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57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891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1638篇
药学   277篇
  8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共同性斜视188例手术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视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影响双眼单视和美容。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收治同性水平性斜视患者 188例 ,经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188例患者中 ,男 10 8例 ,女 80例 ;年龄 4~ 6 7岁 (<2 5岁者 15 9例 ,≤ 2 5岁者 2 9例 ) ;共同性内斜视 10 6例 ,共同性外斜视 82例。 14岁以下儿童用 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 ,有屈光不正及弱视者先配戴矫正眼镜和做弱视训练 ,6个月后仍存在斜视度才行手术矫正。1 2 检查 患者均由专科医师详细询问病史 ,行视力、外眼、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 ,术前、术后以…  相似文献   
62.
眼科患者术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治疗是白内障、青光眼、慢性泪囊炎、斜视等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由于术前宣教工作不够 ,大部分病人对手术不甚了解 ,当病人知道要采取手术治疗时 ,心情是十分紧张的 ,加上疾病的痛苦 ,增加了术前、术中与术后配合的难度。为此我科护理工作者开展了系统术前教育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 1 资料 我科自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4月共对 1 83例白内障、青光眼、斜视、慢性泪囊炎、网脱等手术病人做了术前教育。其中男 93例 ,女 90例 ,年龄 1 0~ 80岁 ,文化程度 :受过高等教育 2 1例 ,中等教育 87例 ,…  相似文献   
63.
针灸配合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 -0 3 -0 3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是临床常见疾病 ,多由于外伤、感染、血管性疾病及糖尿病等引起 ,单纯使用药物治疗麻痹性斜视效果往往不佳 ,笔者用针灸配合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6 4例患者全部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均为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就诊患者 ,其中门诊 2 4例 ,住院 4 0例 ,按就诊时间分针灸配合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治疗组 (针灸组 )和西药对照组 (表 1)。表 1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分类 (例 )病 因针灸组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对照组内直肌外直肌上直…  相似文献   
64.
视力残疾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近5年来视力残疾的状况、特点及致残病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由指定眼科医师进行多次常规及特殊检查,分析403例806只眼的调查资料。结果:0~14岁儿童组人群的主要致残因素是先天遗传、屈光不正/弱视、斜视/弱视、角膜病和视神经病变;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为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神经病变;其他人群依次为高度近视网脱及黄斑变性、眼外伤、角膜病、青光眼和视网膜病变。结论: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制定相应的预防视残措施。重点开展孕期保健工作及遗传咨询,加大眼部疾病预防知识宣传,预防眼部感染和外伤,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应用SRK-T(Sanders-Ret-zlatt-KvaET)公式预测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人工晶体度数与术后实际屈光度数的差值。方法应用SRK-T公式预测50例眼轴大于26.0mm的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的人工晶体度数,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三个月检查其屈光度,计算出与SRK-T公式预测值的差值。比较分析该差值与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50只眼白内障术后屈光度数与预测度数差值范围为 3.13DS~-1.18DS,平均差值为 0.55DS,随眼轴长度增加,差值趋于增加(rs=0.53,P=0.000),由近视趋向远视。结论应用SRK-T公式预测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的人工晶体度数存在误差,随眼轴长度增加,差值趋于增加,由近视趋向远视。实际应用中应预留出一定度数的近视,以防止术后出现远视。  相似文献   
66.
电针治疗麻痹性斜视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以眼区肌麻痹不同分为上提肌、外直肌、内直肌、全眼肌麻痹四组,每组取穴以眼区附近腧穴为主,眼周围较远处及四肢远端的腧穴为配穴。结果:痊愈64例,显效20例,无效5例。结论:电针治疗四组肌痹性斜视,疗效确定,但晴明、球后二穴不采用电针以防出血,操作以深轻刺为好。  相似文献   
67.
麻痹性斜视是以一条或数条眼外肌完全或不完全麻痹而引起的眼位偏斜 ,以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眩晕、恶心、呕吐等为特征的眼病 ,为眼科临床凶病 ,多一眼发病 ,起病突然 ,患者往往因严重的自觉症状而影响工作及生活。麻痹性斜视的治疗方药基本上是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应用的 ,也可采用专方治疗此病。1 辨证分型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主要的治疗手段 ,分型的目的在于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至今 ,中医对本病的分型尚不统一 ,方药各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脾虚中气不足型 :治以健脾益气升阳 ,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培土健肌汤加减 ;(2 )风邪入…  相似文献   
68.
麻痹性斜视相当于中医学之视歧,最早见于《灵枢·大惑论》:“精散则视歧,视歧则见两物”。其突出和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生的视一为二物(1)。医治此病中医主要采用针灸疗法,但一般针刺治疗以眶周围穴为主(2,3),由于这些穴位距眼球较近,一方面患者就治时易产生恐惧心理或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而影响疗效;另一方面一部分腧穴针刺操作技术难度相对较大,易引起出血、晕针等异常情况,动摇了患者继续治疗的决心,常导致患者放弃针刺治疗。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根结标本理论取穴配方,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取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出现…  相似文献   
69.
作者自2003~2004年用氯胺酮静脉点滴与芬太尼 非去极化肌松剂 氨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的两种方式,对两组共60例小儿斜视手术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焦永红  段安丽  王京辉  卢炜  魏文斌  刘宁朴  吴晓  张方华 《眼科》2004,13(4):224-226,i001
目的 :针对应用 36 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出现黄斑转位的患者 ,分析发生视网膜旋转、黄斑转位的原因 ,并探讨旋转性斜视和复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例因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眼 ,行松弛性 36 0°视网膜切开术后视网膜复位 ,但发生黄斑转位。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双眼视功能、主客观偏斜和眼位情况、视网膜旋转度数及黄斑移位程度。结果 :病例 1随诊 2 1个月 ,术后 15个月取出硅油 ,视力从眼前光感提高到 0 0 1;病例 2随诊 3个月 ,硅油存留 ,视力从眼前光感提高到 0 0 3。 2例患者均有垂直和水平斜视 ,黄斑旋转 4 0°~ 5 0° ,黄斑移位约 1 5DD(discdi ameter,视盘直径 ) ,均有主观视物偏斜症状。结论 :36 0°视网膜切开术可能造成视网膜旋转、黄斑转位 ,出现旋转性斜视和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