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剪切波成像测量胸锁乳突肌杨氏模量值时声束平面与肌束不同角度对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10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3组;同时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采用Supersonic Imagine AixPlorer型Shear WaveTM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诊断仪,测量声束平面与肌束成不同角度(0°、30°、60°、90°)时的杨氏模量值;对不同组别杨氏模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0°、30°、60°、90°时的杨氏模量值分别为(27.54±1.46)kPa、(14.87±3.05)kPa、(11.27±2.12)kPa、(9.33±1.94)kPa,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杨氏模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锁乳突肌杨氏模量值受声束平面与肌束角度的影响,但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正常成人甲状腺剪切波杨氏模量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测量750例健康成人的甲状腺剪切波杨氏模量平均值,以年龄及性别的不同分组,分析年龄、性别对杨氏模量的影响。结果男、女间甲状腺左、右叶杨氏模量分别为(17.12±4.58)kPa、(15.86±4.10)kPa和(20.04±6.28)kPa、(18.42±4.04)kPa,男、女间甲状腺杨氏模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分组,青年、中年、老年组间杨氏模量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正常成人甲状腺剪切波杨氏模量值的确立,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应用杨氏模量(E)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室心肌收缩功能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慢性肺心病病人和38例健康人。应用超声心动图计算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每搏量(RVSV)、右室前壁厚度(RVAWd)、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将慢性肺心病病人分为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3.99-9.31kPa)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9.31kPa)。应用数字化超声工作站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获取右室游离壁心肌中间段长轴应变曲线,以及收缩期应变峰值(pss)并计算杨氏模量(E)。结果:肺动脉高压各组与对照组E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E在肺动脉高压各组有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肺动脉高压组右室游离壁中间段PSS显著下降,肺动脉高压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的RVAWd明显增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肺动脉高压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以RVEF、RVSV表示的心脏收缩功能在正常对照组与肺动脉高压各组以及肺动脉高压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tissue Doppler echoeardiography,TDE)测定的心功能力学指标E评价慢性肺心病右室心肌收缩功能,能更客观地反映心肌本身的生物力学特性,也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定量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室收缩功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连续测定肱二头肌肌腹在收缩过程中的杨氏模量值,探讨肱二头肌肌腹收缩过程中杨氏模量测值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生理学意义.方法 使用法国Supersonic Imagine公司的AixPlorer型实时定量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仪,将L4-15线阵探头置于肱二头肌肌腹纵断面,启动仪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模式,连续记录肱二头肌收缩过程的组织弹性图,然后通过电影回放,使用其定量分析系统Q-BOX,取样区为直径3、8、10 mm同心圆,每隔10帧测量1次杨氏模量值,共测20次,其中前10次为收缩前,后10次为收缩时.根据20次测量值绘制出肱二头肌肌腹收缩过程中杨氏模量测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 Q-BOX取样区直径为3mm时,收缩前与收缩时杨氏模量均值分别为(31.48±2.25)、(83.10±23.46)kPa;Q-BOX取样区直径为8mm时,收缩前与收缩时杨氏模量均值分别为(34.19±2.26)、(94.41±27.73) kPa; Q-BOX取样区直径为13 mm时,收缩前与收缩时杨氏模量均值分别为(36.96±2.35)、(103,21±36.96) kPa.杨氏模量测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肱二头肌肌腹收缩过程中,杨氏模量测值逐渐增大,从最小值到最大值之间呈上升斜率.结论 肱二头肌肌腹收缩前与收缩时杨氏模量均值不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可实时检测肱二头肌肌腹收缩过程中的杨氏横量值;肱二头肌肌腹收缩过程中,杨氏模量测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生理学从分子水平描述的骨骼肌收缩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上肝脏硬度检测的广泛开展,软组织弹性的测量也受到广大科研和医护人员的重视。除了弹性的直接测量法(印压和压缩测试)外,剪切波传播测量法也是一种实用的间接测量组织弹性的方法,如在肝脏硬度检测里面广泛使用的瞬时弹性测量技术,就是利用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方法来测量肝脏组织的弹性。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剪切波在组织里面的传播速度与组织剪切模量的理论关系,利用测得的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来计算组织的弹性系数。在组织中产生剪切波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外振动器振动法和声辐射力振动法。振动的形式也可以分为连续性振动或脉冲振动。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探测振动传播的方法,其B模成像功能还可以用来引导测试的感兴趣区域,增加探测的准确性。本文主要介绍利用超声对剪切波传播进行测量,然后获取传播参数用以计算组织弹性的方法。首先介绍测量的原理和各种相关技术,然后介绍这些方法在组织弹性测量中一些热门的应用,最后对该领域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6.
弹性是软组织一个很重要的力学参数,可用于生物力学系统的建模、分析和病灶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有效性的评估。根据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基本知识,可用标准测试例如压缩、拉伸、扭转和弯曲等来测量组织的弹性特征。这些测试的优点是边界条件简单,很容易直接获得组织的本征弹性参数例如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或者泊松比。但是因为测试需要准备形状规则的样本,所以这些方法仅适用于离体组织的测量。结合适当的粘弹性模型,这些标准测试还可以用于测试组织的非线性粘弹性参数。因为可以方便测得组织很重要的基本弹性特征,这些离体组织样本测试方法还是被大量用于实际测量当中。这期我们将对离体组织样本的常用弹性测量方法作一些介绍,并分析这些测量方法及相关力学模型的优点和缺点,最后以软骨的离体样本测试为例说明这些弹性测试方法在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仪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本院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例(共96个结节),所有受检者均接受SW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弹性模量值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SWE弹性模量值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效能。结果:纳入的78例患者共96个结节中,直径5~40mm,平均(12.0±6.0)mm,其中良性结节62个,占比64.58%,恶性结节34个,占比35.42%。恶性结节组弹性模量值Emax、Emean、Emin及Esd水平均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弹性模量值Emax、Emean、Emin及Esd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0.770、0.710、0.870,预测敏感度为97.1%、61.8%、73.5%、73.6%,特异度为83.9%、74.2%、59.7%、85.5%。结论:SWE能够独立检测甲状腺结节的杨氏模量值,从而有助于其良恶性病的鉴别诊断,其中Emax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成像技术用于中医针灸足三里穴位实时定位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用于足三里穴位肌张力测定的意义.方法 使用法国Supersonic Imagine公司的AixPlorer型高帧频实时定量SWE诊断仪,将L4-15线阵探头置于足三里穴位断面,豪针在高频起声引导下依据经穴断面解剖图谱为精确定位;启动SWE模式记录组织弹性图,使用其定量分析系统Q-BOX,取样区为直径3、8和12 mm的同心圆,测量进针前、进针后及脉冲电刺激时足三里穴位的杨氏模量值.结果Q-BOX取样区直径为3 mm时,进针前、进针后及电刺激时穴位杨氏模量平均值分别为(12.61±6.27)、(24.00±11.94)和(111.48±52.81)kPa; Q-BOX取样区直径为8mm时,进针前、进针后及电刺激时穴位杨氏模量平均值分别为(15.85±5.93)、(25.72±13.63)和(84.84±49.60) kPa;Q-BOX取样区直径为12 mm时,进针前、进针后及电刺激时穴位杨氏模量平均值分别为(17.75±6.72)、(24.92±11.50)和(70.75±42.20) kPa.在不同直径组中,进针前与进针后、进针前与电刺激时的穴位杨氏模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以往尸体经穴断面解剖定位不同,高频超声引导豪针对活体经穴断面解剖精确定位,具有精准、直观、动态和简廉的特点,故具临床实用价值.SWE技术用于足三里穴位肌张力无创测定为中医针灸穴位“得气”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测定皮肤病变杨氏模量,探讨其在鉴别皮肤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皮肤病变患者72例(72个皮肤病变),均行常规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诊断皮肤恶性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确定其截断值。结果 良、恶性病变的平均杨氏模量测值分别为(20.3±3.3)kpa、(38.3±9.2)kpa,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氏模量平均值诊断皮肤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以30.5 kpa作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皮肤恶性病变截断值,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85%、76.92%。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有助于皮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单侧肾盂积水和对侧正常肾脏实质的杨氏模量值,以探讨剪切波定量弹性成像在儿童肾盂积水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分别测量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单侧肾盂积水的儿童双侧肾脏实质部杨氏模量值,以正常侧肾脏作为对照组,将两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积水侧肾脏的实质杨氏模量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肾脏实质的杨氏模量值,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肾脏纤维化程度越深,杨氏模量值越高,肾脏实质的损害程度就越重。结论:剪切波定量弹性成像技术提供了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外的诊断信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