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81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545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3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患者 ,39岁 ,因阴道脓性、血性分泌物 2 +年 ,下腹胀痛 1 0天 +,伴发热、痛经 ,无明显月经改变。门诊 B超查见左侧附件7.1 cm× 5 cm× 6.6 cm分隔状囊性占位 ,以左附件包块收入院。既往史 :患者 1 985年行剖宫产时发现双子宫 ,2 0 0 1年 B超发现左肾缺如。入院前在当地医院经过抗炎治疗 ,无效。内科查体无特殊。妇科检查 :阴道可扪及脓血性分泌物 ;宫颈 :可见双宫颈 ,较小的一个位于 2点钟处 ,较大的一个位于 7点钟处。其中位于 2点钟处的宫颈与盆侧壁固定不活动。子宫 :前位 ,如60 +天孕大。左附件区扪及一直径约 7cm的包块 ,囊性 ,欠活…  相似文献   
32.
连续性脾-性腺融合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18岁.男性。因发现左侧阴囊无痛性肿块16年,胀大半年伴疼痛发作1次于2004年2月26日入院。该患者2岁时其父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内无痛性肿块,如睾丸大小,质地也与之相心,无疼痛及局部皮肤红肿瘙痒,以为孩侧有双睾丸未予重视。近16年来自觉左侧睾丸及肿块增大较右侧明显,但无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33.
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系统多发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可同时累及人体各系统器官,目前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均有报道。自1969年,由Rosai和Dorfman将其正式命名后[1],国内外罗道病相关个案报道达1 200余例,国内80余例。其中骨骼系统罗道病报道近200例,胫骨罗道病个案报道不足20例,现结合文献综述报道1例左侧胫骨罗道病。  相似文献   
34.
解剖一具成年男尸 ,年龄约 30岁 ,身高 1 70cm ,肥胖体型 ,发现左侧双肾孟双输尿管畸形 (附像片 )。报告如下 :左肾位置外形正常 ,但见肾门处有双肾孟穿出 ,上位肾孟在肾动脉后上方出肾门后下行 ,移行为直径约 5cm长的输尿管 ,此输尿管全长约 30cm。下行迂回曲折逐渐变细 ,跨髂总动脉处约 2cm ,输尿胱开口处约 1 5cm。整条输尿管形如肠管 ,其行程无异常 ,此输尿管内无结石等异物。下位肾孟在肾动脉的后下方出肾门下行 ,移行为正常输尿管。上位输尿管膀胱开口处位于下位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后下方。右侧肾孟及输尿管未见异常。输尿管的异常包…  相似文献   
35.
颅骨多发性血管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51岁。因外伤检查头颅CT意外发现后颅 (颅骨来源)肿瘤,左侧枕骨鳞部呈相邻的两个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边缘清楚。头颅正侧位X片也见相应部位的骨质破坏区。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左侧枕骨鳞部及横窦上方枕骨、颞骨后部共 4处多发病灶 (图 1 ),最大者 4 5cm×3 0cm×2 5cm,最小者 2 4cm×1 5cm×0 5cm,表现为略长T1长T2信号,强化明显。诊断考虑为左枕、颞骨多发占位病变,脑膜瘤可能。保守治疗 (中药 )半年后复查,发现肿瘤较前有明显增大。遂于 2003年 7月 8日住入我科。体检:一般情况良好,颈枕部等未触及皮下肿块及浅表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36.
我们于上肢解剖过程中发现其左侧肱动脉发生罕见变异,此种变异未见文献报道,现将观测结果报道如下。男尸,身长175cm,年龄、死因不详。左侧肱动脉续于腋动脉,起始处外径4·1mm,发出肱深动脉。本干于肱二头肌内侧沟伴正中神经下行,约1cm后发出尺侧上副动脉,于三角肌止点附近发1横  相似文献   
37.
骨型化生性乳腺癌伴有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84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 1个月余 ,经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活检诊断为“恶性梭形细胞肿瘤伴骨及骨样成分”于 2 0 0 1年 11月 2 6日入该院。体检 :全身体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扪及一 4cm× 3cm肿物 ,质硬实 ,活动性差 ,与皮肤无粘连 ,乳头无内陷 ,肿物表面皮肤颜色稍暗 ,无典型桔皮样外观。行乳腺改良根治术。病理检查 :送检物为“左侧乳腺及腋窝淋巴结” ,为一 2 4cm× 2 2cm× 6cm纤维脂肪样组织 ,一侧附一梭形皮肤 ,面积 2 0 5cm× 9 0cm。乳头位于皮肤中心 ,无明显内陷或变形 ,距乳头一侧 1 5cm处有一 6 0cm…  相似文献   
38.
患者女 ,4 1岁 ,因腹痛、下腹部包块数月入院。查体 :消瘦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肝脾未见肿大。妇科检查 :子宫后位略增大 ,宫颈肥大、轻糜 ,左侧附件区扪及一 11cm× 8cm× 7cm混合性包块 ,触痛。B超 :左侧附件区探及 13 8cm× 6 9cm× 11 5cm囊实性包块 ,边界清晰 ,边缘欠规则 ,实性部分回声不均匀 ,囊性部分见少量分隔 ;左肾实质回声增强 ,集合系统扩张呈花瓣征。CT :子宫左、后上方扫及囊实性肿块 15cm× 10cm× 9cm ,实性区及囊性区密度强化不均 ,外形不规则 ,子宫被挤向右侧 ,与病灶分界不清 ,膀胱略向前移 …  相似文献   
39.
例1,女,24岁,因停经63天就诊。末次月经于1996年6月10日,有早孕反应。停经59天时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失败;术后6h经B超检查示:子宫前位,增大约孕2^ 月.横经宽7.8cm,宫底见“V”字切迹,左宫腔内见一妊娠囊,囊内可见一成形的胎儿,胎心胎动可及,头臂径2.48cm;右侧子宫大小为4.65cm×3.80cm×3.80;左侧卵巢为4.01cm×2.85cm×5.28cm;右侧卵巢正常.回声无特殊。提示:(1)子宫不全纵隔(左侧宫腔妊娠,活胎)。  相似文献   
40.
患者.女,44岁,主因左侧偏瘫伴头晕2d入院。2d前无明显诱因在起床解小便时突然发生左侧肢体瘫痪,不能活动,伴眩晕,视物旋转,恶心欲呕未吐,耳鸣,顶枕颈部疼痛,渐进性加重、无抽搐,意识障碍及小便失禁来诊。否认既往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溶血性贫血、吸烟、口服避孕药、心功能不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病史、否认近期妊娠人流、失水、头颅外伤及感染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