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4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66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47篇
口腔科学   733篇
临床医学   833篇
内科学   35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15篇
综合类   1120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9篇
  1篇
中国医学   427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娟  吴贺勇  唐井钢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13-16,F0003
目的探讨含补肾中药-骨灵丸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B)矿化功能及骨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乳鼠颅骨,采用改良胰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根据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含不同剂量(高、中、低剂量)骨灵丸血清,并以空白组(灌喂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雌二醇(E2,10-8 mol/L)组为阳性对照;将制备好的各组血清分别加入第二代OB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采用Westem-blot及RT-PCR的方法观察补肾中药血清对OB骨桥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茜素红染色方法测定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结果含骨灵丸(中、高剂量组)血清均能上调OB骨桥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使钙结节的数目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及补肾中药低剂量组对骨桥蛋白表达及矿化结节的形成无影响。结论骨灵丸可上调骨桥蛋白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骨灵丸促进钙结节形成、影响骨代谢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大肠杆菌表达的hBMP2在小鼠体内进行剂量依赖性研究,并观察其在大鼠和家兔体内异位诱导成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家兔股部肌袋植入rhBMP21.5和3.0mg,植入后1、2、4周取材观察成骨情况;小鼠股部肌袋植入100~1000μg的rhBMP2,植入后1、2、3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成骨量分析,碱性磷酸酶和钙含量测定。结果大鼠植入1.5mgrhBMP2植入2周、家兔3.0mgrhBMP2植入4周表现为高效成骨活性。rhBMP2小鼠体内诱导成骨实验表现为成骨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原核表达的hBMP在小鼠、大鼠和家兔体内有高效的诱导成骨活性,小鼠体内实验rhBMP2表现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氯氨酮(5mg/100g)麻醉条件下.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为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4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10ml/kg)、普伐他汀水溶液(2mg/kg)、α-D3水溶液(0.05μg/kg)及生理盐水(10ml/kg)灌胃。灌胃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右胫骨上端做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对成骨细胞等进行观察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经过12周的普伐他汀水溶液灌胃治疗,明显增加成骨细胞数量(P〈0.05),而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BMP-2的棕色深染,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普伐他汀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其治疗骨质疏论症的机制是通过提高BMP-2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4.
骨唾液蛋白的糖基化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博  王捷 《广东医学》2006,27(6):937-939
骨唾液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主要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合成,其含量约占骨细胞外基质中非胶质蛋白质的15%.BSP的分布相对局限,主要在矿化组织特异性表达.在胎盘滋养层细胞、血小板和多种骨转移瘤中也能检测到BSP的表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SP具有细胞黏附性能,参与细胞黏附、细胞转移和信号识别,不仅能介导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黏附于骨基质表面,BSP以及与整合素受体结合还直接影响癌转化细胞的转移能力,并对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骨质疏松是以骨密度降低、骨量丢失、骨微结构破坏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其直接原因是骨形成与骨吸收所组成的骨重构过程的失衡.成骨细胞作为参与骨代谢的重要角色,它的分化成熟、功能活动以及凋亡决定了代谢过程中骨的形成与矿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17β-雌二醇和雷洛昔芬促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第一继代BALB/c小鼠头盖骨成骨细胞,药物刺激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或雷洛昔芬;含阻断剂组预先添加不同浓度的SB202190(p38MAPK的阻断剂)阻断信号转导通路,再加17β-雌二醇或雷洛昔芬,作用72h后用MTT法与PNPP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加入雌激素或雷洛昔芬后,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细胞增殖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与未阻断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38MAPK在17β-雌二醇和雷洛昔芬诱导的小鼠成骨细胞的増殖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丹参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丹参对SD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的SD大鼠头盖骨,胶原酶法培养成骨细胞,用MTT法来测定不同浓度丹参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24、48、72h不同时段的促细胞增殖作用;采用碱性磷酸(ALP)活性观察上述药物的促细胞分化作用。结果:0.05%、0.10%、0.15%的丹参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率提高(P〈0.05);不同浓度丹参可使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增强(P〈0.05)。结论:丹参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成骨细胞中NO及c-fos对流体剪切力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NO及c—fos对不同流体剪切力作用时间的生理响应。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颅盖骨中的成骨细胞并分成三组,分别使用含10%FBS、0.3mmol/L L—NMMA和0.1mmol/L SNP的DMEM培养液预处理24h,加载大小为1.2Pa的剪切力。每组在加载剪切力0min、10min、15min、30min、60min后分别测试c—fos mRNA、NOS的表达。结果:c—fos mRNA表达在水平剪切力加载15min时明显增高(P〈0.05),在使用L—NMMA后明显降低(P〈0.05),而使用SNP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c—fos和NO参与了力学刺激引发细胞响应的过程,特别是在外界信号刺激引起的信息传递级联反应中起重要的偶联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不同代数大鼠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选取1、3、5、7和9代成骨细胞,进行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矿化能力的比较,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检验。[结果]通过比较发现,第1、3、5代细胞在上述各方面无明显差别,而第7、9代明显差于第1代。[结论]利用5代以内成骨细胞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0.
蒋晔  张晓青  徐智儒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4):1117-1118
恶性高钙血症(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TIH)是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代谢性疾病[1].它主要是由骨中钙丢失增加而引起的.肿瘤引起体液及旁分泌因子分泌增加,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和增殖,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结果导致骨钙再吸收增加而引起血清钙水平的迅速升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