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0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57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464篇
临床医学   2268篇
内科学   160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852篇
特种医学   2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3721篇
预防医学   72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25篇
  28篇
中国医学   329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84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848篇
  2007年   772篇
  2006年   802篇
  2005年   835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702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健肾养脑汤加脑活素治疗脑血管性痴呆7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探讨Alzheimer型痴呆的治疗方法。选择了49例Alzheimer型阁呆患者为观察对象,经过连续3年的体外反搏治疗,SPECT及HDS检查结果提示,该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探讨多发梗死性痴呆(MI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及"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的疗效.[方法]采用栓子注入法制作多发梗死性痴呆模型,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应用穿梭箱实验观测各组大鼠联合型学习能力的变化,并分析针刺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其被动回避潜伏期明显延长,主动回避反应率明显降低.针刺后,针刺组被动回避潜伏期与非穴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其主动回避反应率较模型组及非穴组明显增高(P<0.05),而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已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非穴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可改善多发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的联合型学习能力,且具有腧穴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5.
地圣珠水煎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后第二位最常见的痴呆症发病原因,约占所有痴呆症的10%~50%,也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是,针对该病的诸多问题至今仍存有较大争议,直接影响该病的临床治疗。2002年9月-2003年6月,我们依据中医理论及多年对本病的临床诊治体会,参考西医相关认识拟就治疗本病的方剂“地圣珠”,应用此方结合西药治疗VaD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Alzheimer型痴呆(AD)的有效方剂调心方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分别研究了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AD大鼠模型神经免疫学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脑组织中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β3(IL-1β)、白细胞介素-6(IL-6)mRNA和AB前体BAPPmRNA基因表达水平,并观察调心方的作用。结果 Aβ在脑组织的沉积能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mRNA水平异常增高,APPmRNA水平也明显提高;而调心方能有效控制以上病理变化。结论 调心方能有效地控制Aβ启动的炎症和免疫级联反应,提示有效控制AD患者脑内Aβ免疫级联反应是调心方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7.
王黎  赖新生 《针刺研究》2003,28(4):251-254
目的 :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 (VD)大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影响。方法 :实验用 4 血管阻断模型 ,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并用电镜观察鼠脑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组海马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的形态损害明显 ,胶质细胞变性、水肿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电针能明显减轻或抑制缺血的大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及毛细血管的损害。结论 :电针明显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与其对脑组织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微血管的全脑保护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Vasculardementia (VD)isanacquiredin telligenceinjurysyndromeduetocerebralcircu lationdisturbanceinducedstructuralandfunc tionallesionofthebraintissue.Exceptcognitiondefect,theVDpatientalsohassomefocalsymp tomsoftheneurofunctions,whichbringthepa tient’sfamilyandsocietywithheavyeconomicandgreatmentalburden .Theauthorsadoptedacupuncturetherapytotreatitandachievedagoodtherapeuticeffect.Followingisthesumma ry .1 CLINICALDATA1 .1 DiagnosticcriteriaInthepresentpaper,thestandardsfordi agnosi…  相似文献   
999.
Objective To ascertain whether a coding mutation(Ⅱe93Met) in 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UCH-L1) gene plays a role in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IPD).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ssay(PCR-RFLP) was used to distingusih the wild-type(two DNA fagments of 34 and 126bp)from the variant allele(three fragments of 34,60 and 66bp)because the mutation created a new site for restriction engonuclease Bsm F1.DNA was isolated from various blood samples using a phenolchlorofom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000.
反复缺血再灌注制备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应用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的小鼠血管性痴呆(VD)模型进行评价,为VD的基础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0)和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丝线结扎方法、经连续3次反复缺血再灌注,制备VD模型;对照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血流。测试2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该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变化。结果跳台试验中模型组小鼠术后第29d的反应时间(125.4±32.5)s较对照组(24.9±2.9)s明显延长(P<0.01),错误次数增多(P<0.01);术后第30d的潜伏时间(80±29)s较对照组(200±37)s明显缩短(P<0.01),错误次数增多(P<0.01)。水迷宫试验中模型组小鼠术后第29d、30d游完全程时间[(143±17)s,(162±11)s]较对照组[(68±8)s,(52±5)s]明显延长(P<0.01),错误次数增多(P<0.01)。海马CA1区ChAT免疫组化观察中模型组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为0.086±0.009,较假手术组(0.123±0.015)明显降低(P<0.01)。结论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的小鼠模型是研究血管性痴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