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1篇
临床医学   542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44篇
综合类   858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1篇
  9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11.
目的:介绍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并总结4例关节镜辅助下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初步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2005年6月~7月,4例半月板切除术后的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0.78±7.71岁(21.5~38.5岁)。3例内侧半月板移植,1例外侧半月板移植。随访采用症状询问,体征检查,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及KT2000测量关节稳定性的方法。4例患者均每半年进行一次X线片及MRI检查,分别观察膝关节的关节间隙改变及移植半月板状态。对所得结果,因病例只有4例,故只进行数据描述,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4例患者均进行了平均21.80±0.81(20~2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均正常,均无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和肿胀,原来长时间活动后被切除半月板的间室不适完全消失。患者可以胜任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无并发症出现。IKDC、Lysholm、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KT2000测量发现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所改善。X线片检查提示术后患者关节间隙无明显变化。每半年一次的MRI检查提示移植半月板术后1年时替代存活已经很好。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安全可行,半月板移植可缓解半月板切除后出现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使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王洋  邵勇 《四川医学》2004,25(6):686-687
目的 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膝关节镜对2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诊治,分析其镜下特点,总结镜下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纵形撕裂6例,前、后角撕裂5例,斜形撕裂4例,磨损退变3例,水平撕裂2例,放射状撕裂1例,复合撕裂1例。镜下治疗:半月板部分切除15例,大部切除3例,表面修整3例,修补1例;同时行镜下内侧皱襞切除术2例。15例患者术后复查,平均Lysholm-Ⅱ评分为92分。结论 应用关节镜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准确性高,避免漏诊;镜下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并可同时处理其他病变。  相似文献   
13.
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切除术后疗效的评述文章很多,但有关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和效果方面的阐述文章尚少.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为重点,把我院1978年以来72例74个半月板切除术后的随诊观察材料,予以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72例中男50例(69.44%),女22例(30.56%)、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25~35岁之间者30例(41.67%).工人27例(37.5%),农民36例(50%),学生4例(5.5%),演员2例(2.7%),干部2例(2.7%),医生1例(1.3%).术后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0岁,因左膝关节扭伤后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于2004年8月17日住院。2月余前患者在晨练中用力蹲坐后做甩腿动作时突发左膝疼痛并有绞锁感,经他人牵拽抖动后稍缓解。此后日常生活中左膝仍不能伸直并疼痛,做下蹲、上下台阶等动作时明显,逐渐影响一般性行走。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膝无肿胀,屈伸受限,屈伸范围20°~90°之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半月板损伤漏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紊乱,但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率。现就我院7年来经关节镜证实为半月板损伤而临床未予诊断者44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膝关节外科进展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膝关节外科进展的回顾与前瞻王亦璁膝关节是全身结构最复杂,运动最具规律性的关节,涉及膝关节的疾病与外伤,对人体正常运动能力的影响,自然也是复杂而严重的。限于人们的认识,其中许多问题尚有待于发现和解剖。20余年来,在发达国家中,膝关节外科的进展很快,...  相似文献   
17.
自1987年以来,我院采用B超对半月板进行实验研究并对264例病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超不仅能显示半月板图象还能区分正常与异常半月板。B超诊断的临床符合率为86.36%,手术符合率为95%。本检查具有无创性,不接触x射线,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6岁;其中左侧12例,右侧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18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2例,半月板损伤3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其中3例半月板损伤,2例给予修补,另1例部分切除;3例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给予钢丝固定;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行Ⅱ期手术。术后2周、1、3、6个月、1年随访,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术后与术后1年TPA及PA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PA:t=1·012,P=0·356;PA:t=0·667,P=0·521)。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6·9分(56~98分),根据此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中4例,差1例。结论:微创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是理想、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长期稳定性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性疾病,在关节镜应用于临床之前以半月板完全切除术为治疗标准,目前由于关节镜成功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法有了巨大变化,而且疗效确切。我院自2002年6月~2005年5月利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15例16个半月板,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膝关节损伤MRI影像的分析,确定其诊断价值及意义。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自1992年以来我院所检查的42例膝关节损伤患者,52个膝关节成像。其中男性34人;女性8人,各年龄组以30~40岁组最多。损伤以前交叉韧带和外侧半月板损伤者多见,分别占总损伤数的20%及30%。损伤又以左膝多见,占总数的61%。结果:MRI能较明确地显示膝关节的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滑膜及骨质的改变,明显地比CT所能看到的层次多,对软组织的损伤显示清晰。结论:只要正确地应用不同序列及切层方向、厚度等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其信号特征,从而能确定其损伤部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