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超声表现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 V600E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73个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TC结节根据BRAF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突变组(67个)和野生组(6个),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及SWE参数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诊断野生型及突变型PTC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及诊断效能。结果突变组与野生组的PTC结节在形态、纵横比、边缘、回声类型、钙化及血流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突变组PTC结节的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为(82.3±43.5)kPa,野生组为(42.1±15.6)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Emax为截断值,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5%、66.7%。结论实时SWE测值Emax与PTC患者中BRAF基因突变型具有一定的关系,Emax≥40.8kPa的结节BRAFV600E突变率更高。  相似文献   
62.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特征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08个结节)行常规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得结节的杨氏模量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应用ROC曲线得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临界值。总结结节术前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及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声像图特征,筛选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指标,并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病理诊断108个甲状腺结节,良性组36个,恶性组72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最大杨氏模量值分别为(46.43±20.84)k Pa和(81.79±32.06)k Pa;平均杨氏模量值分别为(36.59±19.29)k Pa和(62.96±29.13)k Pa。良、恶性结节杨氏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值与平均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和0.783,分别以最大值52.00 k Pa和平均值37.35 k Pa作为诊断截点值,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1.7%、61.1%和86.1%、5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3个特征变量为纵横比、钙化及杨氏模量值,该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预报的正确率为89.7%(35/39),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有意义的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阿是穴促进急性钝器伤后家兔腓肠肌生物力学属性恢复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自然愈合组、电针组,制作家兔腓肠肌急性钝器伤模型,电针组给予足三里+阿是穴穴位电刺激(0.4m A,2Hz,15min),自然愈合组不予针刺治疗,自然愈合。分别于损伤后各时间点(7d、14d、28d、42d)取材、进行腓肠肌的拉伸试验,检测腓肠肌极限载荷、屈服载荷、极限强度、屈服强度、杨氏模量等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自然愈合组比较,在损伤后第28天电针组极限载荷、屈服载荷显著大于自然愈合组(P0.05),极限强度、屈服强度经治疗后也较自然愈合组更强(P0.05),基本接近于正常组(P0.05);杨氏模量是反映腓肠肌刚度性能的重要指标,电针组也明显大于自然愈合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阿是穴能够有效促进家兔腓肠肌急性钝器伤后生物力学属性的恢复,损伤后治疗28天时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促进肌纤维再生、微观结构的恢复、促进毛细血管网的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后下肢痉挛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疗法。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临床痉挛指数(CSI)、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同时以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对照组及病例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记录并比较组织弹性图和杨氏模量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BBS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改良Ashworth及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患侧与正常对照组相应一侧下肢相关肌肉的杨氏模量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amp;lt;0.01),观察组患者患侧治疗后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杨氏模量值比治疗前下降(均P&amp;lt;0.05),治疗组患侧下肢比对照组相应侧下肢下降的更明显(均P&amp;lt;0.01)。结论: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能够明显缓解脑卒中后偏瘫侧痉挛下肢的肌张力,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65.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试验中,采用游标卡尺代替标尺进行测量读数,方法简单易行,望远镜内读数精度提高两位,并使最终杨氏模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对光杠杆测量微小变化量的实验研究,提高了实验分析验证的可行性,同时也拓宽了该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6.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用手触诊去感知某些组织的硬块来作出一些初步的诊断,例如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但是这种手触诊技术只能给出定性的结果,该结果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所以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于是能让诊断结果更加客观化的弹性成像和测量技术应运而生。弹性成像和弹性测量技术各有不同特点:弹性成像往往给出成像区域里面的弹性对比度而不必给出组织的本征参数;不同于弹性成像,弹性测量技术能给出组织弹性的本征参数例如杨氏模量等,有利于诊断某些弥漫性的组织疾病,例如肝硬化,并且跟踪组织的弹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结果的比较不会受制于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因此,伴随着各种医学成像技术,例如超声、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光学成像的广泛普及,针对活体组织的弹性测量学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诞生了很多新的测量技术和仪器,并且部分已经开始用于临床测试。可以预见,随着这些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还将有源源不断的新的测量技术诞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临床领域开始尝试或者大力普及通过弹性测量的方法来补充现有的一些不太完善的诊断方法,或者用来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尝试给读者介绍一些传统和近来出现的弹性测量的技术和系统,然后简要介绍它们在诊断特定组织病变和评估治疗方法疗效方面的应用,最后我们对此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作一些展望。对于其中比较成熟的几种方法,我们会在这一期刊的随后几期作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7.
与手触诊非常类似,印压测试使用比组织截面积小的压头对组织进行压缩,然后利用组织的反应力/形变测量组织的弹性特征。相对于触诊,印压测试的结果具有定量化和客观性强的优点,同时由于它对被测试组织准备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进行无创测量,因此被大量用于各种活体组织弹性的测量,是应用最广泛的组织弹性测量技术之一。传统印压测试系统一般使用印压头的位移代替组织的形变,测试强调结果而不特别强调系统本身的实用性。近年来,该领域发展了一些新的印压系统,如超声印压和水冲印压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印压测试,而且具有便携性和可微型化的特点,所以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我们称这些系统为新型印压系统。本期我们主要介绍传统的印压测试和系统,先简要回顾它们的发展历史,然后重点介绍印压测试分析方法,以及在弹性测量里面的典型应用,最后小结全文。  相似文献   
68.
印压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软组织弹性特征的测试方法,除了2011年第7期介绍的传统印压测试方法外,近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印压技术,如超声印压、光学印压、流体印压和纳米印压等.这些新型印压技术具有某些自己独特的优点,如超声印压系统便携性高,能够同时获得组织的初始厚度和形变,可以应用于多种组织的弹性测量;纳米印压能够非常小范围(微米或纳米级)地测量组织的弹性,可以分析组织的弹性分布,研究局部组织结构和弹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对这些技术及应用作一些介绍,最后讨论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9.
弹性是软组织-个很重要的力学参数,可用于生物力学系统的建模、分析和病灶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有效性的评估.根据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基本知识,可用标准测试例如压缩、拉伸、扭转和弯曲等来测量组织的弹性特征.这些测试的优点是边界条件简单,很容易直接获得组织的本征弹性参数例如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或者泊松比.但是因为测试需要准备形状规则的样本,所以这些方法仅适用于离体组织的测量.结合适当的粘弹性模型,这些标准测试还可以用于测试组织的非线性粘弹性参数.因为可以方便测得组织很重要的基本弹性特征,这些离体组织样本测试方法还是被大量用于实际测量当中.这期我们将对离体组织样本的常用弹性测量方法作一些介绍,并分析这些测量方法及相关力学模型的优点和缺点,最后以软骨的离体样本测试为例说明这些弹性测试方法在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0.
作者采用平面有限单元法,对下颌第二双尖牙、第二磨牙垂直向和斜向受载时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定量分析的结果,并绘出了应力分布的曲线图。发现:双尖牙(牙合)面斜向受载时出现颈部近中受拉应力,颈部远中受压应力,以及根尖远端应力较集中。磨牙(牙合)面承受斜向近中载荷时,颈部近中受压应力,远中受拉应力;受斜向远中载荷时,颈部近中受拉应力,远中受压应力。双尖牙及磨牙(牙合)面受垂直向载荷时,则牙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较均匀,这种力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