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张圣光  高徐昌 《卫生研究》1994,23(4):247-248
用pH6.8磷酸盐缓冲液鸡蛋斜面、PDA斜面和玉米粉3种材料,覆以液体石蜡作保存椰酵假单胞菌效果研究,结果以pH6.8磷酸盐级冲液鸡蛋斜面覆以液体石蜡,放于室温或4℃冰箱,被保存菌株16个月或12个月仍存活,而且保存后菌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保存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52.
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手术难点和处理对策,旨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09眼白色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应用0.5%吲哚氰绿(ICG)或0.1%台盼蓝(Trypanblue)前囊染色(吲哚氰绿染色22眼,台盼蓝染色87眼),做连续环形撕囊(CCC),撕囊口直径约4.5~5.0mm,不做晶状体核水分离,采用乳化针头斜面朝下超声乳化(bevel-down)和高负压脉冲超声模式将晶状体核乳化吸出,吸除皮质,后囊抛光后植入人工晶体。结果101眼成功完成CCC,于囊袋内将晶状体核乳化吸出;2眼在Ⅲ级核CCC过程中有一处放射状撕裂口,将核脱位于前房乳化吸除;6眼在CCC制作过程中有多处放射状撕裂口,CCC失败,扩大手术切口,改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Ⅲ级核23眼,平均超声能量18.6%±5.5%,平均超声时间(77.4±35.5)秒,绝对超声时间(11.9±3.1)秒;Ⅳ级核68眼,平均超声能量25.7%±8.4%,平均超声时间(100.9±39.4)秒,绝对超声时间(27.6±8.3)秒;Ⅴ级核18眼,平均超声能量27.7%±10.3%,平均超声时间(155.0±79.4)秒,绝对超声时间(56.5±8.5)秒。术中4眼发生后囊膜破裂,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术后第1天,部分角膜上皮水肿11眼,于术后3~5天后消退。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1者5眼,0.1~<0.3者13眼,0.3~<0.5者15眼,≥0.5者77眼。结论白色白内障具有前囊膜菲薄、质地脆弱,皮质液化,囊袋内压力高,晶状体核较硬等特点。连续环形撕囊的制作和对裸露硬核的处理是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难点。通过前囊膜染色有助于CCC的制作;采用粘弹剂软壳(soft-shell)技术、乳化针头斜面朝下超声乳化和高负压脉冲超声模式,减少了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不做水分离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于避免后囊膜破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3.
青霉素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而产生较强的杀菌作用,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生素之一。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会出现假阳性反应,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对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预防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1 2月我院进行青霉素皮试1 8 4 0例,男9 1 0例,女9 3 0例;年龄1~9 2岁,平均  相似文献   
154.
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髁突三维CT形态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CT三维重建模型,测量、分析髁突形态、三维特征,并比较双侧髁突对称性,为下颌偏斜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例下颌偏斜患者(18~30岁)的头颅进行螺旋CT扫描,在Mimics 8.13软件工作站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和参数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偏斜对侧髁突高度较偏斜侧增大(P<0.05);髁突内外径较偏斜侧增大(P<0.01);髁突后斜面长度、髁突后斜面倾斜角较偏斜侧减小(P<0.01).结论:下颌偏斜可引起髁突的非对称性改建,故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形态不对称.  相似文献   
155.
隐裂磨牙牙尖斜度的三维重建测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牙尖斜度的三维测量方法,从牙体解剖方面探讨磨牙隐裂病因.方法:隐裂组、对照组磨牙模型经螺旋CT扫描后,数据图像以DICOM格式直接输入Efilm1.8.3软件进行牙尖斜度及牙尖斜面夹角三维重建测量.结果:隐裂组的近中颊、舌尖牙尖斜度均数都大于对照组,前者相差9.02°,后者相差9.29°;牙尖斜面夹角均数小于对照组,相差17.34°.成组t检验两组的近中颊、舌尖牙尖斜度,牙尖斜面夹角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牙尖斜度的大小是磨牙隐裂重要病因之一,牙尖斜度越大,牙尖斜面夹角越小,隐裂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系统分析针尖斜面向下和针尖斜面向上穿刺动静脉内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采用斜面向上和斜面向下穿刺内瘘的相关研究。根据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7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斜面向下穿刺组内瘘血管瘤发生率、内瘘狭窄发生率、内瘘闭塞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均低于斜面向上穿刺组(均P<0.05),而两种斜面穿刺方法的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MHD患者,采用针尖斜面向下穿刺内瘘,有利于减少血管损伤,降低内瘘血管瘤、内瘘狭窄和内瘘闭塞的发生率,减轻患者内瘘穿刺的疼痛,且不影响内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7.
临床上对颜面部损伤一般采用“美容线”(即6-0非吸收外科缝线)缝合,目的是减少缝线反应,减小术后瘢痕。拆线时通常采用小剪刀或手术刀片,但因“美容线”为灰色,且只有发丝般粗细,拆线时非常费力,易造成患者痛苦。自2007年12月起,我科采用12~16号粗针头斜面拆除“美容线”,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