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36篇
  免费   3605篇
  国内免费   99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641篇
妇产科学   3148篇
基础医学   1478篇
临床医学   19013篇
内科学   2820篇
皮肤病学   254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19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23471篇
综合类   38888篇
预防医学   944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7900篇
  387篇
中国医学   6759篇
肿瘤学   1886篇
  2024年   532篇
  2023年   2533篇
  2022年   2340篇
  2021年   3321篇
  2020年   3646篇
  2019年   4422篇
  2018年   1960篇
  2017年   4160篇
  2016年   4328篇
  2015年   4710篇
  2014年   9230篇
  2013年   8729篇
  2012年   9827篇
  2011年   10043篇
  2010年   8999篇
  2009年   7910篇
  2008年   7350篇
  2007年   6507篇
  2006年   5609篇
  2005年   5009篇
  2004年   3931篇
  2003年   3034篇
  2002年   2311篇
  2001年   1852篇
  2000年   1227篇
  1999年   973篇
  1998年   807篇
  1997年   725篇
  1996年   562篇
  1995年   494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究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术后感染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小儿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类型分为开腹切除组和腹腔镜切除组,每组100例;统计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的概率;血清炎症因子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统计两组患儿手术前及术后1周外周血中的白细胞(WBC)数目、中性粒细胞(N)数目及淋巴细胞(L)数目及CD_4~+、CD_8~+T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开腹切除组患儿相比,腹腔镜切除组患儿的术后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的比例均减少(P<0.05);手术后1周,腹腔镜切除组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降低(P<0.05);s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5);CD_4~+T细胞百分比及CD_4~+/CD_8~+增加(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恢复较快,能够显著改善患儿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型。  相似文献   
62.
63.
64.
目的:探讨吴门医派妇科膏方优势病种及组方特色,以供临证应用参考。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我院妇科膏方处方资料,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药物关联分析,挖掘基本组方特点。结果:共收集妇科膏方处方208份,按疾病分类以月经病最多,单张膏方处方总剂量平均5000.41g,药味数平均38味。涉及中药品种202种,总使用频次为8004次,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依次为阿胶、炒白芍、菟丝子、熟地黄、麸炒山药等,形成关联环阿胶-麸炒山药-麸炒白术-炒白芍-熟地黄-盐续断-菟丝子。组方以补药为基础,性味偏甘、温,主入肝、脾、肾经,毒性药应用较少。结论:吴门妇科膏方以调治月经病等慢性病为优势,遣方用药符合吴门妇科扶持中土,充盈血海;疏肝理气,补肾并重的学术思想;具有燮理阴阳,平调脏腑,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的特点,专科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逆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细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18例胆囊结石伴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以1:1匹配方式分为对照组(n=59)与试验组(n=59),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石术及在此基础上行逆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取石术;比较两组插管效果、术中与术后临床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插管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ALT、AST、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清淀粉酶及血清脂肪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石术,腹腔镜下逆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细径胆总管结石可有效提高插管效果,降低操作难度,促进早期康复,有助于减轻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66.
<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胆囊切除的标准术式,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性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但随着病例基数的扩大,由其引发的肋、肩部疼痛在外科护理领域受到极大重视,这也是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难点之一。文献报道,LC术后30%~40%的患者出现肋、肩部疼痛,多发生于术后4~6 h~([1])。因此为进一步改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躯体及生理舒适度,我院根据排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医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55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例)和观察组(n=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2周,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出血、肠梗阻、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123.4±16.8) min]、切口长度[(4.4±1.1) cm],均短于对照组[(158.3±20.5) min,(14.5±2.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5.2±12.6) m L]少于对照组[(219.5±16.4) 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其可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及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69.
70.
输卵管妊娠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急腹症。输卵管妊娠如能在包块尚未破裂前早期诊断,其相关的病死率大大降低。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有很多,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会导致患者生育功能的下降。临床中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选择哪种治疗方式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并减少并发症仍是有争议的话题。近年有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比较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式的并发症及其对患者未来生育前景的影响,甚至提出更新的治疗方式以弥补传统治疗方式的不足。现就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并发症及对未来生育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