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41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112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慢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局限于结肠粘膜,以弥漫性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笔者自1995~2003年以来,采用健脾益气、温阳益肾、清热化湿之扶脾益肾清化汤治疗本病42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33.
患者 ,男性 ,5 0岁 ,诉腹痛泄泻 6年 ,常觉左上腹隐痛 ,甚或阵发性剧痛发作 ,每痛必泻 ,泻后痛可暂缓。泻时日行 6~10次 ,多次行粪便培养没找到致病菌 ,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多次用“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如泻舒特类 )及健脾渗湿类中药治疗均告无效。初诊腹痛泄泻 ,泻后痛减 ,无明显不洁饮食史。胸脘胀闷不舒 ,纳呆 ,大便日行 7~ 8次 ,每次量不多 ,色黄夹杂粘液。精神疲乏 ,面色少华 ,舌质红、苔薄黄腻 ,脉濡滑 ,稍数。思及泄泻日久 ,气血失和 ,脏腑虚弱 ,故先拟调气和血 ,健中涩肠。自拟方 :木香 5g ,砂仁 3 g(后下 ) ,槟榔 9g ,焦山…  相似文献   
34.
平肝化湿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与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解平肝、化湿两法对血压及血脂的影响,从反证的角度了解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是否存在的湿浊因素,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平肝法、化湿泄浊法及平肝化湿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比较观察由天麻、钩藤、川牛膝、杜仲、桑寄生等组成的平肝潜阳方药和由汉防己、银杏叶、虎杖、泽泻、玉米须等化湿利水方药及两方合用的平肝化湿法对SHR血压及血脂的变化。结论:平肝法、化湿法及平肝化湿法在降压的同时,可调整血脂的代谢,以平肝化湿法最佳。  相似文献   
35.
胃为“水谷之海” ,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宜通而不宜滞。若饮食不调 ,暴饮暴食 ,嗜食生冷或辛之品损伤脾胃 ,胃气失于和降 ,气机不畅 ,胃痛而作 ;若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或思虑过度 ,思则伤脾 ,脾气虚弱 ,脾胃不和 ,气机郁滞 ,胃脘乃痛。《景岳全书》云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 ,然而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乎气 ,盖食停则气滞 ,寒留则气凝……”胃脘痛主要在于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胃以通降为顺 ,以滞塞为逆。现将理气治疗胃脘痛的具体应用及体会介绍如下。1 疏肝理气和胃法用于因精不遂 ,肝郁不达 ,横…  相似文献   
36.
刘继祖主任医师、研究员,系我区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熟谙《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理论并有独到见解,医理精深、药性熟运。曾师从秦伯未等中医大家。病家纷至,每奏奇效。笔者有幸师从侍诊,获益颇丰,略举点滴。  相似文献   
37.
蓝子胡 《四川中医》2003,21(5):23-24
由于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不断变化及传变之特点,故亦常见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医者在临床实践中,当四诊详参,辨证仔细,注意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性及特殊性,适时变法治之,才不致于披一般规律所束缚,则多能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LEM)、化湿利水泄浊法方药(DTM)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动脉结构的影响。方法:45只12周龄S陬随机分为平肝组、化湿组、平肝化湿组(LEDTM)、依那普利组和模型组,另选同周龄硼KY大鼠9只作为正常组,灌胃给药8周。间接测压法测量清醒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血管壁厚度与管腔比值(W/L),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SHR肠系膜动脉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HR的收缩压及W/L明显升高,治疗组明显下降;模型组ET升高,CGRP和NO降低;治疗组ET浓度下降,NO、CGRP浓度升高;模型组的肠系膜动脉超微结构改变见中膜纤维化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数量减少,细胞间隙增宽,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其余治疗组的肠系膜超微结构改变较轻。结论:平肝法和化湿法都能降低SHR的血压,同时能抑制SHR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对肠系膜动脉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39.
曹汉清 《西部中医药》2003,16(12):35-35
祖国医药书籍中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的记载。瘙痒虽然是多种皮肤病的共有症状,它常可由风、湿、热、虫、血虚和致敏物质转化所致。其中与风邪关系较为密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风邪,常与其它病邪相结合而伤人,其常可夹湿(风湿)、夹热(风热、风火、风温)等。而湿邪进入人体还可郁而化热。另外寒邪也能和其它病邪相结合,临床常与风(风寒)、湿(寒湿)相兼致病,寒邪入里也可化热。通常热与火互称,热为火之轻,火为热之重。热属六淫之邪,但在临床很少把它看作是一种外邪,热常可由风、寒、湿、燥和致敏物等外邪入里在体内化热化火转化而成,或辛酸…  相似文献   
40.
清中化湿汤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中化湿汤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100例聊城地区中医院(252000)金维良山东省农业发展银行(250001)郭黎明指导谷越涛关键词清中化湿汤湿热型慢性胃炎近几年来,我们自拟清中化湿汤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10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