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6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22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17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021篇
预防医学   63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68篇
  2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病例资料 男,19岁.步兵连战士.主因发作性呼吸困难伴胸痛40分钟,于2002年3月30日急诊入院.入院前40分钟,患者在室外休息时.突发上述症状.既往无类似病史,家族中无哮喘病史.查体:体温37.2℃,脉搏82/min,呼吸28/min,血压126/74 mmHg.急性痛苦病容.双肺可闻及支气管哮鸣音.  相似文献   
103.
如今漫步街头,总会碰到许多俏丽、好打扮的女士小姐。她们总以为描眉、画眼线、涂口红就会增添自己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4.
“德理克心理疗法”又称“格式塔心理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弗雷·德理克博土创立的。根据他最简明的解释,“格式塔疗法”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觉醒和感悟,可以说,它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自我心理疗法,简便易行。 (一)NOGLPVBMS九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5.
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院接受放疗的病人中,食管癌占约1/2。一部分病人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不愿放疗或放疗一段时间后拒绝继续放疗,影响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我院放疗中心近5年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发生拒绝继续放疗的患者22例,后经积级的心理疏导,大部分如期完成了治疗,配合临床医生,使病人按计划进行治疗,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针对我科自 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收治的 1 1 6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 64例 ,腹膜透析 5 2例 )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的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 ,现作一介绍 ,供肾科医护人员参考。1 透析患者的现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可有多种发病因素。原发病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梗阻性肾病、狼疮性肾炎、肾小动脉硬化等。近年来糖尿病肾病、肾小动脉硬化所致者正逐步增高。尿毒症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病态表现。随着透析治疗的进行 ,患者的病情大为改观 ,病人的临床症状缓解 ,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但…  相似文献   
107.
癌症病人心理障碍临床表现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8.
不孕不育心理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孕不育对患者的婚姻、家庭及社会关系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心理危机,这种心理危机反过来又会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及治疗效果。减轻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障碍,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减少负性心理和社会适应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治愈率,心理支持对临床治疗很有帮助,目前国内临床医生针对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关注很少,心理支持有赖于专业的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109.
网络成瘾与青少年身心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在全球迅速蔓延,人们在享受网上冲浪完美体验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网络这把双刃剑的伤害。科学家一组最新统计数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这部分人在网上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这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称为“网络成瘾综合征”。1网络成瘾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的明显的社会、心理损伤的一种现象。网络成瘾者与赌博成瘾者非常相似,均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导致上网者学业失败、工作消极、婚姻不和谐等。Goldberg[1]首次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AD),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指出,尽管网络成瘾尚未作为一种正式定义的疾病收录到诊断体系中,但是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已遇到数量可观的病例,而且网络成瘾的实际发生率远比临床就诊的人数多[2~5]。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因其特殊的危害性,已成为国际临床心理学界公认的新的一种心理障碍。2网络成瘾的表现以及成因的探讨网络...  相似文献   
110.
痴迷于工作的工作狂或者超负荷工作不值得提倡,也并非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敬业模范,而是一种心理障碍,长期发展下去,“工作狂”们不但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疾病。工作狂主要表现为。对工作达到痴迷状态,一旦离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