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为桡动脉置管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体视显微镜测量31具尸体共62侧桡动脉远侧段的内径(ID))、外径(ED).结果(1)桡动脉平桡骨茎突上5cm处断面(SA)ED、ID和管壁厚度(WT)分别为(2.33±0.49)mm、(1.31±0.45)mm和(0.51±0.13)mm.(2)桡动脉平桡骨茎突处断面(SB)ED、ID和WT分别是(2.71±0.45)mm、(1.52±0.54)mm和(0.59±0.16)mm,三者均大于SA(P<0.05).(3)桡动脉的ID、ED及WT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P<0.05),但无侧别差异(P>0.05).结论本文结果对桡动脉穿刺置管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等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核磁图像测量,评价国人膝关节外翻畸形拉花式松解手术中腓总神经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连续100例患者(男40例,女60例),在膝关节间隙和胫骨平台以远0.8-1.0 cm平面(胫骨截骨的平面)分别测量腓总神经与关节囊内表面和胫骨上端后外侧角骨皮质的距离.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在膝关节间隙水平腓总神经距离关节囊内表面1.50 cm±0.26 cm(0.85~2.23 cm);在关节面下8-10 cm的胫骨截骨水平,神经距离胫骨上端后外侧角1.40 cm±0.27 cm(0.80-2.32 cm).相同平面的距离略小于西方人的数据,此安全距离与同平面膝关节处前后外径成正相关.[结论] 膝关节外翻畸形拉花式松解手术操作简便可靠,只要切开时刀尖深入不超过0.5 cm则一般不会直接损伤腓总神经,如深入超过0.8 cm则有可能造成损伤.与西方人相比,国人松解时切入宜稍浅;膝关节处外径偏细的患者切入宜稍浅.  相似文献   
53.
血吸虫性肝病的基本病变是大量虫卵在门脉分支内沉积并引起炎症反应,导致门脉管壁增厚和干线型纤维化。为了研究门脉壁的变化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我们对2002年1月~200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血吸虫肝病患者、健康对照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54.
50例(100侧)成人尸体左、右股动脉长度为297.29±31.06mm和294.43±31.02mm,外径为5.55±1.61mm和5.42±1.42mm,左、右腘动脉长度为167.34±17.67mm和168.54±17.30mm,外径为5.48±1.17mm和5.53±1.38mm。男女间的股动脉长度及外径和腘动脉外径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5.
用红色乳胶灌注成人尸体上肢35侧,观察桡神经的血供。营养桡神经的动脉来自于肱深动脉、桡侧返动脉、中副动脉和肌支动脉。其中肱深动脉和桡侧返动脉在桡神经血供中起重要作用。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桡神经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6.
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蒂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的解剖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蒂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对尺动脉腕上皮支来源、走行、分支及分布范围进行解剖学观测;在40侧成人干燥手骨上测量了豌豆骨和月骨的形态学数据;1侧新鲜标本摹拟手术设计.结果①豌豆骨纵径和月骨横径接近,分别为(12.8±1.5)mm和(12.5±1.5)mm;②尺动脉腕上皮支在豌豆骨近侧3.9cm处起于尺动脉,分为升支和降支.其中降支与尺神经手背支伴行下降,经尺骨头与豌豆骨之间进入手背尺侧,沿途除发支供养尺侧腕屈肌腱、小鱼际、手背尺侧皮肤外,还发出3~7支外径(0.3~0.7)mm的分支营养豌豆骨.结论以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为蒂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血供可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7.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宿主血管内的生物相容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时的血管损伤以及随后引发的损伤后修复反应导致支架置入后局部和系统炎症反应,血小板和炎症细胞聚集、释放炎症介质、趋化因子、黏附分子和牛长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最终导致支架内再狭窄,支架置入后的炎症反应是支架内再狭窄一个重要原因.支架材料的选择在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体医用材料,对支架各方面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可靠的扩张性和力学持久性、良好的柔韧性和几何稳定性、尽可能小的外径,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耐蚀性,而支架上述特性都依赖于材料的力学和物理特性.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降低了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率,具备优良特性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8.
背景:髋关节表面置换保留了股骨头,颈结合部结构,因此存在股骨头,颈结合部切迹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导致术后股骨颈骨折.目的:分析与髋关节表面置换相关的股骨头,颈结合部形态.方法:共102例健康髋关节三维CT图像,根据实验设计获取截面图像,该截面与股骨干长轴成50°(或45°,55°)夹角,与股骨颈长轴垂直,定位于股骨头,颈结合部.测量该截面内一外径长度,前一后径长度,在截面图像上作圆,要求该圆包容股骨头/颈结合部截面骨皮质,并作到最小,取得圆心,在该圆的外侧半圆内(股骨颈外上方)找到骨皮质最突起的部位,连接圆心作半径线,测量并统计该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а角).统计分析内一外径长度、前一后径长度,а角的大小以及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内外径长度明显大于前一后径长度,男性大于女性,а角平均约27°,与身高体质量性别均无关.结果提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股骨颈外上方和内下方造成切迹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可能性最大的部位是股骨头,颈结合部"外上前方",与水平线夹角约27°,在术中需特别加以注意和保护.  相似文献   
59.
鼻道检查、经鼻气管插管、经鼻鼻咽通气道的放9.55mm;后缓扩充部(5) 长25 mm,外径由9.55 mm 逐置等是常用的医疗项目,进行上述项目时必须对病人步降低至7 mm;后段(6) 长70 mm,外径7 mm;尾进行鼻道扩充.但目前无鼻道扩充器,鼻道扩充多采部接连接座(7),连接座内径、锥度与标准注射针头用纱布条、棉棒等代替,临床鼻道扩充非常不便,且连接座的内径、锥度相同,连接座(7) 内腔与中间鼻道扩充效果受到影响,有较多隐患.我们通过工作注药通道(8) 相通;中间注药通道(8) 内径1 mm,长实践摸索总结,自行制作了一种鼻道扩充器,本文主175 mm.要介绍这一鼻道扩充器的结构和使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肛动脉的分支分布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成人尸体20具,婴幼儿尸体15具,红色乳胶灌注.解剖剥离,肉眼观察形态,分别测量.结果:肛动脉较恒定,主要起于阴部内动脉(88.6±2.8)%,是肛管的主要供血动脉;根据肛动脉的支数和来源不同,将其分为4个类型,9个亚型,以二支型和三支型居多;在两侧肛动脉之间,肛动脉与直肠上动脉及直肠下动脉之间均未发现存在器官外吻合.结论:肛动脉的外径介于0.9~2.4mm,平均(1.7±0.2)mm;内径介于0.5~1.4mm,平均(1.0±0.14)mm.源于阴部内动脉的肛动脉与原动脉间的下夹角介于30~70°,平均42.5±10.3°.肛动脉的角度、管径及起始住置等,均可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