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7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侯晓青  宋振民 《医药导报》2004,23(9):0694-0696
目的:测定6种革兰阴性(G-)杆菌和2种革兰阳性(G+)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率。方法:采用平板二倍稀释法对8种细菌共282株进行MIC和抑菌率的测定。结果:G+球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耐药率>70%。G-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最为敏感,其耐药率<40%;阴沟杆菌、不动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弱,耐药率50%~70%。结论:随着头孢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对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刘洁 《中国医刊》2006,41(7):52
患者,男,35岁,河北省农民,因“发热8天,腹胀2天”就诊。患者就诊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40.2℃,最初伴有寒战、咳少量白痰、头痛及全身肌肉疼痛,外院给予头孢类抗生素等治疗,体温略下降,寒战消失;但发病第3~5天患者面部及胸部潮红,尿色变深,尿量减少(约500ml/d),无出血、水肿(外院考虑为药物过敏)。来本院就诊前2天出现腹部胀痛、食欲差、恶心,无呕吐及腹泻。外院查转氨酶明显升高、腹水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接触史。无手术及输血史,否认长期大量饮酒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红霉素与头孢类、青霉素类治疗以痰鸣音为主的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 1 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 :5 0例 ,给予红霉素 2 5~ 30 mg·kg- 1· d- 1 ,静脉滴注 ;对照组 (B组 ) 4 0例给予头孢塞肟钠 5 0~1 0 0 mg· kg- 1 · d- 1 ) ,分两次静脉滴注 ;C组 4 0例给予益萨林 5 0~ 1 0 0 mg· kg- 1 · d- 1 ,分两次静脉滴注。结果 用药7d后 A组总有效率为 94 % ,B组总有效率为 72 .5 % ,C组总有效率为 6 2 .5 % ,A组与 B、C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及非常显著差异性 (P<0 .0 5 ,P<0 .0 1 ) ,而且费用比较 ,A组与 B、C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红霉素治疗以痰鸣音为主的小儿肺炎疗效优于头孢类及青霉素类 ,而且费用低 ,见效快 ,疗效高  相似文献   
14.
总结头孢类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包括对使用头孢类注射剂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抢救及护理措施,观察抢救效果。认为快速、准确的判断以及及时、正确的抢救护理可提高头孢类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正>我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共收治血液病脾肿大行脾切除术患者31例,其中2例术后发生暴发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现结合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并复习有关文献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4岁,因α-地中海贫血于2008年1月10日行脾切除术,术后第2天起出现发热,经物理降温及药物退热并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呈持续性高热,最高体温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细菌性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6例老年细菌性感染患者根椐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头孢哌酮(先锋必)组52例、头孢曲松(菌必治)组10例及头孢他啶(复达欣)组64例。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先锋必组总有效率为84.62%,菌必治组为100.00%,复达欣组为96.88%。治疗过程中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细菌性感染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常见头孢类抗生素的配伍禁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照。方法严格参照药物使用说明,使用不同的方法将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溶液与不同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混合,记录反应结果,总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将溶于100 m L 0.9%氯化钠溶液的头孢类抗生素溶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混合,混合后产生白色絮状物,溶液浑浊,且静置3 d后无变化;2将溶于0.9%氯化钠溶液的头孢类抗生素溶液与稀释后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混合,混合后并无浑浊表现,且未发现白色絮状物,但瓶壁上有少量颗粒,静置10 min后可溶解,反应液澄明,色泽微黄;3头孢类抗生素+盐酸氨溴索+氯化钠+葡萄糖溶液混合,混合后未见浑浊及白色絮状物,仅瓶壁上存在些许颗粒,静置10 min后溶解,溶液澄明,颜色微黄。结论在联合用药时必须重视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尽最大可能避免不同药物连续输入患者体内。在一种药物输注完毕后,立即冲洗注射器。严格掌握临床新药使用说明,熟记配伍禁忌,强化用药过程的巡视,尽最大可能保障用药安全,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将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说明书进行对比分析,为药品说明书的完善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临床常用的14种头孢菌素类原研药和仿制药共计28份药品说明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参考资料为评价标准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8份药品说明书中,主要在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贮藏条件、修订日期等方面存在差异。此外,亦存在适应证范围不一、同一说明书对应多种规格、用法用量存在差异、不良反应存在差异、药物过量描述不一、药代动力学描述不一等问题。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尤其是仿制药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完整度有待提高,说明书修订有待加强,建议不断完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药物可引发的抗体可出现DAT阳性[1,2],近几年来,药物引起的DAT阳性已被分成4种机制:药物吸附、免疫复合物、非特异性吸附以及自身抗体的产生。头孢菌素类药物抗体作用于红细胞膜,使红细胞的膜发生改变,免疫球蛋白非特异性地被红细胞吸附引起,引起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从而对交叉配血实验造成干扰。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一例头孢类抗生素抗体致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畅 《首都医药》2014,(24):109-109
目的探究急诊救治双硫仑样反应特征和规律。方法对近年我院收治的3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居多,占78.1%(25/32),多为用药后当天饮酒后所致,占62.5%(20/32),临床症状及体征以皮肤潮红、心悸、烦躁、头晕头痛居多,所有患者均经综合急诊对症支持治疗后,于30min~180min内得以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症状表现较复杂,且病情较危重,经积极治疗后,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