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4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3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65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316篇
临床医学   2585篇
内科学   380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210篇
综合类   4651篇
预防医学   52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728篇
  23篇
中国医学   1029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676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821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792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773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596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病程长,迁延不愈.易并发心衰.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救治19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严重而突发的心脏排血障碍,严重心律失常,心脏负荷突然明显增加而导致的左心排血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的一组综合征。严重者为急性肺水肿,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患者起病急骤,  相似文献   
52.
40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 4 0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0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均有异常。伴异位搏动和异位心律 2 6例 (占6 5 % ) ,传导障碍 2 2例 (占 5 5 % ) ,ST T改变 19列 (占 4 7.5 % ) ;左室大和左室高电压 18例 (占 4 5 % ) ;QRS低电压15例 (占 37.5 % ) ;异常Q波 15例 (占 37.5 % ) ;P波时限增宽 12例 (占 30 % ) ;Q T间期延长 7例 (占 17.5 % )。结论 :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可有多种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53.
肥厚型心肌病T波改变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包括:ST段和T波异常、左室肥厚、异常Q波、心电轴左偏、传导障碍、异位搏动和异位心律等。有些心电图改变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临床诊断有辅助作用。Ryan等报告,仅8%~18%(甚至3%)的  相似文献   
54.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性Q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QRS波群的初始向量背离某个心电图导联的探查电极时,可记录到Q波。根据Q波振幅的大小分别用大写的"Q"和小写的"q"来表示。正常Q波的标准是:振幅低于同导联R波的1/4,时限<30ms。病理性Q波或异常Q波是指:心电图某些  相似文献   
55.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医疗保健体系的建全,社会老龄化在不断增加,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容易混淆。仅从年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难以区别,均无特异性。我们对35例临床疑似DCM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意在提高老年DCM与  相似文献   
56.
毕四锐 《心脏杂志》2006,18(2):228-230
目的评价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148例老年DCM心力衰竭患者作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为依那普利,加上基础用药(地高辛、双氢克尿噻);观察组为对照组用药加上螺内酯。治疗6周后复查两组的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有减少,24 h室性早搏(VA)数也均有减少;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显著增加。两组均未发现高血钾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在老年DCM心力衰竭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常规加用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有效、安全,可显著改善左室重构和防治猝死。  相似文献   
57.
徐惠  蒋玉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718-1719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胸痹心痛”.“怔忡”等范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CAD)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1979年WHO将冠心病(CAD)分为五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近年提出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noary syndrome,ACS),  相似文献   
58.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右室起搏患者左室收缩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评价右室心尖起搏 (RVAP)VVI型对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GE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 2 0例RVAP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的心尖四腔切面的室间隔和左室外侧壁速度和位移曲线进行观察 ,测量心电图Q波分别至室间隔和左室外侧壁收缩期峰速度的时间 ,并除以R R间期进行校正。结果 QTVI显示右室起搏器置入者的室间隔与左室外侧壁速度曲线的收缩期S波非同步出现。Q波至室间隔收缩期峰速度的时间短于Q波至左室外侧壁收缩期峰速度的时间 ,两者分别为 ( 0 .12± 0 .0 2 )s和 ( 0 .14± 0 .0 2 )s,P <0 .0 5。结论 右室起搏后早期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虽未见明显下降 ,但QTVI可以发现室间隔与左室壁收缩明显的不协调 ,可作为早期分析左室收缩运动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59.
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快速心房起搏以及由此诱发的心房纤维颤动,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情况下,可单独引起心房的代谢、电、收缩及解剖重构,引起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认识该病有很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