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4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54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459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317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799篇
预防医学   21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98篇
  14篇
中国医学   393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探讨新疆南疆维吾尔族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及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特点。材料与方法15例维吾尔族ESRD患者为试验组(ESRD组),20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同区域长期居住的健康维吾尔族人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rs-fMRI检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ESRD患者的认知功能。计算ALFF和基于种子点的FC值,并比较两组间大脑ALFF及FC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ESRD患者异常脑区的ALFF、FC和临床信息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南疆维吾尔族ESRD组双侧楔前叶(峰值点在右侧楔前叶)的ALFF(自发活动)减低;通过基于种子点的FC显示ESRD组的右侧楔前叶与右侧楔前叶/双侧中扣带回/双侧后扣带回/右侧内侧眶额叶的功能连接减弱;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右侧楔前叶-右侧内侧眶额叶FC和MoCA认知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83,P=0.005)。结论南疆维吾尔族ESRD患者的大脑默认网络区域(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自发活动以及功能连接减弱,可能是造成脑功能受损、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李玉娜  毛宁  谢海柱  车凯莉  初同朋 《磁共振成像》2021,12(11):101-104,108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中枢神经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及预后缺乏客观指标.MRI技术为深入研究PPD神经病理机制和神经影像学异常提供了重要工具.作者就多模态MRI技术对PPD患者的脑影像研究做一文献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其进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皮质下脑卒中后手运动相关脑区正负网络连接的变化及与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对18例单侧皮层下脑卒中患者和18名性别、年龄完全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检查.以左侧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1,对应病灶侧)内与手运动功能相关的区域为感兴趣区,基于体素水平的全脑功能连接方法 分析手运动相关的正网络和负网络;进一步基于感兴趣区水平的功能连接方法 分析正负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变化;最后,将卒中患者异常的功能连接指标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卒中组与病灶侧M1功能连接显著大于对照组的脑区均在负网络内;而显著小于对照组的脑区均在正网络内;卒中组正负网络内和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均显著降低;且病灶侧M1与负网络内同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系数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735,P<0.01).结论 脑卒中后与手运动相关脑区的正负网络连接强度均下降.尤其是卒中组大于对照组的功能连接可能并非意味相关脑区的"功能代偿",而是反映了手运动相关脑区之间的负性功能连接降低,这将更有利于深入理解脑卒中神经作用机制并为康复干预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探究太极拳零基础者在太极拳不同学习阶段的脑功能活动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变化.材料与方法 采用被试内设计,对18名太极拳零基础被试在太极拳学习初期(2周)和学习14周进行同样内容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然后分别计算前后两个不同时间点被试的全脑ReHo值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太极拳学习2周比较,太极拳学习14周被试右侧梭状回的ReHo值显著增高,而右侧小脑和左侧顶上小叶的ReHo值显著降低(AlphaSim校正P<0.05);其中右侧小脑的ReHo的变化值与太极拳技能评分的变化值呈显著负相关(r=-0.507,P=0.032).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太极拳学习2周被试的右侧颞中回、右侧前扣带回的ReHo值与太极拳技能评分的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r=0.908、0.818,P<0.01),而左侧枕下回及右侧颞上回的ReHo值与太极拳技能评分的变化量呈显著负相关(r=-0.474,P<0.05;r=-0.824,P<0.01).结论 研究结果 表明,随着太极拳学习技能水平的提高,被试的静息态功能活动局部一致性变化,反映了相关脑区可塑性.另外,太极拳学习初期某些脑区的ReHo值对太极拳技能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潜在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首诊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和首诊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的变化特征.材料与方法 招募22例首诊SZ、27例首诊OCD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s,NC),采集被试3.0 T磁共振扫描数据,比较3组被试的fALFF值,在协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Post hoc分析,结果 均采用AlphaSim校正.对差异脑区fALFF值分别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病程进行偏相关分析,将年龄、性别和教育年限作为协变量.结果 3组间fALFF有差异的脑区为右额中回/额上回、右舌回/小脑4、5区、右角回/缘上回、右楔前叶/后扣带回/中扣带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AlphaSim校正,P均<0.01).和正常对照组相比,SZ组右额中回、右颞上回/海马/颞中回、右缘上回、右楔前叶、右舌回、右角回fALFF值减低;OCD组右角回、右额上回、右额中回fALFF值增高,右舌回fALFF值减低(AlphaSim校正,P均<0.01).和SZ组相比,OCD组右额上回/额中回、右缘上回/角回、右海马/颞上回/颞中回、右后扣带回、右中扣带回fALFF值增高,右小脑4、5区fALFF值减低(AlphaSim校正,P均<0.01).偏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SZ患者右角回/缘上回fALFF值与病程呈正相关(r=0.507,P=0.027).结论 首诊SZ和首诊OC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表现出不同模式的fALFF改变,和OCD患者相比,SZ患者自发性脑活动受损脑区更广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网游成瘾组与健康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功能连接的差异,并探寻该功能连接和个体对网游渴求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根据网游应用情况调查问卷、网游成瘾诊断量表共招募网游成瘾组被试32名,健康对照组被试33名.所有被试均填写网游渴求度量表并在静息状态下进行磁共振扫描,获取在静息状态下的脑数据.选取右侧额上回作为感兴趣区,计算感兴趣区与其他脑区间的功能连接.之后比较网游成瘾组和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的差异,抽取差异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系数,并与网游渴求度量表得分进行脑-行为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网游成瘾组的网游渴求程度更高,并且其额上回和丘脑的功能连接更强;此外,健康对照组网游渴求度量表得分与额上回和丘脑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365,P<0.05),而网游成瘾组没有发现该相关(r=-0.286,P=0.119).结论 网游成瘾者对网游保持着较高的渴求程度,且网游成瘾者在静息状态下的额上回和丘脑的功能连接异常,即相比于健康对照组,网游成瘾组额上回和丘脑的功能连接在静息状态下显著增强.此外,健康对照组个体在静息状态下额上回和丘脑之间的功能连接与其对网游的渴求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静息态下耳鸣患者脑区域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 45例耳鸣患者,分为右侧、左侧、双侧耳鸣3组,在静息态下,采用BOLD-fMRI序列对耳鸣患者及37名正常人进行扫描.结果 (1)耳鸣患者听觉系统部分区域功能连接异常,非听觉系统部分区域亦出现异常;(2)在听觉系统中,皮层下区域的神经元活动背离默认网络,而听觉皮层的神经元活动则主要有向默认网络靠近的趋势;(3)听觉网络中,异常的皮层下区域主要位于右侧,而异常的听觉皮层则位于左侧颞上回;(4)在双侧耳鸣患者组,右侧枕颞内侧回、右侧小脑山坡、额叶部分区域功能连接异常,这些区域在单侧耳鸣组并未发现.结论 静息状态下耳鸣患者听觉皮层的功能改变与皮层下结构的功能改变不同,听觉网络在功能上存在着优势通路,与耳鸣侧别无关,双侧耳鸣对患者相关脑区的影响与单侧耳鸣可能不同.静息态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非听觉系统(如边缘系统、前额叶联合皮层)参与耳鸣.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制备一种特异性靶向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光声/超声双模态造影剂,探讨其体外寻靶能力及双模态显影效果。方法采用多步乳化法制备载有印度墨水和液态氟碳的高分子造影剂,用碳二亚胺法将造影剂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单克隆抗体相偶联,制备出靶向VEGFR2高分子造影剂(Vi-PFH-PLGA)。检测该造影剂的一般特性、体外寻靶能力及双模态显影效果,并与非靶向高分子造影剂进行比较。结果所制备的靶向高分子造影剂的平均粒径为(565.5±15.6)nm,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到抗体成功的连接到造影剂表面,流式细胞仪测得抗体微球连接率为99.72%,体外寻靶能力实验显示较多的靶向造影剂呈花环状牢固的聚集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面,而非靶向组和抗体干预组未见造影剂与HUVEC的特异性结合。体外光声/超声显影实验显示,经脉冲激光辐照后,靶向造影剂组可检测到明显的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与非靶向造影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功制备出靶向VEGFR2的光声/超声双模态造影剂,该造影剂在体外与HUVEC细胞具有较强的靶向结合能力且具备较好的光声/超声双模态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的特征性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1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及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将得到的功能影像数据应用 SPM5等软件进行处理后,选择后扣带回作为种子点,计算各脑区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度。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中,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楔前叶、内侧颞叶和顶下小叶等脑区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度减低。结论静息态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存在多个特定脑区功能连接度减低的特征性变化,支持无先兆偏头痛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为从脑功能层面探讨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的静息态脑区功能局部一致性(Reho),探讨针刺穴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0~34岁,中位年龄23岁。利用GESigna HDx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针刺前(对照组)、针刺足三里后分别进行静息态扫描,运用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采用Reho的数据后处理方法,分析2组被试不同脑区Reho值的差异.并运用错误发现校正(FDR-corrected),得到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结果针刺足三里组与针刺前相比,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前扣带回(8.17)、左侧额中回(4.84);Reho值减低的脑区有左侧小脑半球(-7.75)、右侧后扣带回(-6.66)、左侧豆状核(-6.87)、右侧岛叶皮层(-7.57)、左侧胼胝体(-5.71)、左侧楔前叶(-4.68)、右侧额叶内侧回(-8.59)。结论针刺足三里后造成局部脑组织血氧水平信号同步性改变,提示针刺足三里不仅有特异的脑功能激活区.而且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存在Reho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