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68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4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785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63篇
  4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早期胃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但因早期胃癌症状较模糊,缺乏典型表现;X线征象又多种多样或改变轻微,易于误诊或漏诊,本文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早期胃癌,着重介绍我们用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胃癌的一些经验体会,并分析检查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2.
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的普通放射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对少量胸腔积液及肋膈角区胸膜粘连的平片、透视征象,提高普通放射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对50例经CT证实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片对此两者不可鉴别;结合透视可作出较正确的诊断。CT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学不可定性。  相似文献   
13.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外科统计表明:肺的恶性肿瘤早期切除的5年存活率达。70%,晚期切除5年存活率仅为10%。所以,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对临床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了我院自2001~200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详细的高分辨率CT扫描,并经增强CT扫描的病例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周围性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骨骼肌肉恶性肿瘤增强减影MRI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估增强减影在骨骼肌肉恶性肿瘤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 0例骨骼肌肉恶性肿瘤病人进行MR增强扫描 ,MR对比剂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0 1mmol/kg) ,用T1W增强后的图像与增强前的图像进行减影。通过对比度 /噪声比值 (C/Ns值 )以及肿瘤影像征象清晰程度的比较 ,对MR减影与否进行评估。结果 MR对比增强减影图像比传统的T1W增强图像显示更清晰、更直观。所有病例都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5 0例骨骼肌肉恶性肿瘤图像MR减影的C/Ns值比传统T1W增强图像的C/Ns值高。MR减影图像的C/Ns值为 10 9 74± 5 10 ( x±s) ,传统T1W增强图像的C/Ns值为 2 3 6 1± 3 16 (t=10 1 5 1,P <0 0 5 )。减影前后肿瘤影像征象的比较结果显示 :不规则边缘 (χ2 =7 86 ,P <0 0 5 )、肿瘤分叶 (χ2 =7 16 ,P <0 0 5 )和环形强化 (χ2 =7 4 4 ,P <0 0 5 ) ,对肿瘤影像征象清晰度差异的检出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MR对比增强减影比传统T1WI增强更能有效地显示骨骼肌肉恶性肿瘤。对比增强减影为检出和评估骨骼肌肉恶性肿瘤方面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 探讨有关胆道梗阻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6年间(1997—2003)做了CT平扫兼增强扫描并手术的52例胆道梗阻性病变患者,进行了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胆道梗阻水平在肝门段者占21%、胰上段者占10%,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的扩张、如软藤征、枯枝征;梗阻水平在胰腺段者占27%、壶腹段者占42%,主要表现在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如软藤征、枯枝征、环影及双管征。结论 CT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敏感性高,有一定特异性,定性、定位准确。但对壶腹段壶腹癌、胆管癌、胰头癌三者的鉴别,仍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图像质量及诊断价值,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影像学表现。方法218例病人行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扫描,然后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根据ERCP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的影像学征象和特点,讨论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扫描时间为5~7S,优良图像为82.5%,合格图像为10,6%,差为6.9%。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对各类梗阻疾病的定位诊断率为100%,梗阻端形态,胆胰管之间的关系均可显示。病因定性诊断率为95.5%。结论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不受呼吸运动影响,图像优质率高,扫描速度快,可显示各种疾病的胆胰管梗阻改变,对诊断较小的结石及泥沙样结石有较大的价值,诊断较早期胆管癌准确率高,可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ICH)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1997年3月-2001年7月在我科诊治经CT证实为新生儿ICH81例,其中SAH60例(74.1%),本文就其60例SAH发病高危因素,头颅CT征象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