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8篇
  免费   868篇
  国内免费   397篇
耳鼻咽喉   956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517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2325篇
内科学   538篇
皮肤病学   295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5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866篇
综合类   2705篇
预防医学   1493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1028篇
  14篇
中国医学   644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639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脉冲吸氧的机理和优越性以及脉冲吸氧仪的原理。脉冲吸氧可以增加吸氧效果,减少感染,大大降低氧耗量。  相似文献   
92.
噪声对耳蜗外淋巴中某些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8只豚鼠分为1个对照组和2个暴露组,分别暴露于115dB(SPL)、125dB(SPL),1.5kHz纯音0.5h,以皮层听区诱发电位为检查指标,观察暴露前后动物听力的改变,并测定了耳蜗外淋巴中Na+、K+、Ca2+、Mg2+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声暴露后各组动物听阈明显提高,且125dB组听力损失明显高于115dB组。125dB声暴露后,耳蜗外淋巴中Ca2+明显降低,而115dB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声暴露对其它离子的含量没有影响。结果提示Ca2+可能与声损伤,特别是与永久性听力损失有关。  相似文献   
93.
朱梅  刘永祥 《耳鼻咽喉》2000,7(3):145-148
目的;对同一组研究对象变声期及成年后噪声参数动态比较研究,以指导噪音评价及戏校教学。方法:选取北京昆曲剧院学员班36名学员变声期前后声样,以及14年后该班成才学员中的10名跟踪采样,进行计算机噪音动态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变声期男女学员基频无显著性差异。变声期与成年后对比(a)(i)基频有显著性差异,共振峰F1,F2,F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动态噪音分析研究,我们可以配合戏校老师进行人才选拔,学  相似文献   
94.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综合诊断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abnormalpatienceofeustachi-antube)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的原因是许多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而单一的检查方法阳性率较低,所以,如何根据客观检查确诊并与咽鼓管阻塞相鉴别就成为诊断中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运用声阻抗仪、声测仪、电耳镜、纤维鼻咽镜结合临床症状,对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诊断做了初步研究,报告如下:1观察对象观察组(咽鼓管异常开放组)52例,71耳,平均年龄34.4岁,病程最短者10d,最长者17年;疾病对照组(咽鼓管阻塞组,简称阻塞组)29例,40耳,平均年龄39.4岁,病程最短3d,最长10年;正常对…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使用脉冲-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50例,自愿接受脉冲-激光手术,通过破坏鼻丘、鼻中隔前上方黏膜的筛前神经分支和下鼻甲前方黏膜,从而降底筛前神经分支的敏感性,抑制腺体分泌,使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结果50例随访1~2年,全部病例鼻通气正常,变应性鼻炎症状消失,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结论脉冲-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讨论了激光脉冲射线强化金属材料的几个问题:强化图形,材料性能,加工用量及表面涂层对被强化表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将资料完整的3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分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18例(切除术组),常规腺样体刮除术16例(刮除术组);采用声反射鼻测量等参数观察手术疗效,随访6~12个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25(1.25~15.75)min,刮除术组8.5(1.5~35.0)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除术组平均出血量50(10~125)ml,刮除术组平均出血量75(5~175)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术组术后出血1例,刮除术组术后脱水1例。声反射鼻测量计检查鼻咽部最小横截面积,切除术组术前(0.75±0.58)cm2,术后3个月为(1.94±0.63)cm2,术后12个月为(1.99±0.44)cm2;刮除术组术前(0.80±0.51)cm2,术后3个月为(1.83±0.81)cm2,术后12个月(1.89±0.37)cm2。两组手术前后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前后两组间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切除快、出血少等优点。声反射鼻测量计是评估腺样体切除术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8.
脉冲式电磁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影响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脉冲式电磁辐射(EMR)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影响的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伊思蓝静脉注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脉冲次数的EMR辐照对大鼠BBB开放的影响。结果 伊思蓝在EMR诱发的大鼠BBB开放局部呈现荧光斑;随着EMR脉冲次数(0~200次)的增加,荧光斑数量增加、面积增大;荧光斑在EMR组全脑的分布,以皮质、丘脑、下丘脑、小脑、尾壳核和延髓较多。结论 不同脉冲次数EMR诱发大鼠BBB开放程度不同,随脉冲次数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200次时达开放高峰,皮质区BBB开放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
鼻声反射测量法:(鼻中隔矫正术前后对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鼻声反射测量法(acoustic rhinometry,AR)是一种客观测量鼻腔几何形态、截面积及容积的新方法。3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AR检查并与21名正常人作比较,均为高加索人种;18例患者作了鼻中隔纠正术前与术后的对比。结果显示鼻腔最狭窄面积(MCSA)位于鼻腔前部,与鼻气道阻力(NAR)主要产生部位相吻合;术后MCSA增加伴NAR降低,提示MCSA能较好地反映鼻腔通气功能,但鼻腔容积并不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副作用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患者经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的副作用及与疾病种类、治疗次数、治疗能量的关系。结果500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发生副作用者66例(13.2%),其中色素沉着35例(7.0%),色素减退12例(2.4%),萎缩性瘢痕17例(3.4%),增生性瘢痕2例(0.4%)。术后>6个月仍有皮肤异常者24例(4.8%),其中色素沉着7例(1.4%),色素减退2例(0.4%),萎缩性瘢痕13例(2.6%),增生性瘢痕2例(0.4%)。色素沉着、色素减退、萎缩性瘢痕发生率在激光能量密度≥8.0J/cm2级高于其他能量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草莓状血管瘤组萎缩性瘢痕发生率高于其他病种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出现副作用与治疗次数无关,与激光能量密度、疾病种类有关。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是安全的,无连续激光治疗后引起的增生性瘢痕、持续性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