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54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07篇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神经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并发水、电解质紊乱的现象比较常见,由中枢性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2种,临床表现类似,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作者2000年1月~2004年8月共收治中枢性低钠血症35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云霞  牛瑜  时天鹭  王述进 《海南医学》2023,(10):1474-1477
本文报道一例以中枢性尿崩症为首发症状的颅咽管瘤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辅助检查、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伴头晕3个月,影像学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颅咽管瘤病。  相似文献   
13.
神经外科病人低钠血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外科低血钠病人ADH与ANF放免测定,以及血离子等生化指标的监测,结合补钠实验,进而确定病因,以改进神经外科低钠血症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选100例低血钠症病人,另选30例正常人做为对照组。低钠病人逐日监测血钠,血钾,血BUN,Cre,24h尿钠,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脑利钠肽和ADH变化在急性颅脑外伤中的意义。方法 对1996年1月 ̄1997年8月收治的72例急性颅脑外伤(ACI)患者血中脑利钠肽(BNP)、抗利尿激素(ADH)含量进行监测,并对GCS〈8分病例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刺激试验。结果 ACI患者血BNP浓度明显降低,血ADH浓度明显增高,其改变程度与脑外伤程度,脑实质细胞损害程度及脑伤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ACI导致下丘脑垂体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湿阻中焦证的病理机制,并探讨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给予平胃散配伍利水药,观测各组大鼠血浆抗利尿激素(ADH)的浓度及红细胞内电解质Na~+、K~+浓度。结果:湿阻造模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ADH显著升高(P<0.01);细胞内的Na~+增高,K~+显著降低(P<0.05)。给予平胃散后,高、中、低剂量组及加泽泻组大鼠ADH基本恢复正常;细胞内的Na~+下降至接近于正常,K~+尤明显变化;不造模给药组与正常组比较ADH显著升高(P<0.05),Na~+、K~+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1)血浆ADH浓度升高、细胞内Na~+增多、K~+降低在湿阻中焦证形成中起重要作用。(2)平胃散治疗湿阻中焦证的作用机理与调节ADH和细胞内Na~+、K~+浓度有关,且可能存在双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46岁。因心悸、气促5年于2004年5月5日收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患者自1999年3月起反复出现心悸、气促伴胸闷、胸痛及双下肢浮肿,曾伴发晕厥1次。多次在当地医院治疗,体检发现患者全身浮肿,二尖瓣面容,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闻及2-3/6舒张期隆隆样杂背,主动脉瓣区闻及双期杂音。结合心脏B超,明确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双房、右室增大,房颤,心功能Ⅲ级”。予以利尿、抗凝、强心等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3岁,以“反复恶心、呕吐8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按时口服降压药,血压可以降至140/90mmHg,8个月来未用降压药,监测血压120~130/70~80mmHg。精神紧张后出现阵发性恶心、呕吐,呕吐期间化验血K^+3.8~4.4mmol/L,Na^+110.02~128mmol/L,Cl^-74.07~96mmol/L,给予补充高渗盐水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18.
臧淑妃  李成江 《浙江医学》2006,28(12):1019-1020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于1957年首先由Schwartz等[1]报道,是指内源性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或肾脏对ADH超敏引起水潴留、尿钠排出增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我院从2000年10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41~69岁,平均52岁,病程7d~5年。原发病3例为肺癌,1例为结核性脑膜脑炎,1例为肺结核,另有1例病因不明,考虑可能为肾小管对ADH敏感性增加所致。1.2临床表现除1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首发表现为头痛、低热外,其余5例临床表现均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4):256+278+285+290+317
  相似文献   
20.
低钠血症是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导致低钠血症的原因很多,抗利尿激素是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雌激素通过影响抗利尿激素水平、相关受体的数量及敏感性和作用效应等方面,导致低钠血症发生及结局方面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