术,同时要兼顾功能与外形,尽量避免各种并发症,促进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的改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体表创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采取相同的清创缝合治疗手段,实验组在清创缝合的同时,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肾上腺激素含量,并分析讨论;术后24h对患者进行总体效果的评定。综合以上信息,分析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是否有改善效果和具体原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状态良好,但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肾上腺激素含量时,对照组数据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数据逐渐朝向正常生理指标(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在术后24h内进行患者的总体效果评定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具有优势(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将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在急诊清创缝合术中,临床上有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的优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口腔前庭沟撕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010年我科收治的53例口腔前庭沟撕裂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清创缝合、加压包扎及抗菌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没有明显化脓性感染的伤口,在彻底清创处理后仍可做初期缝合.  相似文献   
79.
陈佳春 《当代护士》2018,(7):109-1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急诊行清创缝合术患者4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给予两组在术前、后进行焦虑程度的评定,并观察比较两组评定结果。观察两组术中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给予心理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术中的心率、血压变化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确保术中心率、血压平稳,利于手术进行。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植入后感染不同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其应用,评价起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0年所有植入起搏器相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预后?结果:共14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单纯起搏器囊袋感染?5例选择单纯局部清创换药及静脉用抗生素,平均清创次数4.6次,均反复再发囊袋感染,最后重新选择移除脉冲发生器?剪断电极后对侧植入?6例直接脉冲发生器移除?电极导线剪断后局部彻底清创?以上11例患者均未再发囊袋感染,距最后1次清创平均随访时间6年?另外3例直接移除脉冲发生器,经静脉系统电极导线全部拔除,平均随访时间2.5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再发囊袋感染?结论:CIED植入后囊袋感染应尽可能首选全部拔除装置,控制感染,对侧重新植入?但对一些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单纯局限囊袋感染或拔除电极风险太大的患者,脉冲发生器移除?电极导线剪断后局部彻底清创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