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5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87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58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945篇
内科学   26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175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1066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412篇
  10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低频超声增透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0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超声的增透效应,经过40年的研究对比发现低频超声(20kHz〈f〈100kHz)更有利于促进分子的透皮传输。低频超声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增透效应是因为该频段有利于空化作用的发生。发生在皮肤表面附近的惯性空化作用在低频超声增透效应中发挥主要作用。影响低频超声增透效应的既有超声因素又有非超声因素。关于超声因素的研究已比较成熟,但有关非超声因素的研究报道还很少。人们已将低频超声增透效应用于药物透皮注入.并在积极进行将低频超声增透效应用于微创透皮检测的研究。此项研究充满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2.
如今影视明星下海拍广告对我们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前不久,曾主演过当时风靡羊城的电视连续剧《情满珠江》里男一号“林必成”的著名影星巍子,给一种戒烟产品在《广州日报》上做广告,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这引起我们对戒烟产品行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3.
本刊第9期重点介绍了高频理疗的常用三种方法,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部分读者甚至来电来函询问具体的产品事宜,为了使大家对理疗仪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本期我们重点介绍有关低频脉冲电疗法和中频电疗法。这两种方法在我国目前的保健器械领域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74.
目的:测量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右心房不同部位的f波振幅,探讨在AF律状态下起搏器心房电极固定位置的选择和植入的可行性。方法:13例阵发性AF患者,窦性心律和AF时,分别把6F的4极电极导管送至高位右心房、中位右心房、低位右心房、房间隔上部、房间隔中部和冠状窦口处。利用Medtronic PSA 5311分析仪测量6F电极1~2极间的电位差。结果:(1)右心房中部和房间隔上部的f波振幅均值分别为(3.93±1.84)mV和(3.96±1.35)mV。(2)右心房中部与高、低位右心房之间的f波振幅均有明显差异(P<0.05);房间隔上部与房间隔中部的f波振幅也有明显差异(P<0.05)。(3)AF时f波振幅均值低于A波振幅均值(P=0.002)。结论:(1)右心房中部和房间隔上部的f波振幅值较其它4个部位的振幅高。(2)AF时f波振幅波动范围明显较大。(3)阵发性AF时,右心房中部与高位、低位右心房之间的电位均有明显差异。右心房中部和房间隔上部的f波振幅较其它部位高,可选为右心房主动固定电极的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75.
袁珊  谢席胜  冯胜刚  张红玉  郭志伟 《西部医学》2019,31(11):1730-1735
【摘要】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尿毒症失眠患者的疗效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 fMRI)下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幅(ALFF)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失眠患者31例,分为rTMS治疗组(n=21)与空白对照组(n=10)。rTMS治疗组接受rTMS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评分及rs fMRI图像采集。空白对照组不接受rTMS治疗,不采集rs fMRI图像,其余与rTMS治疗组相同。对比分析rTMS治疗组治疗前后睡眠量表评分及低频振幅(ALFF)的差异。结果 rTMS组治疗15d后,与治疗前及空白对照组入组15d后相比,尿毒症失眠患者睡眠情况明显改善。rTMS组治疗前后ALF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双侧眶额叶、双侧杏仁核、左侧海马、左侧前扣带回的ALFF值增高,双侧脑岛的ALFF值降低。结论 低频可rTMS通过影响大脑相关脑区神经活动强弱来治疗尿毒症患者的失眠,改善睡眠结构。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宫内窘迫新生儿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与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结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出生的宫内窘迫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生后30 min内的外周血pH值分为三组:pH ≤ 7.15组、7.15 < pH ≤ 7.25组、pH > 7.25组,每组30例。生后6 h内进行aEEG监测,各组aEEG异常率及平均脑功能监测(CFM)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pH ≤ 7.15组的aEEG结果异常率较pH > 7.25组显著增高(P < 0.0167);pH ≤ 7.15组aEEG CFM评分显著低于7.15 < pH ≤ 7.25组和pH > 7.25组(P < 0.05)。外周血pH值与CFM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6,P < 0.05)。结论 宫内窘迫新生儿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与aEEG结果有显著关系,应积极防治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严重降低(pH ≤ 7.15)宫内窘迫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与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1953年,日本学者Yasuda等采用微安级的电流作用于兔子股骨3周,发现负极附近有新骨形成,在报道中首次提出了骨具有雅压电效应,即在骨组织或肌腱上施加应力可得到极化电位;同时逆压电效应也得到证明,即给骨组织施加电场时,正负极之间会产生应力和应变,从此人们就开始了应用脉冲电磁场(PEMFs)进行骨折愈合的研究[1]。而发展至2000年,国内外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曲安奈德配合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单侧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ALHL)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5—2016-09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收治的78例单侧ALHL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曲安奈德+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0d。疗程结束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IgM、IgG、CD3~+、CD4~+)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gM、IgG、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M、IgG、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与对照组10.26%(4/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注射曲安奈德配合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单侧ALHL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听力水平,且对改善其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宫内窘迫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为宫内窘迫新生儿病情判断奠定理论及实践基础。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出生并接受治疗的宫内窘迫新生儿5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的aEEG,测定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心肌酶谱指标,进一步采用Pearson检验判断宫内窘迫新生儿aEEG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内在联系。结果观察组患儿的aEEG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异常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S100B蛋白(S100B)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宫内窘迫患儿aEEG各项指标异常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aEEG检测结果在宫内窘迫新生儿中存在异常,且异常程度与神经系统及心肌损伤程度直接相关,有助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