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3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6篇
内科学   56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931篇
预防医学   2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07篇
  13篇
中国医学   32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71.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症1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平  刘敏  卢辉  祁建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6,26(4):277-277,279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疗效。方法:将愿意接受华法林预防治疗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1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组给予华法林3mg,1次/d口服,连服4天,第5天测定国际标准比值(INR),以INR值将华法林调整至最适剂量,以后定期每周测定INR,然后1个月检查1次,最长不超过2个月,两组患者根据临床实际联合应用血管转化酶抑制剂、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及调脂药治疗1个月随访2年。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血栓栓塞症第1年发生率为4.1%,第2年为6.8%;观察组2年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INR控制在2.0~3.0能明显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低危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低危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疗效,以明确抗栓治疗的最佳策略。方法:资料来源于华法林(目标INR 2.0~3.0)与阿司匹林(150~160mg/d)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参考国际指南中关于非瓣膜病AF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建议,低危分层标准为不具备任何一项高危因素:脑卒中病史、年龄大于75岁、糖尿病、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EF小于40%。分析低危亚组中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结果:低危亚组患者306例,平均年龄(61.9±9.3)岁,男性194例(63.4%),孤立性AF 41例(13.4%)。随访时间中位数19个月。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5例,华法林组仅1例,但统计学没有显著差异(P=0.219)。患者共发生出血事件11例,其中严重出血仅在华法林组有1例。华法林组总出血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288)。血栓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的联合终点[9例(5.6%)比3例(2.1%)P=0.146]两组间也没有差异。结论:不具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低危非瓣膜病AF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相似,但阿司匹林的剂量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林梅瑟  方志高  周野  冯湘君 《浙江医学》2006,28(11):889-891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老年患者脑栓塞的效果及出血不良事件。方法264例非瓣膜病房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华法林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7-2.2(低强度组,152例)和INR2.3—3.0(中强度组,112例)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脑栓塞并发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患者脑栓塞年发生率为2.2%,与中强度组患者的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5,P〉0.05)。低强度组患者的严重出血事件年发生率为0.7%,与中强度组患者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4。P〉0.05),但低强度组患者轻微出血事件印发生率3.6%明显低于中强度组患者10.7%(x^2=4.086,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INR1.7-2.2能明显降低老年非瓣膜病房颤脑栓塞发生率,INR2.3—3.0时轻微出血事件增加。  相似文献   
74.
化学治疗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治愈性手段,但传统的标准化疗方案治愈率不到40%,在化疗无效的难治性复发性NHL中,15~50%使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遣血干细胞移植(ASCT)可达长期无瘤生存。新的化疗药物和新的生物治疗模式的出现如单克隆抗体(McAb)及放免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对进一步提高NHL的治疗疗效带来了新的希望。2004年NCCN在淋巴瘤的治疗指引中,将氟达拉滨和Rituximab作为治疗中低度恶性淋巴瘤的一线药物,把放免靶向治疗Bexxar和Zevalin作为B细胞淋巴瘤的二线治疗方案。本文主要介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的药物和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测定强力救心滴丸中蟾酥的主要成分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含量。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处理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 Alltima 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40℃;流速:1mL·min~(-1);流动相:乙腈-0.5%磷酸二氢钾(pH=3.2)(50:50);检测波长:296nm。结果:华蟾酥毒基在0.25-1.51μg 范围内、酯蟾毒配基在0.26-1.55μg 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华蟾酥毒基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2.1%(n=5);酯蟾毒配基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1.4%(n=5)。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强力救心滴丸中蟾酥的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6.
火老师从事医疗事业40余年,治疗了大量心脑血管患者,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实践中正确运用中西医理论并有机结合,对冠心病的治疗在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7.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Vat.mardshurium(Mar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tseouler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金草。其主要功效为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近来,市场上细辛的伪品比较多,经我们检验,主要为马兜铃科植物纤梗细辛(金耳环)Asarum gracilipesc.sYang,mss的干燥金草。其主要功效为温经散寒,  相似文献   
78.
华法林负荷量法抗凝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华法林抗凝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 0 0 3年 1月至2 0 0 4年 1月入院的TIA病人 ,适合抗凝治疗者 ,按Roberts依年龄调整华法林负荷量指南用药 ,对照组为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住院的TIA病人 ,并剔除用肝素治疗的病人。结果 :华法林组 10d内无脑卒中发生 ,仅有 4人次再次TIA ,未发现有出血者 ;对照组 10d内脑梗死 6例 ,再次TIA 12人次 ,华法林组于TIA发作后 10d内发生脑梗死及再次TIA较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按Roberts华法林负荷量指南抗凝治疗TIA优于非抗凝治疗 ,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川东北地区汉族人群的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4例,术后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记录华法林稳态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患者的CYP2C9、VKORC1基因型。结果 CYP2C9(1075 A>C)基因型分布为:AA型89. 19%,AC型10. 81%,无CC型;VKORC1(1639G>A)的基因型分布为:AA型86. 49%,GA型10. 81%,GG型2. 70%。CYP2C9的AC基因型的华法林稳态剂量[(2. 13±0. 52) mg/d]明显低于AA基因型[(2. 74±0. 44) 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VKORC1的AA基因型的华法林稳态剂量[(2. 90±0. 63) mg/d]明显低于GA[(3. 85±0. 86) mg/d]/GG基因型[(4. 51±0. 69) 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川东北地区汉族人群CYP2C9(1075 A>C)基因的AC型和VKORC1(1639G>A)基因的AA型对华法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在华法林敏感型患者的临床用药中应该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避免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0.
陈建秀 《中国医疗前沿》2013,(18):109-109,108
目的探讨使用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将采用华法林治疗的801%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期间,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