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56篇
  免费   1934篇
  国内免费   2280篇
耳鼻咽喉   292篇
儿科学   289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1249篇
口腔科学   350篇
临床医学   4087篇
内科学   2402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神经病学   764篇
特种医学   6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1842篇
综合类   9791篇
预防医学   4943篇
眼科学   301篇
药学   7562篇
  38篇
中国医学   6696篇
肿瘤学   1461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840篇
  2022年   742篇
  2021年   824篇
  2020年   802篇
  2019年   951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858篇
  2016年   893篇
  2015年   1082篇
  2014年   1707篇
  2013年   1760篇
  2012年   2193篇
  2011年   2325篇
  2010年   2134篇
  2009年   2056篇
  2008年   2549篇
  2007年   2367篇
  2006年   2054篇
  2005年   2230篇
  2004年   1940篇
  2003年   1769篇
  2002年   1365篇
  2001年   1324篇
  2000年   1048篇
  1999年   918篇
  1998年   774篇
  1997年   779篇
  1996年   715篇
  1995年   730篇
  1994年   476篇
  1993年   421篇
  1992年   377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326篇
  1989年   292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102.
最近,日本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以探索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房钠素(ANP)水平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纳入了2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在入院当日和人院后1、2和4d采血,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BNP和ANP水平,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右心房压力、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和左室每搏功输出指数。  相似文献   
103.
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及其特点. 方法取SD大鼠75只,在股骨中下段切断腓神经,将近断端逆转90度包埋于肌肉中.随机分为5组.A组:将截取的左颈总动脉套接于右侧正常胫神经侧方与腓总神经远端2 mm距离之间,缝合部胫神经外膜不予切除;B组:在胫神经套接部外膜开窗1.0 mm;C组:腓总神经切断14天后再予动脉套接,余同B组;D组:同B组,且于动脉套接部注入神经生长因子(neural growth factor, NGF)1 ml;E组:将腓总神经远端以端侧缝合形式直接缝合于胫神经的一侧,外膜开窗1.0 mm.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组织学、电镜和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 结果 4周时C、D及E组周边区域有神经纤维轴突和髓鞘再生,A组则无神经纤维生长; 8周时C、D及E组再生神经纤维较B组多,E组神经纤维较C、D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周时C、D及E组神经纤维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有较丰富的神经再生,与神经端侧直接吻合的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端侧2 mm距离动脉套接可作为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 ,用0 9%氯化钠注射液 30 0mL 葛根素 0 4g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10d为 1疗程 ,共 3个疗程。结果 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5 3例 ,显效 31例 ,有效 12例 ,总有效率达 81% ,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 ,副作用小 ,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5.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其种类繁多,不良反应也较为常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过敏反应 头孢菌素可致皮疹、皮肤瘙痒、荨麻疹、支气管痉挛、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其过敏性休克与青霉素休克相类似,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蟾酥制剂与多聚甲醛制剂和三氧化二砷制剂2种临床常用牙髓失活剂的细胞毒性。方法实验用细胞为1929细胞,采用四唑盐比色法观测。结果多聚甲醛制剂的细胞毒性最强,其次为蟾酥制剂,三氧化二砷制剂较弱。结论蟾酥制剂的细胞毒性介于多聚甲醛制剂和三氧化二砷制剂之间。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讨乌头类有毒中药在基因层面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根据国际ICH的要求,在SPF实验条件下采用生川乌、生草乌和生附子水煎液灌胃KM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小鼠心、肝、脾、肺和肾五种脏器的毒性进行全基因组描绘,应用Cluster、GO和Pathway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定量PCR验证。进行信息汇总与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可能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内外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予甲钴胺(弥可保)口服,治疗组加服自拟五藤通络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内外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9.
张丽 《陕西中医》2009,30(11):1564-156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中医认为该病发生于消渴日久,病属本虚标实,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四肢脉络失于濡养而致。目前现代医学多以控制血糖、缓解临床症状为治疗目的。临床治疗多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采用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则总归补气养血,活血通络,兼以健脾、化痰、祛瘀等法。治疗手段多元化,中药内服、中药足浴及足部按摩、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仪器的使用,配合西医改善血管功能、调整代谢紊乱、营养神经、手术治疗等方法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近3年DPN的治疗及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FK506-壳聚糖膜片与培养的雪旺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生长状况和纯度较好的第3代雪旺细胞,分别传代接种于含有FK506-壳聚糖膜片、单纯壳聚糖膜片的培养皿中培养,以盖玻片作为对照组.计算3组雪旺细胞倍增时间、雪旺细胞纯度;用MTT法比较不同膜片上雪旺细胞的生长活力,绘制生长曲线;S-10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雪旺细胞倍增时间对照组为5.9 d,单纯壳聚糖膜片及FK506-壳聚糖膜片组均为4.0 d;雪旺细胞纯度分别为80%、89%,93%;雪旺细胞增殖情况以FK506-壳聚糖组最佳,单纯壳聚糖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各组雪旺细胞均呈S-100阳性,FK506-壳聚糖组与单纯壳聚糖组雪旺细胞排列呈典型的漩涡状或栅栏状.结论 FK506-壳聚糖膜片具有更显著的组织相容性与生物功能性,并保持了雪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