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4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hominis是人类的主要感染虫株,目前已获取且传代保存的国内分离株较少,在生物学特性研究也未见报道.在本试验自感染前第10天起至排卵囊结束后14天,采用胃管灌服地塞米松(0.75 mg/(只·2天))抑制蒙古沙鼠免疫力,对国内C.hominis Ib亚型分离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Hsp22和c-fos的表达变化及相应的保护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蒙古沙鼠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0 min,再灌注6 h、1、3、7 d。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Hsp22和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1)HE染色:脑缺血再灌注组根据时间点的不同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肥大,细胞间质和细胞水肿,神经元坏死;(2)免疫组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22的表达上调,于第3 d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第7 d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 c-fos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明显增高,于第1 d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随后逐渐减少。结论 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Hsp22及c-fos表达上调,推测Hsp22可能通过抑制c-fos的活性而起到凋亡负性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大沙鼠体蚤群落的结构,解释其体蚤群落结构与动物鼠疫流行的关系。方法采用群落生态研究方法分析2005--2010年采自准噶尔盆地的大沙鼠体蚤,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到的各聚类群落与动物鼠疫流行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相关指标。结果沙鼠体蚤具有复杂群落结构,体蚤群落19种,但常见仅3种,16种为稀有种类,蚤群落平均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分别为1.66和1.5556,优势度不显著,为0.332,均匀性适中(o.5283)。群落蚤类间具有共寄生性,染蚤率、蚤指数及主要寄生蚤的比例变化是影响体蚤类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可分为5个聚类群。结论准噶尔盆地大沙鼠体蚤群落存在地理区域异质性,并与动物鼠疫流行强度相关。  相似文献   
94.
背景:以往曾采用阳性体征来判断长爪沙鼠脑缺血的有无,但存在人为影响因素较大、指标不严谨等缺点.单宁酸-氯化铁法媒染微血管效果可靠,方法简捷易行,重复性好,有可能从血管角度筛选以克服上述缺点.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可靠的筛选长爪沙鼠脑底Willis环变异的方法.方法:根据Kirion法制作长爪沙鼠前脑缺血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组织血流量,单宁酸-氯化铁法显示脑组织微血管.结果与结论: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后,多普勒监测到前脑仍存在血流量的长爪沙鼠,经单宁酸-氯化铁染色证实均存在Willis环变异.研究表明应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显示微血管,可简便、可靠地筛选出脑底Willis环变异的长爪沙鼠.  相似文献   
95.
为观察流行性出血热(EHF)Ⅱ型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安全性及血清学效果,山东省卫生防疫站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浙江省台州市卫生防疫站合作于1999年在浙江台州和山东高密共同进行了人群接种观察。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 6~ 8个月龄沙鼠制成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腹腔注射褪黑素并以生理盐水 (NS)作对照 ,72h后检测海马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及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 褪黑素小剂量组LDH为 (35 .49± 7.2 8) μmol/mg ,NO为 (13 .11±3.5 8) μmol/mg ;褪黑素大剂量组分别为 (31.39± 6 .89) μmol/mg ,(10 .72± 2 .43) μmol/mg二组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的 (4 6 .6 1± 12 .5 9) μmol/mg和 (17.2 8± 3.2 1) μmol/mg。 结论 褪黑素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O的含量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蒙古沙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在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淋巴瘤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 ,Hp的动物感染模型一直未获成功。国内外虽有报道建立了小鼠及大鼠感染模型〔1,2〕,但或者是稳定性较差 ,或者是都采用特定的Hp菌株 Syd neystrain 1(SS1) ,对于进一步研究Hp的致病机理和疫苗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1996年起 ,国外陆续有学者〔3 ,4〕报道用沙土鼠建立Hp感染模型并取得较好效果的实验研究。为此 ,我们采用临床分离的Hp菌株对蒙古沙鼠 (Mongoliangerbil)进行…  相似文献   
98.
关于大沙鼠寄生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心 《地方病通报》2006,21(1):47-49
目的研究大沙鼠寄生蚤的种属构成,为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监测和防制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以有关文献和汇总新疆既往的有关资料,将大沙鼠寄生蚤分为主要、次要和偶然的种类。结果依大沙鼠及其寄生蚤数量的调查和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蚤类统计,得出臀突客蚤、簇鬃客蚤、长吻角头蚤、叶状切唇蚤、无额突怪蚤、宽臂纤蚤等为大沙鼠的主要寄生蚤且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
大沙鼠在新疆地理分布的补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维东  于心 《地方病通报》2006,21(2):103-103,105
沙鼠Rhobomys Opimus Lichtenstein(1823)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古蒙西部、宁夏、甘肃和新疆.国外分布于中亚、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富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00.
分析 2009-2018年鼠疫宿主动物种群、密度变化,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二连浩特地区2010-2018年鼠疫监测数据,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捕获啮齿动物15种1 423只,包括长爪沙鼠、子午沙鼠、大沙鼠、达乌尔黄鼠、赤颊黄鼠、小家鼠、黑线仓鼠、灰仓鼠、黄兔尾鼠、短耳仓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羽尾跳鼠、黑线毛足鼠、小毛足鼠。主要宿主长爪沙鼠最高密度6.0只/hm^2,最低密度0.12只/hm^2,平均密度1.11只/hm^2;捕获媒介蚤19种,鼠体染蚤率51.74%,鼠体蚤指数2.14;检出鼠疫菌48株、阳性血清25份,有7个年份存在动物鼠疫流行。结论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二连地区动物鼠疫流行活跃,应加强动物和人间鼠疫的监测,并开展预防性灭鼠灭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