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2篇
  免费   732篇
  国内免费   222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515篇
口腔科学   219篇
临床医学   3070篇
内科学   738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4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51篇
综合类   2890篇
预防医学   864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949篇
  26篇
中国医学   395篇
肿瘤学   159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48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742篇
  2020年   616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90篇
  2015年   550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692篇
  2012年   745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析牙动度测量方法的科学性,对检测牙齿阻抗型测量方法着重论述,讨论其可行性.方法:对牙齿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仿真论证结果.结果:一般检测牙齿阻抗型测量方法不能有效的检测牙齿运动情况.结论:测量牙动位移的关键是准确的检测牙的相对位移,并提出一种测量牙动相对位移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2.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弹性(resilience)日益为心理学界所关注,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章追溯了弹性研究的渊源,介绍了众多研究者对于弹性的认识,回顾了弹性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神经导航中脑组织变形补偿的点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元方法是解决神经导航中脑组织变形的重要方法,需要手术过程中的脑皮层信息作为其边界条件.本文通过非结构点云进行了脑皮层信息的表示,并通过对其进行处理来获取有限元方法的边界条件.点云处理包括纹理映射、分割、简化和去噪,其中非结构点云的简化与去噪采用了改进的基于表面特性k邻域的聚类方法.实验结果证明所采用的点云处理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4.
人体骨组织有着复杂的结构和生理机制,骨重建理论经历了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和计算机定量数值模拟三个阶段。目前,存在力学模型和现象模型两类成熟的骨重建模型,力学模型的共性就是表观密度随一定的力学刺激而变化,现象模型由基本多细胞单元的损伤状态和孔隙度变化来决定。大多数股骨重建仿真模型仍然将骨量的分布看作是各向同性的,这就不能完全反映骨组织微构造的本构关系。本文是对骨重建仿真模型的控制方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5.
用甲酸消化法制取正常股动脉弹性纤维标本,冷冻干燥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见到内弹性膜上有许多散分布的窗孔,中膜的弹性经组织呈复杂的网状,外膜的弹性组织以粗大的纵向分层排列的弹性纤维为主。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超声彩色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管壁弹性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50例,年龄20~74(46.6±9.3)岁;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观察组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组(A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B组)和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C组),依据下肢动脉有无斑块将C组分为下肢动脉斑块组(C1组)、下肢动脉无斑块组(C2组)。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血糖及颈动脉IMT正常的健康体检者64人为对照组,其中男25人、女39人,年龄20~74(44.3±12.0)岁。运用UFPWV采集脉搏波速度 (PWV),计算颈动脉收缩早期PWV(PWV-BS)及收缩晚期PWV(PWV-ES),分析各项参数组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A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9.51±1.25)m/s、(10.79±1.64)m/s,B组分别为(8.47±0.91)m/s、(9.81±1.05)m/s,C组分别为(7.97±0.77)m/s、(9.07±0.74)m/s,对照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6.10±1.00)m/s、(7.40±1.20)m/s,A组、B组、C组及对照组间颈动脉PWV-BS、PWV-ES测量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组中,C1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7.83±0.85)m/s、(8.82±0.59)m/s,C2组分别为(8.14±0.64)m/s、(9.34±0.79)m/s, C1组PWV-ES显著高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1),而两组间PWV-B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PWV技术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并可通过PWV-ES的改变评估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7.
本文对脑动脉硬化后管壁弹性结构与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试图从力学角度深入认识影响脑动脉硬化的各种力学因素,探讨脑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从而揭示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湿热困脾型T2DM患者,是否存在NAFLD分为合并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2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外周血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r-谷氨移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空腹胰岛素(serum 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in...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基于多普勒超声及Fibroscan构建的肝纤维化无创评分系统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3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肝纤维化组(172例)和非肝纤维化组(1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Fibroscan硬度值(LSM值),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确定肝纤维化影响因素。根据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得到相应的评分赋值,构成肝纤维化无创评分系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评分系统诊断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确定最佳临界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验证该评分系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另选行肝穿刺活检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肝纤维化组中男性、肝被膜欠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肝内光点增粗、肝静脉清晰度较差的占比均明显高于非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χ2=12.105,χ2=7.792,χ2=9.383,χ2=7.053;P<0.05);脾长径、脾厚度、脾脏面积、胆囊壁厚度、肝固有动脉峰值血流速度(HAVmax)、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峰值流速的比值(A/P)、肝脏硬度值(LSM)均明显高于非肝纤维化组,门静脉峰值血流速度(PVVmax)、脾静脉峰值血流速度(SVVmax)、肝脏循环指数(HCI)明显低于非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t=2.228,t=2.364,t=5.970,t=2.864,t=6.083,t=10.268,t=2.925,t=5.749,t=2.20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患者性别、肝被膜光滑程度、肝实质回声、肝内光点增粗、肝静脉清晰度、胆囊壁厚度、HCI、A/P以及LSM值是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影响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得到对应评分赋值,最终该评分系统的总分为0~12分,其中0~7分为低危,8~9分为中危,10~12分为高危。以患者总评分为自变量、肝纤维化情况为因变量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95%CI:0.835~0.989),最佳临界值为10分,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46%和81.05%。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基于评分系统的诊断结果与肝穿刺结果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0.762)。结论: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和FibroScan所构建的肝纤维化无创评分系统可为肝纤维化的诊断及抗纤维化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0.
压疮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见,那么如何预防呢?压疮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一般由压力或受压部位的混合剪切力引起。哪些人会长压疮?瘫痪及感觉障碍患者不能自主变换体位。水肿患者皮肤弹性差,对损伤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