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扩大清创术与局部清创术对有毒液体浸泡的GustiloⅠ型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感染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1例有毒液体浸泡的GustiloⅠ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的感染情况。患者均急诊行清创术,根据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扩大清创组,128例)和对照组(局部清创组,303例)。比较两组间的感染率、感染严重程度、细菌培养结果以及观察组内3种不同引流方式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13/128(10. 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5/303 (51. 2%)(P 0. 01);观察组中封闭负压引流的感染率为1/66(1. 5%),显著低于单纯负压引流的7/24(29. 2%)和持续冲洗引流的5/38(13. 2%)(P 0. 01)。感染严重程度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两组的致病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有毒液体浸泡的GustiloⅠ型胫腓骨开放骨折感染率很高,需引起高度关注,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扩大清创辅助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是控制该类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自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后,我院于2008年10月—2010年6月,利用间断冲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15例因创伤后导致的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外露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获得病灶炎症控制,创面皮瓣覆盖,胫骨骨性愈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磁共振技术在确定假体周围骨溶解的部位和范围中的作用。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27例(28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其中包括骨溶解19髋、不明原因疼痛5髋、异位骨化2髋、可疑肿瘤1髋和股神经麻痹1髋。磁共振检查结果均与放射学检查结果和术中所见相互印证。结果在所有髋关节中磁共振均发现骨一假体界面异常影像和其周围软组织包裹。而与磁共振相比,X线片检查始终低估了假体周围骨溶解的部位和范围。磁共振还显示了X线放射学上难以发现的软组织沉积物,该沉积物的信号强度与骨溶解区域相似,并在28个髋关节中发现25个增厚滑膜中的沉积物。结论磁共振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软组织评价的有效检查手段,可以有效地评估假体周围软组织包裹物和关节囊内滑膜沉积物,比x线放射学检查能更容易发现骨质溶解的位置和范围,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疼痛控制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骶尾部压疮发生率和压疮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 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解放军第一八○医院骨科收治的21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男性84例,女性130例;年龄61~90岁)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按随机表分为治疗组(121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法,未进行特别疼痛治疗;治疗组除标准治疗方法外,还接受不同方法的疼痛控制治疗。治疗组患者根据镇痛方式不同,进一步按确诊顺序根据随机表分为4个亚组:静脉泵镇痛组(30例,地左辛注射液、高乌甲素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个体化用药,持续静脉泵入)、规律肌肉注射镇痛药组(24例,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2 mL,肌注,2次/d)、口服中枢镇痛药组(33例,镇痛药物为氨酚羟考酮片5 mg,口服,3次/d)和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组(34例,双氯芬酸钠释片,75 mg,口服,1次/d)。观察各组患者骶尾部压疮的发生率;入院时、术前和术后1周Braden压疮评分,术后1周压疮严重程度分级,药物镇痛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的Braden压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疼痛控制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周的Braden压疮评分为(12.6±3.3)分,低于对照组的(14.8±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疼痛控制治疗亚组在入院时、术前和术后1周时Braden压疮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3.66%(22/93),高于疼痛控制治疗组的10.74%(13/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疼痛控制亚组压疮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压疮的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四个疼痛亚组间的压疮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泵镇痛组和口服中枢镇痛药组出现呕吐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明显;肌肉注射镇痛药组和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主要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通过制酸和保护胃粘膜等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除。 结论合适的疼痛控制可减少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压疮的发生。在镇痛方法的选择上,肌注和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使用方便、耐受性好、效果确切,但应注意预防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5.
肖飞鹏  吕辉照  赵枫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10-3111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并急性脊髓损伤术前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疗法及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年来收治胸腰椎骨折并急性脊髓损伤伤后8h内入院的患者72例,按照NASCIS-Ⅱ方案术前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为实验组34例,对照组38例,以Franker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疗效。结果:术前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其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和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手术减压并大剂量应用MP冲击疗法对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内窥镜通道辅助下后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37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22~54岁,平均(33.70±10.0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23)d,平均(7.30±3.82)d。按Meyers-McKeever分型:II型11例,III型26例。Lysholm评分33~79分,平均(52.13±4.22)分。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评分37~46分,平均(44.82±2.44)分。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内窥镜通道辅助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37.10±5.50)min;术中出血量10~75 ml,平均(23.70±6.10)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腘窝血管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例出现腘窝血肿,其余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关节感染、皮肤坏死、腘窝瘢痕挛缩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40±9.21)个月(12~50个月)。术后平均(8.10±2.10)周(7~9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术后12周患侧膝关节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89~96分,平均(94.19±0.93)分,IKDC评分为90~97分,平均(94.35±1.22)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窥镜通道辅助下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胫骨平台骨折是负重关节的关节内骨折,常伴有关节面的压缩、移位,在治疗过程中要求达到骨折的良好复位,尽可能恢复关节面的光整.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应用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外伤对中青年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术后骨痂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中青年股骨干骨折愈合情况,其中合并脑外伤20例,无脑外伤5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分析脑外伤程度、脑外伤类型和性别对骨痂桥接时间(BCF)和终末期骨痂平均厚度(MCT)的影响。结果脑外伤组的BCF和MCT与无脑外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脑外伤类型和性别在BCF和MCT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与骨折加速成骨有明显相关性,但脑外伤严重程度、脑外伤类型与性别差异不能作为脑外伤后骨折加速愈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后路椎管减压联合椎体支柱块植入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2月-2009年11月,采用椎间盘镜下后路椎管减压、骨折块复位,联合经椎弓根植入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7~58岁,平均3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周~14个月,平均5.3个月。均为单椎体压缩骨折;T91例,T112例,T125例,L111例,L25例,L35例,L41例。术前伤椎Cobb角(27.5±7.5)°,伤椎高度(26.67±5.34)m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5.8±1.4)分;椎管狭窄按Wolter分级法:1级17例,2级10例,3级3例;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8例,C级13例,D级6例。结果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80 mL。除1例出现切口皮下血肿外,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和伤椎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椎管狭窄按Wolter分级法:0级27例,1级3例;术后24个月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9例,E级16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1),随时间延长评分呈下降趋势,术后24个月时显著低于术前(P<0.01)。结论椎间盘镜下后路椎管减压联合椎体支柱块植入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椎体复位满意等优点,但对椎间盘镜下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比较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98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行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1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44例。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不同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优良率分别为68.4%、82.8%、84.1%。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的康复措施对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