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63篇
  免费   1811篇
  国内免费   958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660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4304篇
内科学   3220篇
皮肤病学   331篇
神经病学   551篇
特种医学   7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982篇
综合类   10926篇
预防医学   1987篇
眼科学   287篇
药学   11023篇
  82篇
中国医学   3417篇
肿瘤学   1256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755篇
  2022年   660篇
  2021年   938篇
  2020年   942篇
  2019年   995篇
  2018年   515篇
  2017年   1064篇
  2016年   1136篇
  2015年   1380篇
  2014年   2233篇
  2013年   2257篇
  2012年   2778篇
  2011年   2853篇
  2010年   2571篇
  2009年   2301篇
  2008年   2271篇
  2007年   1919篇
  2006年   1711篇
  2005年   1564篇
  2004年   1338篇
  2003年   1250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963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578篇
  1998年   476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374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在Grocott改良的果氏四胺银方法中,分别以5%过碘酸钠与5%铬酸作氧化剂,对感染卡氏肺孢子虫的小鼠肺涂片、大鼠及病人的肺切片进行染色。小鼠肺涂片的氧化时间分别为5,15与60min,温度为20℃;银浸时间90min,温度60℃。在较短氧化时间即15min以下时,卡氏肺孢子虫包囊显示淡褐色或深褐色,部分包囊内清晰可见一对括号状结构;但氧化时间较长时,包囊呈黑色且显示受损。在同一批次小鼠肺涂片氧化时间为5min时,过碘酸钠氧化较之铬酸显示较多的含括号状结构的包囊。在过碘酸钠氧化的大鼠或病人的肺切片中,也可见到该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以过碘酸钠作氧化剂进行银染反应优于铬酸,且可省略亚硫酸氢钠处理步骤,这将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共20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和前列地尔干乳剂。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心功能、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6%、84%、7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低于对照组,每搏心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0%vs. 79.59%,P0.05)。治疗6个月过程中不良反应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vs. 18.39%,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列地尔联合胺碘酮可提高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低剂量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包括3例髓外浆细胞瘤患者.其中沙立度胺剂量50~200 mg/d口服,同时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静脉滴注,连续4 d,间隙5 d,治疗3个月.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例,进步2例,无效4例,其中3例为髓外浆细胞瘤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轻度便秘多见.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低剂量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短期内安全有效,而对髓外浆细胞瘤患者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利用抽签取样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抗心衰加利多卡因的方法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37例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结果、NYHA心功能分级、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59%(35/3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Tc有所延长、QTd及心功能分级有所降低,而观察组患者QTc明显长于对照组,QTd及心功能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与对照组(8.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满意,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较强,并且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纵向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纵向应变及纵向应变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52%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0例为高血压组,并分为左室肥厚(LVH,29例)与无左室肥厚(NLVH,21例)两个亚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集图像,检测所有患者左室18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LPS)、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18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TPLs)及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对照组比较,NLVH组左房内径(LAD)增大(P〈0.05);与对照组及NLVH组比较,LVH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增大(P〈0.05),三组间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及TTPLS:与对照组及NLVH组比较,LVH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LPS均减低,中段TTPLS延长(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NLVH组中段LPS减低,LVH组基底段TTPLS延长。GLPS与PSD:对照组、NLVH组、LVH组PSD依次增加,GLPS绝对值依次减低(均P〈0.05);高血压组GLPS绝对值与PSD呈负相关(r=-0.61,P〈0.01);PSD测量在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应用纵向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能够早期评价LVEF保留的高血压患者左室同节段纵收缩功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血压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将该院1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8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血脂、血压指标改变,并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SBP、DBP、TC、TG、LDL为(117.87±10.67)mmHg、(81.67±6.95)mmHg、(4.36±0.68)mol/L、(1.64±0.58)mol/L、(3.84±0.47)mol/L VS 对照组(142.36±9.80)mmHg、(92.44±8.21)mmHg、(5.76±0.75)mol/L、(3.60±0.47)mol/L、(5.03±0.33)mol/L 显著较低(P<0.05),HDL两组比较(1.42±0.21)mol/L VS(1.16±0.17)mol/L,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②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0% VS 对照组73.75%显著较高(P<0.05);③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VS 对照组82.50%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2例头痛,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3.75%VS 对照组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脂及血压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合成1-甲基-3-甲酰基吲哚-2-甲酸甲酯。方法以吲哚-2-甲酸和甲醇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甲基化和Vilsmeier-haack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90.3%。结果本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易于纯化的特点,为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和液相-质谱联用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论该工艺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洪先娣 《当代护士》2018,(1):155-156
正胺碘酮又称乙胺碘呋酮,是一种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可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可使快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转复为窦性心律。是心内科常用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据国外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静脉炎是静脉使用胺碘酮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54.5%~([1])。胺碘酮注射液说明书规定,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最好选择中心静脉给药,因中心静脉血管管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预后及血栓前状态(PTS)的影响。方法: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甲钴胺治疗)和联合组(依那普利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组,各6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血生化及PTS指标差异。结果: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cy、FIB、TM、D-二聚体、GMP-140及CIMT低于对照组(P<0.05);m RS评分、m RS<3分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有助于改善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PTS,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联合咪达唑仑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RD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咪达唑仑组(对照组,50例)和咪达唑仑+喷他佐辛组(治疗组,5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呼吸力学指标(呼吸频率、气道峰压和肺顺应性),血气分析指标(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中丙二醛)进行观察。结果治疗24 h后2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但2组患者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24 h后,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呼吸频率(RR)、吸气峰压(PIP)、肺动态顺应性(Crs)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均<0.05)。在治疗24 h后,2组患者血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与治疗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血中MDA水平和SOD活性变化更显著(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与咪达唑仑和喷他佐辛相关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发现咪达唑仑联合喷他佐辛进行镇静和镇痛,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ARDS患者氧合功能和肺顺应性以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表明在ARDS患者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喷他佐辛和咪达唑仑有协同作用,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