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0篇
内科学   273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48篇
综合类   1000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8篇
  4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与传统双层缝合的优缺点.方法 将620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孕妇 ,根据子宫下段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连续单层缝合法)及B组(传统双层缝合法)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假腔发生情况,以及部分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术时的子宫下段厚度、盆腹腔粘连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而A组手术时间(50.24 ± 8.16)min显著低于B组(54.36 ± 9.12)min( P <0.05);术后2年内随访 ,A组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3.16%)低于B组(4.57%).两组患者再次行剖宫产术中比较子宫下段厚度、腹腔粘连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单层缝合法缝合子宫切口在一些方面优于传统双层缝合法 ,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结肠憩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CT检查资料的结肠憩室病例72例,总结其CT表现特征.结果 结肠憩室多发65例,单发7例,累及右半结肠55例.表现为小囊袋状向肠壁外突出影,内见充气51例、高密度粪石16例、充液5例.本组结肠憩室炎31例,表现为周围肠系膜脂肪层模糊12例,周围渗出19例,其中伴有穿孔7例,表现为腹膜炎背景中见肠壁外小气泡.结论 结肠憩室炎是部分腹痛腹胀的原因,MS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3.
《临床医学工程》2015,(5):540-541
目的比较阴道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4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疑诊为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者的67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二维超声检查和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其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阳性率。结果经阴道三维子宫瘢痕憩室成像诊断阳性率为94.03%,明显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的阳性率70.15%(P<0.05),尤其对轻型和中型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患者较二维超声更准确。两种超声方法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符合率为73.13%,一致性不好(Kappa=0.167,P=0.042)。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优于阴道二维超声,费用低、准确、图像清晰而全面,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4.
十二指肠憩室(D D )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十二指肠局部黏膜下层通过肌层缺损处形成的囊袋样膨出。因患者绝大多数无症状,故其患病率难以精确估计,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为2%~22%,是小肠憩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小肠憩室的45%~79%[1],以往主要依赖X线消化道钡餐检查,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逐步提高,且在病灶与周围器官结构的关系上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对相关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探讨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治疗食管憩室的中远期疗效以及术后憩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5月1日—2019年8月1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治疗的31例食管憩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观察术后Eckardt评分、治疗成功率和复发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憩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术后随访(30.6±11.1)个月(20~63个月)。31例术前Eckardt评分(8.2±2.4)分,术后1个月(1.4±0.7)分,术后6个月(1.4±1.1)分,术后12个月(1.3±1.1)分,术后24个月(1.3±0.9)分,与术前比较,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Eckardt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01)。术后随访1、6、12、24个月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8%(30/31)、90.3%(28/31)、90.3%(28/31)和90.3%(28/31)。有3例复发,总复发率为9.7%(3/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P=0.038,OR=1.041,95%CI:1.002~1.080)和术前Eckardt评分(P=0.024,OR=2.299,95%CI:1.117~4.728)是影响术后憩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治疗食管憩室的中远期疗效理想,但病程长、术前Eckardt评分高者易复发。  相似文献   
86.
Foreign bodies in the colon are encountered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but only sporadic reports concerning their management have appeared in the literature. While most ingested foreign bodies usually pass through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uneventfully, sharp foreign bodies such as toothpicks infrequently cause intestinal perforation and may even result in death.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a patient with a sigmoid colon pseudodiverticulum formation, a complication of accidental ingestion of a toothpick that was diagnosed and successfully managed colonoscopically.  相似文献   
87.
患者女 ,2 0岁 ,体重 4 7kg。因腹痛伴恶心呕吐 2d余 ,当地医院治疗无效急诊入院。入院体检 :腹平 ,未见明显肠型及蠕动波 ,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 ,腹肌紧张 ,尤以右下腹明显 ,腹部叩诊鼓音 ,肝浊音界正常 ,肠鸣音稍活跃 ,未闻及明显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血常规 :白细胞 14 .1×10 9/L ,中性粒细胞 0 .95。血淀粉酶 80U/L ,尿淀粉酶12 36 .5U/L。腹部立、卧位片示 :左侧腹部及右侧中上腹可见阶梯状短小液平 ,肠管轻度扩张、胀气 ,考虑低位机械性小肠梗阻。肝、胆、胰、脾B超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腹穿刺抽出浑浊脓性液体。患者既往多次…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分析68例气管憩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68例共发现气管憩室82个,其中59例为单发,9例为多发(≥2个),单发占86.76%,多发占13.24%,多发气管憩室中5例为2个憩室,3例为3个憩室,1例为4个憩室;本组气管憩室大小不等,其中最大直径44.00 mm,最小直径1.50 mm,平均直径为26(23~35)mm。82个气管憩室形状多样,圆形或类圆形(囊腔样)为62个,气泡样10个,烧瓶样6个,凹槽样2个,三角样2个;MSCT能显示气管憩室与气管为单一细管或多个管道相通,其中2例气管憩室合并感染,本组68例中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病例共为38例,占55.88%。结论MSCT可以清晰显示气管憩室与气管的通道、气管憩室的部位、数量、形状和内容物等情况,对气管憩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9.
90.
利福昔明在消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福昔明(Rifaximin)是利福霉素衍生物,对多种革兰阳性、革兰阴性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高度抗菌活性,是治疗大肠埃希菌所致旅游者腹泻的一种新药.口服不易被肠道吸收,在肠道内有较高浓度,全身不良反应轻微是其特点.近年来利福昔明在肝性脑病、肠内胀气及肠道气体相关性疾病、憩室病、肠内细菌过度生长、炎症性肠病(IBD)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H pylori)的根除等疾病治疗中应用日趋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