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71篇
  免费   5816篇
  国内免费   2469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223篇
妇产科学   219篇
基础医学   844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9913篇
内科学   4940篇
皮肤病学   1206篇
神经病学   802篇
特种医学   15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649篇
综合类   29817篇
预防医学   4288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33391篇
  147篇
中国医学   38148篇
肿瘤学   1122篇
  2024年   502篇
  2023年   1558篇
  2022年   1372篇
  2021年   2096篇
  2020年   2003篇
  2019年   2817篇
  2018年   1578篇
  2017年   2972篇
  2016年   3025篇
  2015年   3587篇
  2014年   6404篇
  2013年   6169篇
  2012年   7853篇
  2011年   8267篇
  2010年   7627篇
  2009年   7320篇
  2008年   7490篇
  2007年   6823篇
  2006年   6571篇
  2005年   6532篇
  2004年   5905篇
  2003年   5848篇
  2002年   4657篇
  2001年   4251篇
  2000年   3330篇
  1999年   2594篇
  1998年   2009篇
  1997年   1648篇
  1996年   1498篇
  1995年   1228篇
  1994年   855篇
  1993年   497篇
  1992年   483篇
  1991年   425篇
  1990年   382篇
  1989年   351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32.
33.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4.
目的在脑梗死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手段,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丹红注射液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方法,最后根据相关数据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上,观察组为95.0%,而对照组的77.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对其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总有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临床给予行妇科肿瘤术治疗者丹红注射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DVT)有效性。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入院行妇科肿瘤术治疗的73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入院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弹力袜+低分子肝素钙),以2017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入院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比较不同预防措施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下肢疼痛、肿胀、血栓形成),对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因子[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差异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血栓发生程度(轻、中、重度),组间比较两组术后胃肠道出血发生及术后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对术前、术后两组患者下肢周径、血流速度进行检测,观察手术前后指标差异。结果 :入院时、术后1 d两组D-二聚体、APTT、FIB、PT指标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5 d观察组凝血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11.1%(P0.05),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为2.7%、2.7%,对照组为5.6%、8.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重度血栓患者,但观察组轻中度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为2.7%,与观察组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血流速度、下肢周径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流速度高、下肢周径短(P0.05)。结论 :临床行妇科肿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给予丹红注射液,术后患者血流速度减慢较弱,能有效改善机体高凝状态,减轻血栓程度,减少DVT发生,用药安全性高,不易造成出血、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中国医药科学》2020,(1):109-111
目的探究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片(开思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以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基于依巴斯汀片实施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效果确切,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疗效显著,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40-1742
探讨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罗布麻片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组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5.6%,ST段压低程度、压低持续时间、室早次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在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4-01青海红十字医院接收治疗的108例S A 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给予观察组患者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肝肾功能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 pha,TN F-α)、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B(interleukin 1B,IL-1B)、IL-8、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Scr均高于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ALT、BUN、TBIL、AST和Scr较对照组患者较低,比较两组间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1B、IL-8、IL-6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下降,IL-10升高,比较两组间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1B、IL-8、IL-6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IL-10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能够显著改善SAP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比波姆光配合复方丙酸睾丸酮软膏、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12等合成的药物治疗(以下称综合治疗)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与单纯药物治疗(以下简称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98例作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将我院药房现有的丙酸睾丸酮、凡士林按一定的比例配置成为2%丙酸睾丸酮软膏(以下简称复方1),在复方1的基础上加氢化可的松按一定的比例配置成复方丙酸睾丸酮软膏(以下简称复方2),用复方和(或)复方2外用治疗;局部注射维生素B12、胎盘组织液。另外选择100例作为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波姆光局部照射。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为65.00%,好转率为33.00%(有效率98%,复发2例(占2.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7.14%,好转率为34.69%,无效率为3.06%,复发率为3.06%。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综合治疗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疗效更可靠,同时可以缩短疗程,是治疗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0.
以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而试验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比单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